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下面是我们文秘114的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人才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供大家参阅!
新形势下,创新党管人才工作机制,需要赋予其时代特色,更需要结合落实“四个全面”明确其重要抓手和实践形式。党管人才工作的改进和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强化组织部门协调的有效性
切实发挥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建立正常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决策机制,确保领导小组发挥应有的议事决策作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应正常化,例如原则上每年不少于两次,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不能因个别原因(如主要领导繁忙)而持续拖延或取消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建立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对人才工作重大决定和部署,应多方征询专家意见和建议。
加强人才工作队伍建设。健全人才工作体系,适当加强人才工作部门力量和基层人才工作者人员配置。按照“编制、职责、人员、工作”四到位的要求,建立人才工作专门科室,配备专职人员。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向街道(镇)、园区、国有企事业单位等基层单位延伸,鼓励和支持设立人才工作机构,确保人才工作力量。依托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资源,为人才工作者提供研修培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强化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的有效性。组织部门在履行牵头抓总职能时,要加强与有关单位、有关领导的沟通,督促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坚决破除部门利益、局部利益对人才工作资源的不合理分割;进一步明确组织部门与人社部门的职能定位,组织部门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应强化战略性管理,落实好牵头抓总职能。人社部门则应加强综合管理职能,要在构建人才服务体系、推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增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级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应按照同级党委(党组)人才工作部署,及时将年度人才工作要点、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部门,明确工作质量和进度要求。各同级部门之间加强协作配合,定期或适时召开人才工作协调推进会议,由组织部门牵头协调,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参会,共同协商重点人才工作的推进,真正形成人才工作合力。
定期召开人才工作研讨会。通过人才工作研讨会、公共平台分享等形式加强信息交流,及时通报人才工作方针政策、重大部署,交流各地各部门人才工作动态及经验做法。
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市场化为导向,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人才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行业协会等的引导和激励,扩大人才工作覆盖面。鼓励和支持各类社会组织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为人才提供个性化和多样化服务。探索建立人才社团联谊会,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团、专家、人才代表等组成,开展形式多样的联谊活动。
抓好督促落实
促进人才政策措施的贯彻执行。为避免人才工作中党委同行政的不协调,可以建立“党委统一领导下的党政同责制”,把行政纳入到党管人才体制中来,强调“党政同责”。以此增强行政部门参与人才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人才工作合力,人才工作的开展就会更加落到实处。
健全督促落实机制。对中央和省(市)委、省(市)政府出台的人才政策和制度的执行情况、人才工作重要部署和重点工程落实情况,各级人才办要进行年度检查与日常督查,加强重点工作跟踪指导和专项督查,检查结果要以适当形式予以通报,促进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考核,把人才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人才工作专项考核结果,要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干部工作业绩,以及领导干部调整、使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以考核促落实;重视培育和发挥第三方评估机构的作用,开展人才发展规划及相关人才政策落实情况评估。
加强体制外人才引导与服务
营造人才发展的社会和法制环境。在全社会真正形成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给予优秀人才和创新人才更多的关心关注,强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发挥市场在人才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针对体制外人才,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鼓励和支持人才中介机构为体制外人才提供多样化服务。发展并规范体制内外人才联谊组织,鼓励定期开展各类人才联谊活动,加强沟通,集聚各方面的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等成立各种类型的人才发展基金,建立健全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多元投入机制,多渠道吸纳和募集人才发展资金。
逐渐打通体制内外人才流动渠道。要充分认识到消除体制界限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人才工作的大势所趋。积极创造条件,打破身份、体制限制,更大范围、更广视野地吸收优秀人才,特别是体制外人才,在体制内外架起一座人才流动的桥梁,使人才可以在体制内外“流得动”。
建立人才分类管理服务机制
尊重行业差别和人才成长规律。探索和总结不同类别人才的成长规律,如区别对待自然科学领域和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对两种类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分别进行总结;对于基础研究型和应用实践型人才的考核要各有侧重。人才政策不能“一刀切”,要在科研考核和职称评定等方面为“偏才”留出空间,打通快速成长的通道,提升人才政策的弹性和适应性。
建立区域化人才工作机制。人才工作要有区域化差异,尤其对于经济薄弱、人才匮乏的地区,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建立优秀人才服务偏远地区相关机制,鼓励、激励优秀人才服务、扎根偏远地区,在帮助培养带动一批人才的同时,促进偏远地区经济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依托网络互联,加强平台建设
建立人才工作管理平台。由省(市)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梳理各部门、各区县相关人才计划和人才政策,在省(市)层面建立人才工作管理平台。将人才服务的信息发布、意见征询与动态监管相结合,提供信息管理、检索、推送、反馈与咨询等服务,实现政策信息与人才信息的区域共享。
搭建人才工作交流联络群。依托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创新人才工作中的信息发布、即时互动、咨询反馈等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广大人才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政府部门、人才工作者与人才之间的交流,建设“网上统一战线”。
建立人才联络员制度。按照不同类别或区域设置联络员,加强同各类型人才的联系。人才联络员需要了解相关人才政策信息,为人才提供政策制度咨询和服务,确保各类型人才在需要时能“找到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