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培养大学生村官的经验交流材料
为实现大学生村官从大学生到社会人、农村人、村官的角色转变,做到身份认同、风俗融入、情感融合。帮助大学生村官了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情况,熟悉农村工作特点和村干部职责要求,消除心理不适感与陌生感。**县州城镇结合实际,以培养综合管理型大学生村干部为目标,坚持“带、细、用、育”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村官”。
在“带”上下功夫。要求“一挂双包”挂钩领导、包村站所长和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与大学生村官建立“3+1”帮带模式。多层面,“三对一”的方式传授农村涉农专业知识、法律法规、农村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等;让大学生村官参与处理问题和调解,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员、中心工作政策解说员,通过实践提高村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工作。
在“细”上促安心。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及时落实了村官的住宿和办公地点,配备好必需品,挂钩领导通过定期听取汇报、下村看望、座谈等方式,与其谈心交流,指导工作方法,增强工作自信心。让大学生村官无后顾之忧,安下心来,静下心来,扎根于在农村的工作。
在“用”上搭平台。紧密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发挥优势、重点培养”原则,积极为大学生村干部搭建干事创业、锻炼成才的平台。在村两委换届中,正式党员参选党总支副书记,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安排大学生村官担任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采取“压担子,给任务,促成长”的办法,在培训、考核的基础上,明确其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职责任务,通过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促使大学生村官将所见、所听、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大学生村官以专业知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致富奔小康。
在“育”上多帮扶。一是注重对大学生村干部的教育。实行“三结合”,即集中培训与平时教育相结合,跟踪培养与重点帮扶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为加强学习,要求每一位大学生村官参加镇每周一的例会学习,及时向所在村委传达会议精神和工作安排;为提高写作能力,要求每月上报一篇宣传信息、每季度上报一篇学习情况总结;为使大学生村官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州城镇统筹安排所有大学生村官到镇党政办进行为期3个月的轮训,轮训内容包括:镇情、农村政策法规、接访、文件处理、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等。二是建立镇领导与大学生村干部定期联系制度。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和问题,提高大学生村干部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