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县办好大教育典型经验材料第2页
奠定了基础。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定期开展咨询、讲座,为学生答疑解惑,有效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开展“交通小卫士”、“马路清洁工”、“红领巾心向党”等实践活动,做到“周周有新意,月月有主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定期对学生管理进行细化、量化,通过日日比、周周评,使校园到处呈现出“比学赶帮超”的景象,逐步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将“精细、高效、和谐、团结”管理理念渗透到学生的自主管理中。以班级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举行民汉学生结对、联谊、互帮互学等一系列加强民族团结的活动,使民族团结根植于孩子心中。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创办校园文化长廊,进一步激发学生爱校、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为培养合格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四是以教育援疆为引领提升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县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长远发展目标入手,充分发挥教育援疆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引领作用,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短周期、多批次加大人才援建力度,重点采取挂职锻炼、以干代训、代培委培、支教、信息化建设等方式,抓好教师队伍培训,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充分发挥援疆教师的示范作用,汲取上海市先进的教育理念,重点培养一批中青年骨干教师,在吸收、借鉴、内化上海先进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符合我县教育发展现状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引领各学校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作为上海援建受益之一的试点学校——二中利用其先进的教育管理经验和现代的教学理念,切实从根本抓好抓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升课堂教学的水平,凸显学校教研活动的实效。援疆教师针对教师在业务能力和教育理念方面进行有效指导,充分发挥自身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引领作用。
二中在教育教学工作方面尤其注重开展大教研活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水平。从以往的常规检查入手,重点放在推进集体备课和课堂改进方面,及时组织召开教学研讨会,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质量检查制度,制定骨干教师业务培训计划,完善集体备课细则,发挥援疆教师示范作用,开展师徒帮教活动。狠抓教学督查,随堂听课,检查教师上课、坐班等情况,集中检查各学科教案和教学进程安排情况,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一次教学常规检查,每两周由教务处抽查一个教研组。重点加强晨读、自习课学生出勤的监控工作,落实中层干部听课制度,分层面跟踪听课:一是及时听发展有潜力教师的课、一是听教学有问题教师的课,允许改进;做到每周一节。坚持利用周三政治学习时机,由教研组推荐一篇好文章,供大家学习。
在狠抓业绩考核方面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教务处负责的教师月考核,二是政教处负责的班主任考核管理细则,两大处室的考核量化标准都是以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励的具体办法和制度为主,把职业道德作为考核教师、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自今年以来,每学期组织两次课堂教学评析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不仅达到有效的指导效果,还在点滴之中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这些都给教师的教育、培养、考核、管理搭建了一个有效平台。
五是双语教育稳步推进。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双语教育的良好契机,研究制定《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县学前及中小学双语教育十年发展规划(-2020)》,累计投入资金6650万元,开工建设“双语”幼儿园74所,完工69所。成功举办了县首届少儿双语艺术节。积极整合学前教育资源,不断扩大双语教育覆盖面,双语幼儿园达到112所,646个班,在园幼儿21447名,占全县少数民族5-6岁幼儿的83.3%。疆内初中班、内地高中班报考人数逐年增加,分别录取168人、269人,较均提高3个百分点。双语教育呈现出健康、持续、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县佰什坎双语小学作为县“双语”教育的领头雁,经过15年探索和努力,学校的“双语”教学质量得到长足发展和提高,得到了全县人民群众的认可。从第一届学生毕业开始,学校每年内初班考录学生数都在全区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累计为内初班输送384名优秀学生。生源已经覆盖到周围几个县市。
教学上,要求教师从拼音入手,把汉语口语作为重点,每天至少要求学生要学习和掌握一句汉语日常用语,让刚入校的学生在最短时间内学会和教师用汉语沟通。学校张贴的标语、指示牌、广播也一律用汉语。同时规定,在学校,所有师生要尽可能地用汉语交流。从一年级起所有的课程全部用汉语授课,另外每周再加三节母语课,这就是后来在全疆统一设置、推行的新疆双语教育模式二。
11月,在自治区文明办的关心支持下,学校获得了喀什地区首批乡村少年宫建设项目。学校结合实际开办了民族乐器、民族舞蹈、手工等兴趣班和特长班。通过“一表两用”,统一整合、规范了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极大的拓展和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实施合格加特长的教育模式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通过十几年如一日“润物细无声”地不懈努力,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种子播种并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汉族教师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涌现出许多感人的事例。对促进当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产生了良好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六是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发展步伐
县有2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职校),29所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
第一职校开设专业有家电维修、织毯等19个专业。第二职校开设电焊、蛋糕制作等18个工种。并于9月开始开展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开设了中餐烹饪、服装制作与生产管理、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及焊接技术应用等5个3年制中职专业。该校将在上海援建帮助下,努力将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与制作打造成该校的精品专业。29个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办学条件已达到国家“两基”验收标准。学校主要负责初、高中毕业返乡学生的绿色证书培训、扫盲和巩固提高培训、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等。
、、全县向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输送学生分别为1670名,2680名,3891名、共输送学生为8241名。此外,我县有1.6万多名未升学学生已在乡镇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接受过“绿色证书”培训,现已成为推动乡镇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
完成招生任务3876名,完成率为87%,中职升学率达26.08%,其中内地新疆中职班完成率达108%。
七是上海援建工作实现新突破。
以基建援建、人才援建、培训援建、社会力量援建为重点,以援疆项目为抓手,高效有序推进教育援疆工作,落实各类援建资金19550万元,重点实施了一、三、五中图书楼等项目。组织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赴上海培训,开展沪莎青少年手拉手夏令营活动,抓好了上海市对口援建喀什地区四县双语骨干教师强化脱产培训班工作。我县作为全疆第一个试点县,在20所学校启动韬图动漫汉字学习教辅软件项目并取得成功。
八是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取得新成效。
严格落实“校财局管校用”工作机制,加强对学校财务收支的监督和预算外资金的管理,确保资金安全有效运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到位8444.2万元,学前教育发展保障资金到位2919.8万元,累计落实各类助学补助金597.68万元,实现“应助尽助”。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实名制信息采集工作,认真核定教职工编制,对在编不在岗人员共503人,吃空饷人员进行了清查。制订、实施《县学生转学监督实施方案》,有效解决学生转学、择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