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论文第2页
的自然禀赋条件、产业基础和科技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推动,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发展壮大低碳能源产业。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要重点发展水电、生物质发电、风电,谋划发展太阳能、核电,形成多元、互补的可再生低碳能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增强调峰能力,形成坚强智能网,增加对低碳能源的接纳能力。今后一个时期,建议加大低碳能源建设投入,投资力度约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0%,低碳能源对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第一,推进水电产业发展。我省水力资源总蕴藏量8642兆瓦,年电量757亿千瓦时。建议统筹规划全省水电资源利用与开发,加快流域内河流的梯级开发,把发展水电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与电网建设相协调。特别是要加快荒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以改善电网质量,增加对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低碳能源的接纳能力。到2020年,全省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64.33万千瓦,占全省经济可开发利用水能资源总量的36.3%、全省电力装机容量的6.5%,其中50兆瓦以上大中型水电站装机容量195.69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40万千瓦。
第二,推动国家级风电产业基地建设。我省50米高风能资源潜力约为10.2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约为2.3亿千瓦,风力发电大有可为。科学地规划全省风电资源富集开发区,合理地开发潜在的4300万千瓦装机容量。建议向国家申报一批百万千瓦水平的风电项目,争取建设国家级风电生产基地。采取资源整合、项目打捆、基础共建、集体接入、合股经营、投资多元的方式,集中在我省风电资源富集区,集中推进 “集约开发、分散生产、股份合作”模式的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在技术成熟时,有序组织开发平原、低速和100米、200米、400米高空等不同风能资源,形成错落有致的风电发展模式。
第三,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产量约5000万吨。农民在秋季大量燃烧秸秆,不仅浪费能源,还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去年我省几次出现在秋末冬初的雾霾天气,都与秸秆烧荒有关。鉴于秸秆无法科学有效消化的实际,建议在粮食主产区规划生物质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以年消耗50%秸秆产量为宜。同时,在今后一个时期,力争在市(地)的中心城市、县(市)所在地规划建设生活垃圾、污泥焚烧、沼气发电或热电联产项目,以减少污染,增加可再生能源供给。
第四,广泛开展天然气、煤层气和焦炉气等综合利用。我省天然气预测地质储量为589.2亿立方米,资源比较丰富。建议积极推动与中石油合作开展天然气深度开发,在省内消化大庆地区的油田可采天然气资源,推动全省城镇燃气化,工业燃气替代,天然气化工发展、天然气汽车燃料推广、天然气发电等产业链,形成天然气代替的低碳能源运营体系。继续加快对传统能源的清洁改造,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清洁技术应用,加大煤化工副产品煤气、焦炉气综合利用力度。要结合发展循环经济和推进使用清洁能源,支持四个煤矿城市开展煤层气的抽采和发电。
第五,积极开发地热资源。据推算,全省埋深小于20xx米的地下热水每年可采资源量为4.8亿立方米,折合标准煤170万吨。建议加快全省地热资源勘查和估价,制定布局合理、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有条件地方要推广和普及热泵技术,推动牡丹江、五大连池等地区的地热资源有序、综合开发。强力推进温泉旅游、工业综合利用、寒地特色农业、医疗保健、碳汇交易五大低碳技术产业发展,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地热开发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第六,加紧筹划核电能源发展。核电的低碳排放水平和高效稳定特征为其它能源所不可替代、难以超越,又集保护环境、带动高新技术和装备制造于一体。因此,核电作为清洁电源是我省未来低碳能源发展重点,必须超前筹划核电发展。建议抓紧研究我省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战略方针。积极协调国家核电企业对我省核能资源进行细致探查,支持有资质的国家发电企业继续开展核电规划选址,发挥哈电站、一重、703研究所的核电研发、制造、集成优势,为核电发展做好充分的技术储备。建议针对我省资源禀赋,按照中长期规划要求,把握节奏,搞好核电谋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