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材料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2016基层党组织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xxxx镇共有党员903人,党总支5个、党支部40个。近年来,我们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持续加强阵地建设,着力转变党员思想,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是抓学习,强化服务意识。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党章》、《宪法》为重点,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拓展党组织学习内容,丰富党员生活,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创新学习机制,着力在规范基层组织学习运行机制和健全学习保障机制上下功夫,创优学习环境,落实基本保障制度,搭建好学习平台。镇党委制定党委中心组和镇村干部年度学习培训计划,规定学习内容和学习篇目,先后组织大型学习活动10次。通过学习使党员干部视野开阔、观念更新、素质提高、能力加强,最终达到提升素质、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是抓管理,提升服务能力。狠抓重点少数这个关键,培养一批村级组织带头人,引领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一是严格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明确班子成员的权限和职责,始终做到重大事项由集体讨论决定,不搞一言堂、一人定,努力维护班子团结,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二是坚持党务、政务、村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各驻镇单位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及考核管理,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监督落实,确保党员干部行动有规矩、有约束、有方向。
三是抓阵地,夯实服务基础。在全镇范围内推行村级活动场所达标管理,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和资源,通过新建或改建,实现村级活动场所逐年达标升级。按照“八室两栏两场一厅”的要求,打造集党员活动、办公议事、便民服务、文化娱乐、促农增收为一体的开放式、综合性阵地,着力解决少数村级活动场所功能不完善、活动不经常、管理不规范、利用率不高、资源闲置等问题。同时,开展村(社区)便民服务大厅(中心)建设,结合各村(社区)实际,按照一厅式办公、一站式服务、公开透明、阳光操作的要求,广泛开展标准化便民服务大厅(中心)软硬件建设。目前全镇已建成村级一厅式便民服务大厅8个,其余7个村正在创造条件进行规范建设。
四是抓示范,提升服务质量。坚持以上率下,镇机关党员干部带头为民服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健全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镇机关党员领导干部经常深入村组联系点,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协调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镇机关支部党员和村贫困户一对一建立联系,形成有力的帮扶网络。镇党员领导干部随身携带民情日记本,随时记录关系群众生产生活、我镇经济发展和稳定,以及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到随记随办,养成了党员领导干部“常怀为民之心、常思为民之策、常兴为民之举”的良好风尚。
通过上述举措,全镇党组织战斗力普遍较强,党员素质普遍较高,服务意识普遍较浓。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全镇党员队伍年龄结构整体偏大,大多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有质量地发展培养新党员难度较大;部分村干部和党员的服务意识有待提高,服务方式方法单一,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党员管理体系不健全,缺少引导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和机制,个别党员宗旨意识不强;个别村对党建工作重视程度不够,“三会一课”活动流于形式,对党员没有吸引力;流动党员管理上存在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管理难到位、组织隶属关系难转接、身份难明确等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我觉得在今后的工作中,关键在于找准载体,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抓起:
一是抓住班子建设这个关键。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党支部班子建设是必须始终抓住不放的核心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建立五大机制:一是协调机制。要明确村务管理的主体、村务管理的权限、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做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二是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农村村务决策的程序,突出村民在决策中的主体地位和“三支队伍”在决策中的重要作用,使村级决策程序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三是管理机制。进一步规范村集体经济管理、村财务管理,明确管理权限、管理职责,使村务管理从“无序”管理到“按规”办事。四是监督机制。落实好村务民主监督机制,实行村干部任期承诺和践诺制,让村干部接受党员、村民的监督和评价,落实好村干部违规责任追究制度,把村干部置于党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下,从源头上防止村干部滥用权力和以权谋私。五是考核机制。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项工作指标进行量化分解,由镇党委和各村支部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使两委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二是抓好党员发展这个基础。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注重从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有文化、具有一定的致富技能和本领的“能人”中发现和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对他们进行重点教育和培养,使新发展的党员真正能够发挥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示范和表率作用。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要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同时,要注重对老党员的关心照顾,体现党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增强他们和党组织的凝聚力;通过对年轻党员的教育培训,帮助他们增长致富本领,提高致富能力,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向心力;通过表彰优秀党员,开展生动活泼的组织活动,强化党员的荣誉感,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三是突出服务群众这个重点。牢固树立服务群众的意识,实现从管理者向服务者的角色转变,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千方百计为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加强教育培养与监督管理,使农村党员干部既热心服务群众又有一技之长,具备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技能。增强服务群众的实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经济组织,依托茶叶、食用菌等主导产业,加快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建强服务群众的平台,依托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完善拓展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一站式”服务模式。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围绕精准扶贫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形成“有事找干部、有困难找干部”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党员设岗定责、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使每名有服务能力的党员有岗位、有责任、有作为。
四是破解流动党员管理这个难点。建立申请报告制度,党员外出前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申请,说明外出理由、去向和时间,党支部在接到党员的申请后,要及时找党员谈话,加强对将要外出党员的思想政治、理想信念、道德观念教育,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流动党员档案要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活动情况等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建立流动党员联系人制度,党支部要确定一名正式党员对外出党员进行联系,要求联系人通过信件、电话等形式定期了解外出党员的从业与生活情况,通报本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督促党员主动汇报思想,按期交纳党费,参加从业地的组织生活;建立鉴定制度,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坚持定期对外出党员组织生活和现实表现情况进行鉴定,作为年终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
五是强化从严治党这个主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实到最基层,就是要教育党员懂规矩守纪律,严格按制度办事。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执行制度的能力,对违反党章规定的行为坚决予以查处,不断纯洁党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考核评价制度,既重视考察党员的业务素养、工作能力,又重视考察其政治表现、作风养成,特别是对村级党组织负责人,还应注重纪检、审计、信访等方面反馈的信息,全面掌握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和履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要严格把住党员入口和出口,高度重视党员“双评议”工作,对评议结果合理运用,坚决避免只评议不处理和评议走过场的情况发生,通过从严管理,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服务意识,切实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