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几点做法和成效第2页
生的廉洁意识和强烈的客家认同感、客家责任感,收到了较好的工作成效。龙南拥有370多座客家围屋,被誉为“客家围屋博物馆”,龙南是赣南客家围屋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县。该县利用客家围屋充满伦理亲情的文化特性,加强廉政文化进家庭建设和党风廉政教育,宣扬忠于家庭、孝顺父母、悌友兄—弟、和睦毗邻等客家伦理规范。该县地税局、县检察院在廉政文化示范点创建工作中,通过建立警示教育视频室、廉政书架,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月活动,在机关大院设立廉石、荷花池、廉政碑文等,建立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的人文氛围,培育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精神,形成了宽松、廉洁、清新的机关廉政文化。
各乡镇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加大对客家文化的挖掘和保护力度,注重对客家古围屋的保护。对确定为保护对象的客家围屋予以公布,建立记录档案,并对号入座制定保护措施,做到“三个一”,即一个保护对象一个记录档案和一项保护措施。安排专项资金对有代表性的客家围屋进行修缮,尽量恢复围屋原貌,做到修旧如旧。里仁镇栗园围有500多年的历史,占地68亩,是全县最大的围屋。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该镇充分发掘围屋深厚的客家文化,侧重以“一祠三厅”为主的宗祠文化,以八卦围、八卦巷、八卦林为主的八卦文化,以怡心池、垂钓台、柳树林为主的水乡文化,以农田耕作区、农耕生产流程区、农耕生产器具陈列室为主的农耕文化,以香火龙、舞狮、腰鼓、轿嫁、山歌为主的民俗文化和以客家博物馆、围中围、文化体验场为主的客家文化等六大文化理念建设廉洁新村。武当镇大坝村在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中,将一块距今已235年的乾隆年间公德碑进行重新修复,整理了碑文大意和来龙去脉,用来教导农村党员干部继承祖先教诲,如今,村里形成了讲究卫生、爱护公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学思进的良好风尚。
另一方面,该县对客家民间文化进行挖掘抢救。近年来,实施了“龙南客家民间民俗文化保护工程”,开展造册登记相关工作,建立数据库,确立了一批客家民间文化重点保护项目。同时,把各种客家艺术形式通过照相、录相、录音、整理成文字等现代科技手段保存下来,达到抢救的目的。同时,该县下大力气创新廉政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平台,引导农民组建各种文艺队伍,目前,全县组建了歌舞剧团、龙狮队、秧歌队、花灯队、香火龙队、板凳龙队等民间艺术团队100多个。通过举办“廉政文化进农村,廉政小戏送农民”等活动,有计划地在传统节日、国家重要节日和农闲等时间,组织表演香火龙、唱山歌、舞狮等,活跃了农村党员干部的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使客家文化各种艺术形式得到很好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