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党建工作交流材料
xxxx县深化拓展基层党建“细胞工程”,着力提升农村党组织队伍整体素质,加强各级党组织体系建设,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形成了科学合理、梯度有序的农村党建新格局,提升了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以队伍建设为“点”,提升管理体系建设。
班子建设是村级组织建设的基础,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尤为重要。
一是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村党组织处在夯实基层基础的最前沿,村党组织书记关系着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
二是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农村基层干部是最基本、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建立乡镇党委委员与村后备干部“一对一”帮带培养制度,着力对政治素质好、能够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党员能人,有意识地开展教育,定期开展谈心,把他们列为村组后备干部培养。通过把好选料、选拔、推荐、培养“四关”,坚持“德、能、勤、绩、廉”全面考察,要求每个村(社区)配备3―5名,其中正职(书记、主任)后备干部1-2名,其他副职和委员后备干部2-3名,补充村级干部新鲜血液。目前,全县村(社区)后备干部为1126名。
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建设。采取支部自筹一点、向上争取一点、动员捐助一点的方式积极筹措工作经费,确保党组织和党员活动开展有保障。
四是建立健全日常信息管理制度,完善党员花名册、规章制度、学习材料、活动记录等,不断加强支部自身建设。创新党建示范点、示范线工作制度。全县建立县级党建示范点5个,沿公路、铁路、水路建立党建示范线3条。
以扩大广度为“线”,加强组织体系建设。
村党组织处在基层社会治理的“末梢神经”,不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的,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
一是完善组织设置。通过产业、协会、合作社、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把农民组织起来,区分产业经济组织党员、老年党员、外出务工党员、种养殖业党员等类型,创建“1+4”党组织设置模式,加强党的影响力、控制力和渗透力,实现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利用村级活动阵地打造“党员之家”、“党员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推行以便民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为主要内容的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和首问负责、限时办结、错时工作、预约服务等运作方式,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以激发活力为“面”,强化活动方式建设。
要激活基层党建“一盘棋”,提高工作实效性,村是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最后一米”、“最后一步路”。因此,要激发村级组织活力,就要创新活动方式。
一是开展“微心愿”征集兑现活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以征集问题、找准问题、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核心,从实际出发,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按照结对联系、征集心愿、落实心愿、跟踪回访、总结公示“五个流程”,采取“1+n”或“n+1”的帮扶形式,充分发挥好驻村(社区)干部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发展服务员、矛盾调解员、计生协管员的“五大员”作用,真心倾听“小诉求”、细心整改“小隐患”、实心解决“小麻烦”、诚心听取“小意见”,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提升群众工作水平,做到服务群众常态化、长效化,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神经末梢”。
二是开展“双学双创、承诺践诺”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尽职作为承诺的主要内容,以县属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在职党员为主体,以教育、卫生、工商、税务、质监、司法、公安等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在职党员为重点,通过“亮明身份卡”、电话问询、实地走访、征求意见等方式,倾听村党组织、村干部、党员群众对机关作风建设的意见。将群众反映的“微心愿”和“微需求”形成工作台帐,年度承诺完成任务、时限一一量化,让群众评一评,看承诺的事项是否真正兑现到位,接受群众监督,转变“衙门作风”。对征集到的群众“微心愿”进行公开承诺,对承诺的事项没兑现的,实行不胜任现职干部“召回”管理制度,着力解决不履职、不尽职、服务差、效率低等问题,对彻底铲除懒政行为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