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经验交流材料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幼儿园教师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的、互助的社会,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合作交往的品质和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强调了要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要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必须要重视激发儿童对事物的好奇心及求知欲,要给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给予儿童体验活动乐趣和成功感的机会,通过合作研究式学习,儿童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主动合作、愉快发展的实践者和体验者。为了保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良好的素质,我们应该重视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
一、树立幼儿合作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教师之间、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会对幼儿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一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操作活动时,另一教师主动帮着摆放、分发材料;保育员搞卫生时,教师帮着擦玻璃、抬桌子,这在无形中都为幼儿提供了积极的行为榜样。相反,教师间的某些不合作行为也会对幼儿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自身行为,为幼儿树立正面的榜样。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幼儿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幼儿一起游戏,也不失为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
二、激发幼儿合作的意识
兴趣是推动幼儿探索和学习的内部动力。良好的学习兴趣可使幼儿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完成任务。那么,如何培养幼儿对合作的兴趣呢? 就是要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帮助幼儿克服不良心理,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例如;用故事《大象家的房子》和看图讲述《等明天》以及情境表演等,来激发幼儿要向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感到快乐。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也说:“没有兴趣地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幼儿探求真理的欲望。”珍视孩子的好奇心,让幼儿感觉到与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激发幼儿想尝试与人合作的欲望,大胆与幼儿交往合作,努力激发合作的意识形成。例如;用故事《金色的房子》和看图讲述《大家一起玩》以及情境表演等,来激发幼儿要如同故事或表演中的小朋友一样,只有和大家一起玩,才能感到快乐。通过文艺作品和身边的事例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合作意识。从而使幼儿保持与同伴合作的持续兴趣,为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奠定基础。日常生活中,合作的机会很多,关键是要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由于幼儿年龄小,能力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需要帮助,在进行合作教育前,幼儿碰到困难时往往求助于家长或老师。为了提高幼儿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有意识地让幼儿互相帮助,比如你帮我擦擦汗,我帮你换衣服;你看我的书,我玩你的玩具等。这些都属于合作的范畴。记得有一次,孩子们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都很感兴趣,蹲在一边饶有趣味地看着。教者抓住这一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讨论:为什么小小的蚂蚁能把这块这么大的食物搬回家呢?把食物搬进洞后,蚂蚁们又会做什么事呢?在这些活生生的实例中,孩子们合作与分享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与深化。
三、培养幼儿合作的品德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让幼儿有关心他人、团结同伴、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老师和家长都要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及时沟通,采取恰当的教养方法,互相配合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教育幼儿在和小朋友相处时要关心他人、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遇事与人商量。幼儿只有具备了关心他人、宽容、友善、互帮互助等良好的品德,才能在与人合作时感到顺利和快乐,减少、不必要的冲突。通过看图说话“我和你一起玩”、木偶戏“帮熊猫拾玩具”等生动形象的形式,使幼儿懂得什么是友爱,怎样做才是友爱。以营造合作氛围为主题,布置活动室环境。如在图书角上张贴体现小朋友合作行为的各种图片。一般地,在体育游戏和角色游戏中,孩子们合作比较好,但是在建构游戏中,往往会出现合作的不愉快。究其原因,便是合作态度的问题,因为矛盾往往发生在游戏材料比较缺乏时,孩子们会将一部分游戏材料据为己有,担心一合作,就没自己的份了。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幼儿消除一些顾虑,必要时教师参加游戏,示范合作,引导拒绝合作的幼儿和老师一起游戏,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度。
四、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
合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所以不能随心所欲。在一次教学活动延伸中,教师让孩子们分组合作做画,给一棵大树添画树叶,结果只有一组孩子在真正地合作,他们在商量分工,分别完成大树的某一部分。而其余几组幼儿虽然都在同一棵树上做画,但却在各行其是,并未真正合作。教者便让合作得较好的孩子向大家介绍他们的方法,然后再进行示范合作,结果孩子们马上明白应该怎样和别人合作了。由此可见,教给幼儿正确的合作方法非常重要。
五、营造幼儿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幼儿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给予幼儿合作的机会,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任性 , 自私、处处以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教师要积极提供幼儿交往合作的机会,初步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意识。首先,教师要有目的 . 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合作游戏,如:共同完成一幅画或采取二人合作或几人一组的体育游戏等,为幼儿的合作创造机会。这样,幼儿在活动时就不能只顾一个人玩,而需要二人或几人合作共同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把每个人的想法和意见都溶进去,这时二人或几人协商的过程,就为幼儿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其次,把幼儿合作的培养贯穿在幼儿的各个环节当中,如:大带小活动,这样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样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使幼儿合作能力大大加强,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这样幼儿的合作能力就会在反复的锻炼中得到提高。
利用多种形式,让幼儿学会交往,提高其交往合作能力。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相适应的活动。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出不怕生,好交往、有独立性和自信心的特点,但还没有完全摆脱自我中心,他们为了达到目标会尽可能地取自己所需,易与同伴发生冲突,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与同伴合作,学习合作的方法,从而习得交往的技能,如游戏《请你接着摆》。通过自带玩具学习交往方法,让幼儿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一同游戏、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如一起拼图、搭积木、作画、看图书、跳皮筋、玩娃娃家等。教师应想办法为幼儿创造、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和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合作。比如,引导、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全班作画,在这当中幼儿必须学习相互协商,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色彩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游戏中,特别是在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中,幼儿间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体育活动中的小组竞赛,日常生活中的共搬玩具筐、共抬桌子、互系扣子、互叠被子。作为教师,既不要放过每一次让幼儿合作的机会,同时还要有意识地为幼儿创造、提供合作的机会。
六、提高幼儿合作的体验
幼儿在与小伙伴交往中逐渐学会合作后,在交往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会继续产生合作的需要,产生积极与人合作的态度。教师要努力通过每次活动,让幼儿充分感受与同伴交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教师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每一次合作,哪怕是一点点成果,也要展示给孩子们,让他们体验合作的快乐和成功,激发孩子们还想合作的愿望。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合作的内在动机,使合作行为更加稳定、自觉化。 幼儿体会合作成功的快乐情绪主要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成果展示法。如:展示幼儿的合作画,让幼儿欣赏到合作后的成果,产生愉快情绪。2. 表扬法。表扬合作顺利的幼儿,让他们讲一讲是怎样做的对他们的好的合作方式给予表扬。老师的赞赏对他们是一个促进。 3 激励法。对合作中有冲突的幼儿要给予指导和激励使他们也产生积极情绪。
教师的评价对幼儿的情绪很重要,这是使幼儿能否体验成功的关键。当幼儿做出合作行为,能较好地与同伴一同合作学习或游戏时,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如,“你能商量着、合作着搭,真好!”“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教师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能使幼儿受到极大的鼓励,因而进一步强化合作的动机,愿意更多地、自觉地做出合作行为。而对不太会合作或缺乏合作意识的幼儿,教师要给予适时的引导与指导,针对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建议,如:“一本书,如果是三个人一起看,会怎么样?”“你跟他说,咱俩一起搭,试试。”“你可以去帮他一起搭。”所以教师要对幼儿合作后的结果给予恰当的肯定和激励。对合作不好的幼儿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免对合作对方产生抱怨情绪,从而打消继续合作的积极性。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也不是光凭说教就能达到目的的,而是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努力激发幼儿合作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指导幼儿掌握合作的技巧,才能为幼儿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