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心得体会
常思百姓疾苦 树立为民理念开展“三思三观”专题学习讨论,确实非常必要、非常及时。“三思三观”就是在深刻反思“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三思”深度够不够,“三观”扎根牢不牢,直接影响着领导干部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
深刻认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得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历史反复证明,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的事业就兴旺发达。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党的事业就会停滞甚至遭受挫折。近年来,中央也反复强调,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应该说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的到来,对密切联系群众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由于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形势下的党群干群关系研究不够,办法不多,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能力不足”、“本领恐慌”,加上一些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逐渐淡化,使得党群干群关系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在全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显然具有极大的现实紧迫性。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应当将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作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过程,作为新形势下开展群众工作“能力升级”的新起点,密切联系群众,使党的执政地位安如泰山、坚如磐石。
新时期群众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是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了。常有人说,现在“路是越修越好了,但一些党员干部离基层反而远了;通讯是越来越发达了,而一些党员干部倾听群众的心声反而少了” 。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对党和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同时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加大,社会进入矛盾多发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信息化、网络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社会认知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等等。这些变化,对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要求。前不久,在兰考县委扩大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了在宁德当书记时去寿宁县下党乡调研“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的往事,现如今村村通公路,条件变好了,但是我们党员干部想为群众所想,急为群众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和宗旨不能变。
二是群众工作的要求更加高了。平时经常能听到一些干部发出感慨:“现在的群众工作越来越难做了!”在出现干群矛盾时,有的干部会“倒苦水”,认为自己两头受气,做了大量工作,群众也不买账。到底是群众更“挑剔”了,还是我们的干部不“适应”形势了?我认为主要还是我们干部的“本领恐慌”问题。现在当干部确实比以前难了,有些矛盾和纠纷并非干部的一句嘘寒问暖就能解决。但我们也要扪心自问,老百姓的一些合理诉求,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了吗?我们真的把“让人民群众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了吗?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那么我们的群众工作还会这么难做吗?
三是群众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群众之间的利益关系比较简单,没有什么突出的利益矛盾。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党和政府统筹和整合群众利益的难度越来越大。今天的群众工作,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群众权利意识逐渐增强、权利诉求不断增加。能否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能否协调“利益关系”,能否摆正“权力与权利”的关系。如在政策处理过程中,如果我们的党员干部既能宣传好相关政策,又能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那么群众就会支持我们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20xx年在丽水调研时曾指出:“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解决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把好事办好。我们搞建设,光有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性是不够的,必须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这样我们的建设才能搞得既快又好。”
政协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
人民政协来自人民,服务人民。特别是所处最基层的县级政协工作,说到底就是面对面做群众工作。政协是通过委员与各界群众的联系,密切关注舆情动态,疏通民意反映渠道,搭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平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民生热点问题的解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政协工作题中应有之义。政协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践中,要始终坚持履职为民的基本理念,积极协助党委政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带着深厚感情履职尽责。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界别,充分体现了“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