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关于扩大鞋类产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鞋类产品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在出口结构中占很大比例。据统计,我国鞋类出口量达到世界总出口量的65%左右,出口量和金额居世界第一位,主要的出口市场包括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但我国鞋类产品的出口结构一直以贴牌生产和低档次鞋为主,出口鞋类的质量也一直被国外客户所诟病。笔者拟以吴江地区出口鞋类产品为例,结合多年的检验监管工作经验,提出一些扩大鞋类产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一、 吴江地区鞋类产品出口现状
以来,江苏吴江地区出口鞋类产品的数量、金额、单价都呈逐年递增趋势。间,该地区出口鞋类产品的批次、金额、数量分别达到了446%、485%、216%的增幅。除了“量”上的优势,吴江出口鞋类还有“质”的突破。一方面,鞋类出口单价翻倍增长;另一方面,产品不合格检出率逐年下降,产品档次逐渐提升,贸易方式也从简单的加工贸易转变为以一般贸易出口居多,尤其是对日本市场的出口量和金额逐年攀升。
二、 制约鞋类产品出口的因素
1.外部因素。一是金融危机导致市场萎缩和消费能力下降,一些客户不断降低鞋类产品价格。二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实施的技术壁垒已成为我国鞋类出口的主要障碍。三是原辅材料价格波动较大,用工荒现象持续出现,生产质量管理较难控制。
2.企业内部因素。一是鞋类企业大多实行家族式管理模式,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使得质量管理制度不是流于形式,就是不规范、完整。如仅对缝制过程有断针管理,对成型流水线上的钉不收纳整理,对供方提供的产品未经检验或试验就用于生产等。二是鞋类企业人员流动频繁,未经培训合格匆匆上岗,技能生疏,质量意识淡薄;设计人员唯客户要求至上,不能将客户要求与国内外技术法规有机统一。三是外包产品的质量问题比较突出。企业迫于要完成订单,往往选择了技术能力不能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加工点,并且外包合同及工艺文件不能及时传达给外包方,而且受外包方条件的限制,对外包产品的过程控制往往力不从心。
三、 扩大鞋类产品出口的对策与建议
1.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中国是制鞋大国,但不是制鞋强国。中国制鞋业面临“三低问题”,即低档次、低质量、低价格。鞋类企业应调整思路和产品结构,加快产品升级换代,由数量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增加产品开发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质量档次;提升品牌客户的开发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的差异性和市场竞争力,用质量获取利润。
2.积极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政府在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行业协会则起着中介和主体的双重作用;企业作为应对主体,必须具备了解目标市场技术法规与标准的途径和识别其是否科学合理的能力;检验检疫部门作为出入境产品的管理部门,应更多的担负起帮扶企业攻难破壁的责任,加强对国外鞋类技术法规、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及相关产品质量信息的收集、整理和预警工作,及时掌握有效信息,帮助企业应对国外技术壁垒,保障出口产品质量。
3.努力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用管理换效率。虽然存在用工荒、原料涨价等问题,但企业仍应努力完善自身的质量管理制度。同时,检验检疫部门应指导企业建立完整、规范的质量管理制度。一方面,针对原辅料采购验收、生产关键工序的控制、成品检验和不合格品的控制等环节,进行质量监督与指导,特别是完善外包加工制度,提高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对新工人和关键岗位工人的技能培训,确保生产质量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