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建设民主茶叶产业园区建议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十二五”期间,民主茶业将以强化“高原情、盘州情”品牌为主线,拓展茶叶基地规模,提升茶叶品质。预计到2015年,民主镇茶叶种植面积将突破40000亩,逐步形成“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着力建设具有民主特色的“乌蒙茶海”,成为盘县茶产业发展重镇,努力打造成为贵州优质绿茶生产区。
建设民主现代茶产业园区,加快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盘县茶业的转型升级,是做大做强盘县茶叶产业的重要途径。同时,建设现代茶产业园区,能促进茶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相互拉动,形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民主镇茶叶发展概况
民主镇位于盘县南部,总面积143km2,下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4022人,其中农业人口32959人。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终年日光放射,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7℃,一月最低温0.7℃,七月平均最低温25.7℃,全年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3997.8℃,年均初霜日为11月12日,终霜日为3月3日,无霜期共253天,年均日照166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7%,年均降雨量1515毫米,80%的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雨热基本同季,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均土层深1米以上,土层深厚,多属于酸性,PH值4.5—5.5。同时,土壤富含锌、硒等矿物微量元素,据民主镇农推站对下糯寨、马家厂、尖山、下厂、石阶路、机密等村取样送省农委化验,含硒1.75—3.72mg/kg,含锌84.04—95.34mg/kg,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生产的茶青和茶叶也同时富含锌、硒(含zn 43.2—95.34μg/g,se 1.38—3.72μg/g,),重金属含量和农药含量均不超标,特别适宜茶叶生长。
近年来,民主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按照“山顶油茶、山腰茶叶、平地烤烟、石山刺梨、茶药套种”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种植烤烟、茶叶、马铃薯、油茶、刺梨、中药材等农业产物,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茶叶、烤烟、酒用红高粱为“三主”、以中药材、刺梨、黑山羊为“三辅”的绿色支柱产业发展格局。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主镇已建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9个,种植茶叶19912亩,示范基地2个;建成茶叶初加工厂2个,在建茶叶精加工厂1个;举办茶叶专业绿证培训3期630人次,与县农广校联办茶叶专业中专班2个,学员119人,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联办茶叶专业中职教育班1个,学员37人,正逐步实现“茶叶品种良种化,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应用普及化、茶叶产品优质化”的目标。
二、盘县发展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基地建设与管理有待完善。一是基地太过分散,难见到连成片的茶区;二是相对的连片大户的茶树品种采摘期,没有早、中、晚错开与搭配;三是管理初放,重开发、轻培管;四是部分开发户后期投入出现资金断裂;五是部分开发户迷失、看不到前景,放失培管,甚至出现失茶、废茶现象。
(二)采摘与加工模式粗放。一是标准化与机械化采摘不足;二是初加工厂建设滞后,生产加工能力不强;三是只重视“明前茶”,夏秋茶利用率低,大众茶生产比率低,效益低;四是是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不足;五是精深加工生产谋划不到位。
(三)品牌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是盘县没有统一的品牌,对质量与品牌监管不到位,茶叶发展处于有质无量、有品无牌状态;二是产品初放、单一,新产品开发迟缓;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大。
(四)市场占有和竞争力不强。一是县外、省外市场开发不够;二是注重礼品茶,不重大众茶市场品牌打造;三是营销思路不开、销售渠道和手段单一;四是整体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双赢理念。
(五)地方特色茶文化挖掘和培育不够,科技转化率低。一是科学种茶普及不够;二是文化挖掘与培育欠缺,茶产业发展缺乏文化支撑。
(六)产业引导有待加强。一是重基地轻市场与品牌;二是重种植轻管理;三是重政策扶持、轻市场推动;四是重大户开发、轻企业家培育;五是重小微加工扶持,缺欠集约化、园区化产业布局。
三、对民主茶叶产业园区建设的思考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是指导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是使园区科学定位、高起点建设和稳健发展的有力武器。规划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必须根据盘县茶产业特色,找准区域优势,明确存在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口,避免园区的重复建设,逐步完善茶叶生产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园区建设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超前性和示范推广性。充分利用好民主镇作为盘县茶叶主产区,以及拥有悠久产茶史和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找准园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好园区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特色茶叶产品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动利用;充分谋划好园区观光项目、体验项目、休闲项目、食宿项目等的具体规划和定位,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二)引入现代茶叶科技和新模式,促进茶叶产业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茶叶园区,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引进并举,根据自身优势选好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的突破点,着力改变当前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引进和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同时,加快引进和应用生物技术、推广有机生产,探索推进茶园套种立体栽培的模式应用,加快种养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茶叶产业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建设具有民主特色的“高产、优质、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加工基地,使园区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三)发挥园区建设主体作用,推动生产经营组织化
茶叶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经营主体作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主体作用、种植和加工大户的生产主体作用,组织带动农户进行生产与经营,把零星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与市场无缝对接。
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快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更好的开展茶叶生产、农资配送、病虫害防治、茶叶品牌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茶叶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应用和市场网络建设。通过园区建设,将企业、合作社和分散农户进行有机的、紧密的整合,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以集约、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强中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推进茶叶标准化,可逐步实现由家庭小作坊向社会化分工转变,由单一种植业向多元经营转变,由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严格依据绿茶地方标准,制定《盘县茶园无公害管理技术标准规程》,对茶树种植、茶园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鲜叶、采摘、装运、加工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以及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包装等内容做出明确的、具体的规定,细化盘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质量准则,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现茶叶从种植、培管、加工到贮运、流通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从而示范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园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盘县茶叶的优异品质和安全保障,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园区建设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对现代茶叶园区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增加园区建设投入。整合县、镇支农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使更多的资金向园区建设倾斜,保障园区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盘县茶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同时,按照“主体明确、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品牌响亮”的要求,并结合中心镇、特色村建设,培育建设现代茶叶产业园区。
(六)开发茶旅产业,拓展茶叶园区功能
茶文化旅游是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既有茶叶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的功能,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农游合一性、市场定向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规划建设茶叶产业园区,必须要超前开发以茶为原料或题材的旅游产品,针对旅客消费需求,在包装设计、产品制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开发。探索与盘县茶性质相适应的茶具冲泡程序;开发以茶树或茶叶副产品为原料的工艺品;研究以茶为原料的茶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特别是要充分挖掘盘县悠久的产茶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积淀,着力推行茶叶溯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形式,使现代茶叶园区的建设与世界古银杏之乡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谋划好“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文章。
(七)以“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为支撑,强塑茶叶品牌,助推园区发展
“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作为民主茶叶的宣传名片,已在市内外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统筹谋发展”的思路,形成合力。不断研究、探讨“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品牌营销、宣传的整体策划方案,找准盘县茶叶的市场定位和独特卖点,形成鲜明的品牌形象,开展平面、立体的全套形象宣传,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园区茶叶产品通过借助“乌蒙茶海、生态民主”品牌的塑造与自身品牌营销的拓展,增强其市场核心竞争力,提高茶叶销售的品牌附加值,增加茶叶生产效益。
总之,规划建设民主茶叶产业园区,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要途径之一。有效促进盘县茶叶生产的“种植、加工、质量、包装、价格、宣传等“六统一”,解决盘县茶叶产业技术和市场服务体系不够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不统一问题,进一步规范茶叶生产经营,提高茶叶产品质量,培育拉长茶叶产业链条;有效促进茶叶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和引领茶叶产业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增加茶叶生产附加值,做大做强盘县茶产业品牌,增强基地辐射示范带动能力,实现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打造盘县茶叶产业发展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