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教育局工作经验交流
提升教学质量 铸造教育品牌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是时代的重托、群众的期盼。近年来,县教育系统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高举素质教育大旗,坚持“强化保障、深化改革、专业引领、规范管理”的总体思路,努力提高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质量、培育教学特色,推进基础教育“小学稳基、初中壮腰、高中创优”良性发展,全县教育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教育质量稳中有升,共创建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1所、省级示范学校4所、市级示范学校10所、省五星级民办学校1所,教育局被国务院授予“两基工作先进单位”。
一、强化保障,促进教育资源科学配置
认真贯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统筹教育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优化结构,强化保障,确保公平,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奠定了基础。
(一)优化布局结构。争取县委、县政府将中小学校布局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统筹城乡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了《**县中小学中长期布局规划》和《**县学前教育布局规划》,并积极稳妥实施学校布局调整。目前,全县共设立幼儿园104所、小学64所、初中17所、高中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学校布局基本稳定,框架科学合理,形成了高、初、小、幼、特相互衔接、普职相互协调、公办与民办相互借鉴、示范学校辐射一般学校、城镇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良好格局,提高了办学效益。
(二)改善办学条件。坚持向上争取和向内挖潜的思路,近年累计争取中、省项目资金和县级财政资金6.18亿元,统筹实施了校安工程、初改工程、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薄弱学校校舍改造和装备配套工程、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工程共372个项目。建设项目和经费投入重点向薄弱学校和农村学校倾斜,覆盖全县125所学校(幼儿园)。其中,县政府投资2.6亿元的一中搬迁工程、4613万元的装备配套工程、1280万元的县特校迁建工程、5063万元的县实验中学、县实验小学和县孱陵小学城区布局调整改造工程、400万元的二中塑胶运动场建设工程、180万元的车胤中学校门迁建工程和中央投资3000万元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二期建设工程,已成为学校建设美丽风景线,全县中小学办学条件全面升级,面貌焕然一新。
(三)加强师资建设。一是建立教师补充更新机制。近三年共面向社会招聘教师354人,引进省资教教师141人,全部充实到教学一线。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三年来,县城到农村支教教师315人,镇内校际交流管理人员和教师422人。三是建立教师培训机制。重点开展小学教师专业课培训、农村教师转岗培训、教师专业标准全员培训等十大类培训,累计培训教师2万多人次,人均培训4次。四是建立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积极推选教师参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扩大教师参政议政权利;优先保障586套教师周转房和教师安居房建设。同时,争取县委县政府在足额保障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基础上,逐年增加高中教师人头经费拨付比例,从2020年人均1.3万元提高到今年的2.3万元,并从2011年起每年为教育单列50个低职高聘的高级职称指标。通过以上有效措施,逐步缓解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年龄、学科、地域等结构性矛盾,提高了教师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激发了教师安于从教、乐于从教的积极性。
二、更新观念,引领教育改革前进方向
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用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和先进前卫的教学理念,推进全县教育改革发展。
(一)树立整体质量观念。坚持“一年高考十二年抓”的理念,改革质量评估重高中、轻义教,重终点、轻起点,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模式,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全方位的质量意识,形成了覆盖三个学段的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教育质量全盘统筹,三位一体,整体评估,分段考评,奖惩结账。特别是在表彰高中学段高考优秀单位、高考突出贡献个人的同时,对小学、初中专门设立了“优质生源基地”奖项,鼓励小学、初中为高中教育打好基础,共同进步,使每个学段都存在质量压力,全县教育质量特别是高考质量一直高位上升,省市领跑。
(二)引进先进教学模式。有计划、分批次组织教育局机关干部、各中小学校长和学科带头人到国内外参加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高峰论坛活动,学习先进教学模式,先后将江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式教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模式、河北衡水中学的诱思探究教学方法等实行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努力创建更加有利于提高我县教育整体质量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县一中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国际部,与新西兰圣凯文中学联合办学,并被确定为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的优质生源基地。
(三)打造生态高效课堂。深入实施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气氛沉闷、枯燥乏味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由单纯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问题式、案例式教学,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充满活力、生动高效的课堂秩序,让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同时,大力倡导“教师进题海,学生驾轻舟”,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效益,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努力减负增效。
(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坚持走出课堂抓教学,跳出课堂抓质量的办学理念和育人模式,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反哺课堂教学。重点加强校外活动中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教育技术装备建设,积极研发满足学生成长需求的实践课程,拓展学生的视野,校外教育和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成为全国示范;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规范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整体水平
结合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充分整合教育局职能科室和县教研室的力量,并发挥其主导作用,强化教学管理和业务指导,形成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整体合力。
(一)实行会议督导。坚持一切为了教学,一切服从于教学,一切服务于教学,一切让位于教学的宗旨,每年都要召开一系列教学工作会,在关键时段给力,为教学备考引航。通过适时召开教学工作会、质量分析会、经验交流会、总结表彰会,着力营造重教学、抓教研、提质量的浓厚氛围,分析解剖问题,研究思路措施,强化领导责任,明确目标方向。
(二)实行视导带动。县教研室每年组织一系列的教学视导活动已形成制度。教学视导实行局领导蹲点包校制,每次教学视导,分管局长会同局蹲点领导带领全体教研员深入学校、年级、学科组,展开“面对面的研究,点对点的指导,心对心的服务”;每次教学视导都精心安排,严密组织,注重过程,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解决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每次教学视导有听课评课、学科讲座、学生座谈、问卷调查、集中交流、视导报告等,使教学视导真正成为学校教情学情的一次集中会诊,现场开好处方,收到明显效果。
(三)实行研训提升。积极发挥县“两训”中心、县教研室、县电教馆、教育学会与学校学科教研组的作用,坚持“以训促研、以研带训、研训一体”的思路,有系统、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开展县级培训和校本研究、学术年会、教学比武、论文评选、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专项课题研究等活动,促进了全县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四)实行管理服务。一方面,严格执行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规范办学行为的若干规定,重点加强与教学相关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常规、课业负担、招生编班、教辅资料、集体补课、有偿家教等管理和督查,真正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义教学校划片招生、就近入学、平行编班,有效杜绝了义教学校双休日补课、公办学校招收复读生、社会力量非法办学办班、滥发教辅用书等行为,遏制了学校乱收费和教师有偿家教等现象。另一方面,局机关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改变以往“行政本位”思想,坚持人本理念,竭尽全力为教学教研工作主动服务、跟踪服务、倾力服务、优质服务,在工作条件上予以改善,在人员招聘上予以优先,在招生过程中予以协调,在职称评定时予以倾斜。
(五)实行考评激励。建立并完善了一系列教育质量考评制度,严格奖惩兑现。在学段上,重点向高中倾斜,同时兼顾义务教育学段,县政府每年单列30万元奖励高中,县教育局每年单列10万元奖励初中和小学;在岗位上,重点向教学一线人员倾斜,同时兼顾教辅后勤管理人员;在学科上,重点向文化考试科目倾斜,同时兼顾其他学科;在目标上,重点以考评结果为依据,同时兼顾过程考评,真正做到各学段、各学科、各岗位、各时段都有目标意识,都有职责任务,都有质量压力,在全县上下形成了人人关注教学,人人服务教学,人人保障教学的良好氛围和正确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