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讲好党校专题课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
专题课是党校教学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形式。讲好党校专题课对落实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此,重点应该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选题环节,重点要把握大小和难易。题目是课题的眼睛,正所谓“题好一半文”。选得精准,才能学得解渴——选题能力也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因为,选题实际上等于确立了研究方向,也划定了课题范围,这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那么怎样选好课题?一方面要大小适度。题目太小,涉猎面不宽,内容不充实,讲课展不开;题目太大,天马行空不好驾驭,很难研究深、研究透,重点不突出,课时也不允许。当然,在题目大小很难把握的情况下,宁可“小题大做”,也不能“大题小作”。开口小,容量大,才能缩小研究视角,实现聚焦透视。另一方面要难易适中。这和党校培训对象有关,研究太深,在实际工作中用不上,学员也未必爱听;研究太浅,没有信息量,像个小论文似的,学员听着也不解渴。对教师要“量力而行”,对学员要“量体裁衣”,就是要用这种尺度来把握选题。
二是备课环节,重点要选好素材和方向。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扎实的理论功底、厚重的知识积累,更多体现在对资料,也就是教学素材的占有和遴选上。对此,要着眼前沿,避免“炒冷饭”现象。就是不能在现成的资料里翻来捡去,没有自己的新东西。来党校培训是充“电”、加“油”、补“钙”的,而且现在的学员学历高、水平高、见识高,这就要求我们的课题“电量”足、“油水”大、“含钙”高。你把“剩饭”端上来对付,肯定不会受欢迎。要体现需求,避免“塑料花”现象。在职人员学历都不低。为什么还要不断地培训?因为基础教育主要目的是让你“知道什么”,重在知识普及;而在职培训,特别是党校培训,主要目的是让你懂得“做到什么”,重在能力提升。从这个角度讲,党校的专题课必须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操作性和实践性,不能像塑料花一样中看不中用。要突出个性,避免“一窝风”现象。过去一个时期,党校教师都热衷于讲热点课、应景课、短平快的课,所以一旦上级有新精神,就容易出现扎堆现象。新出台的党校工作意见,明确规定了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这两类主课,在教学安排中不低于总课时的70%。基础性、原著性、经典性的东西正在回归课堂。为了避免课题重复和师资浪费,选题既要合乎教学需求,也要体现自身特点。不能像流行歌曲,都抢着去唱,要注重打造属于教师自己的成名作。要善于积累,避免“赶班车”现象。生意场强调,要干熟悉的领域。形成一个好课题也是这样:一方面你的专业要尽量对口,有雄厚的研究基础和教学专长;一方面要大量占有资料,有深厚的学理和素材支撑。所以,专题课要厚积薄发,细细打磨,力求精品。不能任务逼下来才搞突击,准备不足,仓促上阵,像赶班车一样,就不可能出精品课。
三是试讲环节,重点要凝炼观点和内容。一个好的课题,是思想观点、内容素材、逻辑框架、授课艺术等多种因素的有效组合。关键的关键,第一位的是要有思想高度。思想的高度,决定课题的深度。教师的思想认识和心得体会,是课题的灵魂和统帅。所以,专题课一定要有思想火花,一定要有深度分析,这样才能让人学有所思、学有所悟。第二位的是要有工作启示。党校的学员是各级党政干部,从决策到执行,从危机处理到媒体应对,哪些方式方法更稳妥,哪些对策措施更有效?需要教师作出分析对比,使学员有一个优化选择。第三位是要有有效信息。就是要有知识点和信息量,而且是经过加工整理打包式的。学员对平时的信息,掌握得并不少,只是没有时间归纳整理。党校教师的专长,恰恰是把这些零散的、碎片化的东西梳理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加以系统化,再集装箱式的反馈给学员。第四位是要有生动内容。怎样才能让教师的课吸引人?实践证明,鲜活的课堂要靠鲜活的内容来营造。新出台的党校工作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大党校教师到党政机关或基层挂职锻炼力度”。这样使教师有机会掌握一手材料,有最新素材和切身感受来支撑授课专题。
四是授课环节,重点要体现风度和技巧。要想让学员听得进,听得好,甚至记得住。要求教师必须有气场,能吸引住学员,能掌控了课堂。当然,教师的范儿不是装出来的,要靠执教能力,正如国家行政学院原副院长周文彰所说的那样:“居高临下才能游刃有余;融会贯通才能深入浅出;丝丝入扣才能引人入胜;烂熟于心才能行云流水。”这是由党校课堂特点所决定的。其一,党校课前没预习,后没作业,效果好与坏,全部看课上,关键看教师,必须做到“初战就是决战,序幕就是高潮”。其二,党校课不是演讲,需要互动交流,而且是现场质询式的互动交流。而演讲是一个频率,只有激动,没有互动,是一个人的独角戏。其三,党校不是中小学。中小学老师讲不好、学生不爱听课,靠什么?靠吆喝!说你给我坐直溜的,目视前方,挺胸抬头。对学员不可能这样要求,得靠教师的学识和教风,把学员吸引到桌子前、凳子上。其四,党校也不是高校。高校再高,听课的也是学生,教师给他们讲授的还是基础知识、概念原理。党校学员是在职的干部,课堂讲授的是理论、是思想、是经验,既要有针对性的内容,也要有个性化的语言——脱离了工作实践、不接地气的专题课就不是成功的专题课。另外,不管你的专题课讲了多少遍,教师都要保持最初的激情,每一次都让学员有新鲜感,这恰恰是党校教师良好素质的体现。
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曾总结评判精品课的五个标准:一是坚持党校姓党;二是有学术框架与科研含量;三是理论维度与现实维度要相互照应;四是有国际视野与历史比较;五是有独特的语言风格与适宜的表达技巧。如果我们的教师从课题选择、政策把握,到知识积累、内容推敲,再到授课技巧、方法运用,都兼顾到了,就一定能把专题课讲成精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