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作风建设典型经验材料
正党风 促政风 带民风
――**镇在改进工作作风中做表率见成效
**镇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抓好建章立制和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价,以制度来保障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把广大干部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创先争优干事创业中来,广大干部职工用“6+1”的工作常态践行了“为民务实清廉”活动主题,进一步提振了精神风貌,树立起了机关的良好形象,以优良的党风凝聚党心民心,通过抓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实现良性循环。
出行通畅安全,市民拍手叫好
“以前在**集镇开车真是憋气,特别是赶场天,到处堵车,还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垃圾遍地是,污水到处流”。市民提起**镇集镇环境改造工程实施前的交通及出行环境,就气不打一处来。通过召开群众座谈会,进村入户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针对群众提出的“重面子、轻里子,重发展、轻民生”的问题,我镇把解决群众出行通畅安全作为整改的具体举措之一,通过建新改旧并重,不断塑造美丽**,采用“打牢整治基础、强化整治措施、明确整治重点”的“三套组合拳”,着力整治老集镇环境。投入资金20万元安装路灯80株,解决了街道居民夜间安全出行等问题;投入资金180万元,新建了停车场、集镇安装了摄像头、划好了标线,并出台相关方案对主要路段实行单行道,极大地改善了老集镇交通拥挤,乱停乱放的老顽疾;投入资金30万元,全面解决十五中至政府门口路段道路坑洼不平,下雨天污水横流的遗留问题;安排警力开展夜间巡逻,确保了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投入资金150万元,新建并成功搬迁了农贸市场,彻底解决了摊位乱摆乱放、车辆乱停乱放的无序状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日常生活。“政府为我们修建了农贸市场,我们做生意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以后就再也不用乱摆乱放,也就安心了,做起生意来更有干劲了,生活也有了盼头”,农贸市场摊主施成艳说。以前为了维持好集镇秩序,城管工作难度也不小,群众难免有怨言,现群众有了固定的场所,交易秩序明显好转,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得到了改善。
“看来,我们的意见还是管用!”看到集镇不再拥堵了,车子跑快了,出行安全了,群众赞不绝口。
环境整洁舒服,“脏乱差”明显改观
“每逢赶场天垃圾遍地都是”、“工程车太多,灰尘太大”、这些都是群众对大力整治集镇生活环境的期盼。对此,**镇迅速启动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对街道路面、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开展卫生专项治理。投入资金35万元,购买垃圾车4辆,安装固定垃圾箱60个,招聘环卫工人30人,同时明确小区、背街、小巷保洁责任,保洁队伍进行长期维护,对**镇街道卫生进行全天候的打扫清理,确保责任无“盲区”。组织社区干部开展一周一次的集镇街面义务大扫除活动,使集镇交通卫生有了根本性的好转,得到群众充分认可,通过集中整治,集镇脏乱差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城区环境变美了,乡村也要跟上”。整改城市文明的同时,我镇强力推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实施中桥特色集镇、三合村新跃示范点等系列工程,把村庄建成公园、把院落建成花园、把农舍建成客栈,使生态环境与市场增效深度融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2014年以来共争取上级匹配补助资金60万元,目前已签出合同资金56万元,完成房屋打造共100栋,重点对中桥村辖区内机场快线两侧的原有房屋进行了集中整治。同时针对焚烧秸秆及熏腊肉等污染环境问题,下发了《关于严禁焚烧农作物秸杆的紧急通知》相关文件,明确了包保领导,包保人员,包保责任区域和工作监管职责,减少了空气污染源,群众生活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提升。
“现在农村环境变化太大了,不但活动有广场、散步有长廊、街边有花草,关键是产业有了发展,我们生活也宽裕多了。”看到环境的巨大变化,群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看病舒适轻松,舒心不再焦急
“以前每次到医院,看病费用高不说,冰冷的态度更是让人受不了”。这是以往**群众对医院服务态度的共同抱怨。
针对群众对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期望,**镇强化医疗队伍管理和建设,实行基本药品零差价制度,切实解决群众“买药贵、就医难”难题,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5.8%,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4.2%。多家民营医院引进,让群众有了更多选择,医院有了更大动力。
“现在我们压力很大,已经围绕服务提升出台了多项创新措施,目前来看,应该说群众反映还是很好”,**卫生院负责人宋贤康谈到近期医院整改中肯地说到。教育实践活动中,**卫生院在加大投入、更新设备、外来交流、引进人才提升医疗水平的同时,开展了窗口延时预约结账、患者打分、医风评估等多项服务措施,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教育投入加大,群众高度赞誉
“以前每班招生人数都不少,不便于班级管理,但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也没有办法”,**小学老师无不这样反映道。随着**新区环境条件的不断改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现有教学资源条件已远远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镇通过积极向上争取教育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大了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继续巩固“两基”创建成果,提高了“两基”水平,教育“9+3”计划义务教育阶段规定目标顺利完成,争取上级资金和自筹经费4935万元完成**小学建设,现已全面投入使用,完成了爱国小学、垭南小学、中桥学校、新中小学、新中中学教学楼、食堂维修改造及亮化工程。新中中学、文化小学建设已全面开工,预计年底全面投入使用。
“高等教育是社会热点,但职业教育却是社会难点”。为了整体提高教育水平,全面实施“9+3”计划,**新区投入8000万元完成了遵义市职业技术学校整体搬迁工程,同时将茶叶、旅游、竹木等产业发展纳入到遵义市职业教育之中,大力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才。
积极走访群众,赢得广泛支持
镇党委按照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要求,积极开展干部走访群众、驻村帮扶活动,组织全镇52名领导和干部,深入9个村(社区),帮扶困难群众,倾听群众诉求,解民忧、解民困、化民怨。2014年进京上访与2013年相比下降47%,化解信访积案4件,已与我镇初步达成化解共识的8件,虽然与同期信访量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但距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相关要求还相差甚远。今年通过积极走访群众,领导包案化解,部门联动配合,切实化解一批信访积案,多措并举着力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实现进京非访比2014年下降50%的信访工作目标。
**镇针对群众反应强烈的民生问题,立说立行,立行立改,务求实效,在改进工作作风中做表率见成效,让群众感受身边的真切变化,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2014年以来,党政领导干部下基层累计次数达200余人次,走访基层群众1000余人次,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30余件,帮助办理实事1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