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艺散文诗歌
篇一
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温暖的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留下点点光斑,知道斑驳的树影,映到孩子红扑扑的脸颊上。起风了,光斑和树影随着摇曳的枝叶晃荡着,晃荡在孩子的身上。习习的凉风也给正荡漾着秋千的孩子带来了清凉和爽快。
孩子欢快的笑声荡漾在空旷的绿茵上,是那样的清脆好听。过路的人们看见孩子荡得那么高,不禁啧啧称赞。他们并不知道,孩子身后有一对早已汗流浃背的父母。
我的爸爸妈妈,工资微薄,只够简单的养家糊口,他们给我的爱,没有像电视里演的和小说里写的那样惊天动地,宏伟伟大,而是源源不断的涓涓细流。
有一天,我们一家在吃晚饭。那一天,爸爸买了虾,花了差不多三十元了,多贵啊!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虾简直就是奢侈品!爸爸还买了鱼,做得很好吃,同时,他还炖了猪脚。那天是个什么日子啊,而仅仅是我住校回来的一个星期六。我临走前,爸爸还塞给我好几包饼干,还有一袋橘子。奶奶从冰箱里拿出几个大大的梨子,放进保鲜袋,扎好了,让我放进书包,还细细叮嘱我,梨子自己吃就好了,要分给同学的话就分橘子吧。妈妈从卫生间探出头来,几丝碎发因为出汗粘在额角,她把我刚刚换下的衣服洗干净了,装进一个塑料袋,让我等下到了学校再晒。我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走出家门,爸爸帮我提着棉被也从家门走出来,费力地把棉被放在电动车座位前,对我笑了笑,说:“上车!”我一脚跨上电动车,艰难地挪动身子紧抱着爸爸上了路。在去学校的路上,我把头开在爸爸背上,很温暖,一股暖流缓缓流入我的心田。
还有一次,是学校开家长会,我等了好久也不见爸爸来,便借了同学家长的电话打给他。不久后,见他满头大汗地出现在我对面的路上。我招呼他到我旁边坐下,他一边擦汗,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一包饼干,对我说:“饿了没有?吃吧。”后来,我回家后,跟妈妈说了今天家长会的事。妈妈说,那时候,爸爸八点钟就到学校了,而他那时还没有吃早餐,带了饼在身上,本来想当早餐吃的,却给了我。
现在我已长大,知道父母其实不容易。我们飞得再高再远,也少不了默默在背后付出的父母,他们小心翼翼地呵护着我们,他们的爱,像细碎的阳光,照耀在脸上,温暖在心里。
篇二
滔滔右江河,穿梭城边过。
浪花亲切地告诉我,
美丽和幸福在这里集合。
风雨楼人,谁在对唱新歌?
蝶城织锦,织出云霞朵朵。
登上宝塔山,追寻那传说,
春风轻柔地告诉我,
诗情和画意在这里定格。
步行街上,古韵新风融合。
那乡美酒,醉倒八方来客。
走进蝶城,走进迷人画册。
摆手舞,舞出那乡人的欢乐。
走进蝶城,走进兴旺蓬勃。
蝶城言语汇成我心中的恋歌!
篇三
蹉跎,蹉跎
光阴下静静的淌过
流浪者如诉似泣的天歌
唱尽销骨蚀金中,
那刀刻般的涨涨落落
敢掀起几重“澜”,会泛动几层“波”
奈何岁月的长河,沁人的淳澈
——掺了舍不得的浑浊
舍不得,舍不得
一路上铿铿的拼搏
寻梦人无惧无畏的执著
踏平扰攘挣扎里
这黑洞似的坎坎坷坷
当风干了颠簸,当雨潮了纠葛
徘徊顾望的眼窝,沉沉的暮色
——煞了所有的蹉跎
历历如昨,往昔又怎么能回拨
嘴角啐去一撇苦涩
手里攥紧来时的标根
笑着反搭上驶向明天的快车
篇四
如今的人,生活好了,灵魂却空了。可空荡荡的灵魂,总得找个地方安置吧?
有一朋友,一下班,就流连于酒桌上,推杯换盏,不醉不归。朋友形容自己的业余生活,不是在酒桌上,就是在奔赴酒桌的路上。长此以往,不仅拖垮了身体,精神也萎靡不振。更严重的,是数次因宿醉而影响了工作。
有一天聊天,不禁劝他收敛点。可朋友却告诉我,他其实不喜欢喝酒,酒太苦,每次入喉都不禁皱起了眉头;他也不喜欢应酬,和一帮带面具的人,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实在是辛苦。可若不这样,还能去哪里,总该找点事儿,打发时间吧?
如何安放这空荡荡的灵魂?朋友的选择是--酒桌上!男人的选择,多半和酒有关。而女人,无非是购物和美容。
常常看到这样的女子,妆容精致,打扮不俗,一看就知道即便不是白富美,也差不到哪里去。出入名牌专卖店,三不五时就采购一番,犒劳自己;要不就是往美容院里钻,使劲把脸蛋儿当试验品,各种招数都往脸上招呼。
她们的生活很昂贵,可她们的灵魂依旧无法安宁。
也正是因为那躁动不安的灵魂,才让这些男男女女,做出一些在旁人看来,愚蠢不堪的事儿。其实,他们何尝不自知,只是总得有个地方,来安置自己空荡荡的灵魂。于是,明知是饮鸩止渴,却依旧控制不住自己。
相比而言,我更欣赏那些,懂得在书籍中找到慰藉的人。好书,就像一壶上好的茶,茶香氤氲,香气袅袅。一杯杯下肚,灵魂也慢慢得到滋养。这种滋养,是慢的,却能令灵魂安然自在。书最大的好处,不仅是能给你多少知识,还能让你看着看着,就在文字中认识了自己。
灵魂需要的,不是尖叫与喧嚣,而是平静的美。
所以能安放你灵魂的地方,一定不会在第一眼就让你心生浮躁。相反,正如阅读的过程,你的心慢慢平静,慢慢充实。这样的感觉告诉你,灵魂得到了滋养,也找到了安顿的地方,从此不再空荡,不再迷茫。
宁静即是最大的圆满。
篇五
山有山神,水有水韵,如同国有国运,人有灵魂,每一方水土山川都带有神韵,没有灵性和魂魄的地方,自然失去观赏的价值。不同的灵魂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方式、结果和名气。布泉的灵魂是什么呢?
漫步更望湖,望着它随着四季更替变换湖景,由衷敬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人力不能及。更望湖这个季节性湖泊,冬季湖水干涸,当地人在湖床种上三角麦,即荞麦,立春后,到春分,荞麦开出细小的白花,一千多亩的荞麦变成银色花海,迎春齐发,辽阔壮丽,方圆百公里内外的游客纷至沓来,赏春,赏光,是为春光,人们晓得拜访春天的宠儿应该来布泉更望湖亲亲荞麦花。历时三四个月的生长期,游人来看荞麦生长,荞麦陪着游人变老,相看两不厌。湖不晕人花醉人,更望湖从绿茵茵到白花花,又变成红彤彤,车随人来,人随车去,流连忘返,没有间断。文人骚客赞叹荞麦花:“天意吐清芬,本来农家身。相约两静好。同气又同根。”干涸的湖床既然种上了荞麦,也就顺便成了通途和捷径,石山环抱着的此方风水宝地,既有丰收的喜悦,也有财富的憧憬,还有开着电动摩托车奔向新生活的乡村青年,飞速穿梭其间,驰骋而过碾轧成的临时小路。
更望湖被山包围,山形状奇特,山坳后面还有一大片相当于八百亩的草甸,望得见,走到哭——因为实在是太辽阔了!游客想要用脚步去丈量更望湖,相当困难。再过一段日子,这片荞麦,这些路径,都不复存在。七八月份雨季来临,湖水着床,水势慢慢坐大,涨满的水被重叠的山封锁,往往旦夕之间变成实际意义上的湖。到了那个时节,碧波万顷,波光荡漾,云天山水湖人自然都装在更望湖的怀抱中,浑然一体。近看湖山相连,山倒映在水中,水中又有山矗立,山水相依;远眺山峰肃穆,林木苍苍,满目葱茏,布泉这块一尘不染的天然璞玉镶嵌在湖山之间,蔚为大观。以泱泱大中国之幅员辽阔,得天独厚的“中国最美乡村”不在少数,2012年全国最美乡村50佳,布泉便是其中之一,近年新秀。布泉的自然景观中,属于石灰岩地质地貌的石山可圈可点,山形异常独特生动。在路旁有一座猫头形状的山,无论是在哪个角度观看,只露出山尖,仅见两个山头,像潜伏着的巨型山猫,露出两只无法遮掩的警觉的耳朵,随时出击。被树林遮掩住的部位是大山猫的眼睛口鼻,大山猫躲在崇山峻岭中,匍匐着,窥视着,好像一直在专注地找老鼠躲藏在哪里。游玩山间布泉,入眼皆景,个中妙趣,在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的游记中,都有文字记载。徐霞客生前游历过包括广西在内的十六个省份,他来到过广西左江、右江流域大部分地方。1639年,五十多岁的徐霞客还在南宁附近的隆安布泉一带考察石灰岩地质地貌,跟着徐霞客的足迹,再走一遍他在布泉走过的线路,能增长不少见识。三百七十六年过去,时移世易,文献价值不朽的《徐霞客游记》,依然详实典藏布泉的地理风貌。
布泉是个隐藏在大石山里的乡村,九个村落与外界通连的盘山公路,在山间陡坡盘旋迂回,蜿蜒曲折,斜坡弯道不计其数。即便道路如此不够平坦宽敞,有的路段仅是狭窄的两车道,但是交通平安,通畅无阻,井然有序。路边道旁有石砌的路沿石处处见缝插针般的排列着,警示和守护驾车过往的人。看司机开车快捷而不局促,紧张又不慌张,就知道在山路驾驶也是炫耀车技的好机会,那段百米穿山隧道颇具匠心,令人称奇。兴隆、欧亚、龙礼、龙会、高峰、巴香、新盏、岑山等小村屯与布泉河一衣带水,老百姓世代沿袭,同饮一江水。流域两岸山不转水转,峰回路转之间竹林丛丛,稻田片片,玉米行行,流水涓涓,生生不息。布泉河流经石灰岩和石英页岩混杂的石山地区,流域内河床时深时浅,八九月份丰水期大河涨水小河满,现在还处在枯水期,河床几乎见底,由于流水长年累月不断冲刷、堆积、沉淀形成的石灰质石块、石条隐约可见,像水中的卧龙,盘踞水中。一段河床百多米长,可见九条这样子的水中岩石,细长,弯弯曲曲,连贯,有头有尾,加上流水的声音,山风的声响,我们领略到了宋词的词牌名“水龙吟”与眼前的实景是多么的贴切。此处景点名为“九龙相会”,村屯名叫龙会,不知是因地名取景还是小屯因景点得名。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特色,令人着迷。山里人生活在大石山区,开门见山,出门爬山,“此山望见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山外有山”,在布泉,这些话语没有隐晦什么含义,就是直白的现实情况。布泉这个依山傍水的乡村,处处好山好水好地方,山离不开水水离不开山,此方水土养育出来的布泉人,实在好样貌。我们遇见的小孩子,皮肤光滑,五官端正;妇女健壮,脸色红润;男人们诚恳敦厚,没有心计;即使是老婆婆,也很稳健,依然在农田里劳作,收割成熟了的荞麦;老阿公就更加硬朗了,跟在散养的牛群后,哼唱着村俗俚语山歌,不紧不慢地踏着夕阳归去。他们是布泉这方天赐的福天福地中最好看的人文风景,是最灵动的人文地标。
细心的游客徜徉在布泉,乡间立有指示牌,龙抬头、月牙山、大天坑、独秀峰、石孔桥等景点地名尽收眼底。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在别处是难得齐全,在布泉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标配,也是布泉的自然精髓。当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北方多省区和国都北京正在治理雾霾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当生态文明建设被写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重要意见向全国各地推进之际,布泉河沿岸的小村屯俨然成了传说中的天然生态文明主题村。绿色化、田园化、生态化是布泉本色,天造地设,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使布泉走在了“水生态文明化建设”的前沿。解放军三零三医院很早就选定了布泉乡中心卫生院作为援建、共建和对口帮扶合作单位,决策者们当初的眼光令人佩服。老布泉人在此生息劳作繁衍了几辈人,昔日缺医少药,今朝足不出户,能方便地接受医术高明的军区医生给予的精湛医术治疗疾病;那些率领布泉人艰苦奋斗和工作过的一批批基层领导干部,接力赛似的与百姓同甘共苦,建设富裕美好家园。他们搜集整理布泉的民间传说和口头流传的故事,筹集资金和劳力铺路修桥,翻新旅游线路,整饬公共场所,凡任期任职内,力所能及的工作都做了。布泉已经建有养老院,也有幼儿园,实现了“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完善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设施,全乡城镇化的模式已然步上正轨,村委会至此足以告慰父老乡亲。这些点点滴滴的成就,构成了凝聚力,形成了魄力,是今日布泉迈向新农村建设的永动力。从布泉建设与治理的政策落实到切实利好,我依稀触摸到了布泉的灵魂,它不盲目冒进,也不好大喜功,而是效法自然,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利民惠民,水到渠成。
我于布泉,仅是匆匆过客;布泉于我,却是久久向往的桃花源。多数自带帐篷到此露营过夜的游人,登山悟道,亲水明理,他们体验到了那种大山压顶的负重感,也享受到了背靠大山好乘凉的轻松滋味。走之前,过客们纷纷抖落那身在大都市名利场熏染的金钱俗气,洗去官场浮华,补充一份不曾有过的从容淡泊和简朴,打马离去。名声渐显的布泉,像是我的山水情郎,叫我得空便去寻它。清泉中的新月,弯弯如钩,勾着我的思绪,猜我的期盼,懂我的领悟,默守我的爱慕。这个山水情郎允许我在布泉河的三股水源头迸发处,感触布泉的灵魂所在,再从灵魂的高处,向所有未曾到过此地的人们,昭示布泉的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