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女性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措施
近年来,**市妇联顺应形势发展需要,从解放妇联干部“手脚”,延长工作“手臂”的工作理念出发,把广大女性社会组织团结凝聚在妇联“枢纽”组织周围,并不断创新思维,务实举措,打造女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机制,以更大广度、更好效果地服务妇女儿童。
一、打造多渠道培育机制,建好组织队伍
积极打造多管齐下、多层管理、多向联系的队伍建设机制。
一是“亲手栽培”一批,形成“妇联制造”的核心层。围绕工作职能,规范化建立一批公益性女性社会组织。近年来,我们围绕妇联各科室的工作职能,建立了女企业家协会、女法官联谊会等6个市级女性社会组织。各基层妇联组织还创新建立了“海上妇女之家”,机关“妇女沙龙”等特色型组织,成为妇联职能工作的重要抓手。
二是“孵化培育”一批,形成“妇联培植”的紧密层。通过选好苗子,看准骨干,建立一批特色化“草根”组织,如“亲子俱乐部”、“老舅妈”,这些灵活多样的“草根”组织,更多地打上妇联组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培植的烙印,让其根正苗红、心无旁骛地为我所用。并且这些团队会员的自愿性、服务内容的针对性显得更为突出,摆脱了更多的“官方味”,体现了社会组织强劲的团队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三是“放水养鱼”一批,形成“妇联引导”的大众层。依托巾帼志愿行动催生一批。营造、创设巾帼志愿活动氛围,并及时发现、引领、包装一批“妇”字号社会组织,凭借巾帼志愿服务品牌影响力,市妇联将巾帼志愿服务进行实事化推进,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征集、评比,公布了一批市级服务实事项目,更广泛地培育了如“美丽·**”巾帼志愿互助社等一批优秀女性社会服务组织。
二、打造项目化运行机制,加强组织管理
以服务基层妇女群众为目的,建立项目化运作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女性组织服务社会的能动性,真正实现社团服务的公益性、长效化发展。
一是搭建平台,承接项目。实化项目服务,推动女性社会组织长效参与社会治理。项目化服务是工作做深做细做实的有力举措。为此,我们坚持“案主自决、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新理念,针对需求,集中包装了“巾帼挽霞”关爱空巢老人、“扶海飞燕”女大学生村官与妇女儿童共发展、“我爱我家”普法文艺进社区、“健康女人,幸福人生”女性健康巡讲等多个公益项目,由女性社会组织来承接,妇联带经费、带指标、带专家,全程督导项目的实施。
二是创设渠道,创投项目。借助多种公益创投渠道,组团参加项目创投。鼓励女性社会组织参与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市民政局从福彩基金中拿出80万元开展社团公益服务创投,我们主动跟进,组团申报。争取20万元的福彩资金,开展6—8个项目实践,为女性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积累实战经验。市妇联拿出项目资金20多万元,面向全市基层妇联和各团体会员,将妇联工作项目化分包,有12个基层女性社会组织承接了如“为爱加油”和谐婚姻引导机制等项目。
三是延伸发展,留住项目。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我们努力使一些优秀的项目形成“雁过留声”之效,“留住项目”才是项目实施和管理的真正目的。由“巾帼挽霞”延续开展的项目,一方面实现了扩面提质,同时还衍生了“霜桥晚霞”、“银发无忧”等复制项目。今年初我们还在如东县试点开展了“‘扶海飞燕’女大学生村官与妇女儿童共发展”项目,在项目设计之初,就提出全县力争培育出3-5个品牌项目的目标要求,并已初步探索出“四个一”等项目工作机制,以使项目不仅能取得短期成效,更向品牌化、长效化方向发展。
三、打造多方位服务机制,促进组织发展
一是务实服务举措。打造人才、资金、技能、政策多方位服务平台。市妇联与市民政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女性社会组织建设的意见》,在全市范围内指导性地提出了3—5年内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围绕能力提升,强化培训。每年围绕一个重点主题,举办一次专题培训班,召开一次座谈会已成为我市妇联的常态培训机制。近年来,先后邀请了**爱德基金会**、****教授和****基金会**分别为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作专题讲座极大地提升了团队的专业能力;针对资金瓶颈,妇联采取财政争取一点、办公经费拿出一点、各方筹集一点的办法,近两年来,全市妇联共争取了100多万元项目经费,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加大宣传造势,培育先进典型。近年来,通过“三最”评选、“优秀巾帼志愿服务”评选等活动,涌现出了“巾帼挽霞”“圆圆俱乐部”等优秀女性社会组织团队。
二是创新服务渠道。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迅速发展,我们将互联网+妇联,深度融进服务女性社会组织的工作之中。一是以上率下,全市妇联建立微信公共服务群。**市妇联率先建立了市妇联微信公共平台,各地妇联紧跟推广,及时发布妇女儿童公益活动的开展情况,提升了女性社会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发挥妇联工作资源,培育网络妇联。充分发挥女企业家、女大学生等优质资源,在网上建立一些公益型的网络妇女组织。如**亲子俱乐部成立了网络“妇联”、金牌月嫂**创立的“新妈妈”网络妇女组织等,发挥了交流信息、互助提高、服务社会的功能。三是发挥微信朋友圈强大功能,争取多种资源。利用微信圈“朋友带朋友”“亲人带亲人”的强大信息转发功能和有效的资源整合功能,妇联组织与女性社会组织成员之间建立了多种领域的微信朋友圈,积极帮助她们争取资金、信息等有利资源。
三是整合服务资源。集聚社会力量为主题项目群募集资金。创新开展“我为公益跑”活动,成功募集15万6千多元资金。开创了公益项目整合服务资源的有效模式:一是整合了多部门的合力,联合团市委、机关妇委会、文化创意公司等部门,共同设计、组织、实施这项活动;二是整合了互联网线上线下各方力量。利用微信朋友圈,扩大影响,收募各方“红包”,汇聚社会公众爱心,聚少成多;三是创设募集资金的“众投”机制。在创意设计上,延长了资金资助流程的环节链,挖掘了“公益展示方、公益助力方、公益实施方”三方力量,采取“你展示,我助力,他受益”的有效模式,使公益“众投”环节链中的各方形成良性制约、趣味互动的有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