《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读后感
没想到,一本厚450页长31万字的《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居然两三天内就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没有新闻宣传常用的典型化拔高、没有名人传记常见的文学化处理,没有一般治史常规的编年叙事与史料纵横,而是对与习总书记知青时期朝夕相处的知青、村民和相关各界的当事人采访,通过他们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的事实口述,全方位、全视角、全过程还原了习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历程。这种采访实录的形式契合了当下的阅读心理,口述历史的风格增进了读者的认可程度,让人愿读、爱读、易读,并且是真读、真学、真信。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部领袖成长书,是一部党性锤炼书,也是一部青春奋斗书。在我们大多数人15-22岁,尚只懵懂初开,还在校园内享受“象牙塔”时光的年龄,习总书记背负“黑帮子弟”之名,只身前往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克服“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凭着自己的意志与努力完成了入团、入党、做大队书记、做地区、县、乡代表,最终被保送入了清华大学,奏响了一曲激越历史时空的青春之歌,形成了其治国理政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七年间,习总书记身上闪耀了哪些大智慧、大情怀?我们从中可以学习哪些大意志、大担当?从中可以探寻哪些习总书记治国理政的脉络和渊源?我试着从中国传统的穷达观、大小观和知行观三个方面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习近平的穷达观
穷独达兼是中国古代士人,特别是儒家入世哲学的理想人格,他们尤其看重穷困之际对人格、意志的磨砺,最著名的莫过于孟子那段千古名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知青岁月在习近平身上的历练,可以说是孟子这句名句最为恰当的佐证,用书中孔丹话说就是“对一些高层领导来说,他们经过了这种历练,也成了他们的一种财富,甚至成为从政的一些很正面的影响因素,包括意志、品质、性格、立场、情操、境界,包括接触人民、与群众的沟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接了地气了。由此来看,习近平到中央工作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表现出来的为民情怀、求实作风、稳健风格、非凡气魄,他的文韬武略、大智大勇等,我认为都可以从他陕北7年的插队历练中找到答案。”(P422)
习近平的七年知情岁月,创造了三个最:“年龄最小、条件最艰苦、插队时间最长”,甚至一开始背负“黑帮子弟”之名,“在实现人生价值的时候,别人做事从‘零’开始,习近平却要从‘负数’开始;别人可以平地建塔,他却还得垫平脚下的坑、夯实基础,才能开始建塔”(P314)。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他实现了其人生的华彩起步和人格的魅力升华,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得益于其在逆境中坚守和锤炼的三种品质:
一是拼搏奋进的顽强意志。虽然插队时年龄最小、条件最苦,他能与其他知青一道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和“劳动关”,“当年插队干活跟咱农村人一样,一点都不惜力”(P276),并很快锻炼成每天能挣10个工分的壮劳力。在身边别的知青通过征兵、招干、招工、推荐上大学等方式差不多走完了,他仍因父亲受迫害牵连走不了时,不诉苦不抱怨,甘心留下做大队支书为老百姓干事谋事,应了李贺诗的后半句“谁念幽寒坐呜呃?”。用知青戴明评价说“近平这个人比较沉稳,抗压能力比较强。……近平这个人不愿意对我们说他自己的一些困难,也从来不跟我们诉苦,更不抱怨什么,而是把这些事情都藏在心里不说,由此可以看得出来,近平是一个多么坚强的人,他从不向困难低头。”(P143)何毅亭总结说:“陕北七年,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坚毅刚强的性格,铸造了他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的情怀。”(P442)习近平自己回顾插队经历时也曾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P442)
二是坚定执着的信仰信念。习近平出身于革命家庭,他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对党有着与生俱来的崇敬感和亲近感。七年的插队生活,让他对父辈创业的艰难有了实地的了解,对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有了直观理解,对从小接受的共产主义人生观、世界观和革命理想教育增强了感性认识,对延安这片养育了中国革命的黄土地产生了特殊感情,这不仅奠定了他接受插队生活艰苦磨练的思想基础,更坚定了他信仰和追随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尽管一再受到家庭牵连,他不气馁、不动摇、不放弃,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写了10份入党申请书,最终实现了入党的愿望,并担任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自觉践行了“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的要求。
三是志存高远使命抱负。坚定的理性信念和高远的使命抱负,共同构成了习近平的“拏云心事”。书中大家对习近平公认的一点就是自强不息、志存高远。王宪平说“近平这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志存高远。”(P232)陶海粟评价说他“不甘于平淡生活,人活一世,总要干点儿什么,做一番事业。”正是这种高远志向、远大抱负,让习近平在插队劳动时勤于读书学习,推荐读大学时三个志愿全部填报清华大学,做大队支书乃至做了总书记后,敢想事、敢干事,敢干大事,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而不懈努力!
二、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习近平的大小观
中国传统士人历有尊上鄙下、崇大抑小之见,由此形成了夸夸其谈、纸上谈兵流弊的以及轻视、脱离底层百姓和劳动的偏见。庄子的《逍遥游》最早有“小大之辩”,文中明显可见对“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的鲲鹏之大的赞美,对“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的斥鷃之小进行了讥讽,由此而引申出《史记》中陈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感叹。如果这里的大小之辩还主要指志向高低的话,那么孔子在《论语》中常把地位低下之人成为“小人”,把农耕劳动称为“鄙事”,就表露出君子士大夫同劳动大众明显的差别感,后来东汉名士陈蕃干脆直言:“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成为士大夫阶层躲避劳动、脱离大众的代言。
通览《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可以看出,习近平自青少年起就自觉践行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辩证观念。这种寓上于下、积小成大的思想,恰如罗贯中《三国演义》“青梅煮论英雄”篇,曹操以龙比喻真英雄时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真正的英雄既要“胸怀大志”,也要“腹有良谋”;既有勇上九天揽月的志向与气概,也有肯下江海捉鳖的技能与态度。具体表现为:
一是出身高干,却以“黄土地的儿子”自居的赤诚之心。习近平出生时,其父已是政务院(后为国务院)秘书长,后来做到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算得上绝对的高干家庭。但他下乡插队时身上丝毫没有娇贵之气和优越之感,与底层百姓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P22),“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P259)他始终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儿子”,哪怕是后来离开了梁家河,有了新的天地,但他仍是“人走了……心留在了这里。”即便做了党的总书记,他在今年的新年贺词中,仍说“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在《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发出了“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号令,由中可见其心连大众、情牵百姓,一以贯之的赤诚之心。
二是身在高平台,却甘下基层夯练的奉献之情。习近平1979年清华大学毕业后,去了中央军委办公厅,做了国防部长耿飚的秘书。这是一个看得见光明前景的高平台,是“一条不确定性较小、快速占据制高点的路”(P77),但他并没有留恋于平台的光环,也不去在意个人仕途的得失,而是在1982年初,主动要求下基层、下农村工作,去了河北正定县任县委副书记。他曾说“这次下去,干得好,将来成就一番大事业,干得不好,就在下面给老百姓做些实事,也没什么。”可以看出,他坚持始终不渝为百姓做实事的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也可以看出,他坚持“万丈高楼平地起”,重视基层积累、夯实从政根基的理念。
三是胸怀大志,却善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之风。陶海粟说他与习近平在插队下乡“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志当存高远,但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P65)因而,他在做了梁家河大队支部书记后,带领全村建沼气池、打淤泥坝、挖吃水井、办代销点、缝纫社、铁业社等。现在看来,这一件件事情虽小,却解决了当时梁家河百姓穿衣吃饭的大需求;起点虽低,却构筑了其为民、惠民、富民治国理政理想的出发点。他曾说“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个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意,皆有学问。”(P233),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身的东西。”(P401)他做了总书记后,提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上的“三严三实”,从这里也不难看出脉络和端倪。
三、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的知行观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也即是知行关系,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基本命题。从先秦以来,哲学家对于知与行之先后、轻重、难易,各有所辩难,形成了不同主张,至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则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形成了“知行合一”的思想体系。习总书记曾在2015年参加全国两会讨论时指出,“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并在近年来的讲话中多次重申“知行合一”或引用王阳明《传习录》名句,可见其对王阳明心学与“知行合一”理念的重视与认同。
这种重视与认同,在其知青岁月中,已有明显的体现与践行:
一方面,习近平特别重视“知”的提升,通过向书本学、向生活学,来积淀知识、开阔视野、砥砺情操志向。习近平爱好读书、刻苦读书是众所周知的,“在当时的知青中,读书最多的就是他”(P321)。他既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也读政治、经济、历史、军事、文学、名人传记等。坚持读书学习,积淀了其丰富的文化素养、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理论素养,因而在担任中央党校校长时,他明确提出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另一方面,习近平更加注重“行”的实践,形成了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的良好作风,也奠定了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原型与基础。
一是“想干事”的使命意识。习近平在公开发表的《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中写到,其知青时期就树立起了“为人民服务”的誓言——“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P348)由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他作了总书记后,代表全党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教诲,更是对全体人民的庄重承诺与庄严使命。
二是“能干事”的卓越才干。习近平在梁家河做大队支书期间,带领村民干成了一系列实事,充分展示了其非凡的工作能力与才干。我的体会,其中最突出的有两个方面:
1. 坚持问题导向办实事求实效。比如针对群众照明和做饭烧火难问题,他建了沼气池;针对吃水难问题,他挖了知青井;针对缺地种粮问题,他打了淤泥坝坝;针对村民买生活必备品耗时耗力的难题,他办了代销店……因而村民石春阳说他“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的每一个行动和决策都很务实,都是为老百姓利益考虑的。”(P183);时任文安驿团干的刘明升说:“近平立志办大事,不搞形式主义”(P349);一个老汉说:“近平一满不说空话,不说大话。他说的,都是我们想说的心里话;他做的,都是我们想做的贴身事。所以,我们都愿意听他讲话。”(P318)十八大以来,全党为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也在这里找到了起点与发端。
2.注重工作方法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比如:在他帮助下,屡教不改的“二流子”很快有了转变;两个见面就骂的婆姨成了好朋友;连续三天做通了随娃思想工作,让他发挥所长当生产队长,使得队上的面貌立竿见影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打淤泥坝时,刚开始村里大多人不支持,他挨家挨户做工作,还找村里有威信的王宪平来帮忙做通工作,带领“全村人付出了全部力量、费了好大的劲,终于把这个坝打起来了。”(P219),成功践行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因而,村民梁玉明说:“近平尊重人、团结人,有很好的工作方法,很了不起”(P167)吴晖转述“矮矮”话说:“近平真是会做思想工作!”(P252)
三是“敢干事”担当精神。梁家河村民梁玉明说:“近平敢说敢做敢担当。”办沼气时,有人说风凉话:“要是沼气能点灯煮饭,除非母鸡叫鸣、公鸡下蛋!”有人甚至断言:“沼气过不了秦岭!”面对众多怀疑,习近平鼓动他的战友们说: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他亲自去四川学习建沼气池的技术,又去十五公里外的地方挖沙子、背水泥,甚至带头跳进臭不可闻的沼气池里,把堵塞了裂缝的粪便都清理出来,最终建起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
在办代销点、铁业社、缝纫社、磨坊时,当时社会上还弥漫着僵硬的体制、固化的思想和保守的氛围,弄不好就触犯了政策,违反了纪律。但年仅20出头的习近平,凭着一股闯劲、凭着一份担当,凭着一腔责任,勇于突破这些体制、习惯的束缚,为村民办成了一件又一件惠民实事好事。村民石春阳说:“近平搞这些副业,是有一定风险的,很容易被扣帽子。所以,一般情况下,村干部都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过问这些事,也不搞这些副业。而且,当时体制死板,办这些副业,并不那么容易。”(P191)“后来,大家议论这个事说:咱村这个事,也就是近平当支书敢这么做。别人当支书,肯定不敢这么做,就算这么做了,村里人也不一定听。”(P195)从中不难看到他的开拓精神、担当勇气和群众基础。正是基于自身的经历与实践,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勉励党员干部“敢于担当”、“勇于担当”,并将之同“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清正廉洁”作为好干部的五条标准。
习总书记曾勉励青年:“只有进行了激情奋斗的青春,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他是这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探寻其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历史起源和逻辑脉络,让我们对逆境和苦难,对百姓和基层,对学习和干事有了更为正确的认识,对青春、对从政、对人生有了更为坚定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