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重温周总理我貌虽瘦必肥天下有感
总有一种信仰让我们初心不改,总有一种意志让我们坚强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毅然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我们百折不挠,总有一种情怀让我们拥抱大地。高原上风在跑,天空中云在飘,岁月渐老,但总有一种怀念在心间与日俱增,绵延不断,永无绝期。
在我发黄的读书笔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我貌虽瘦,必肥天下。”多少年过去,它一直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仰望的一座丰碑。
思念可以抵达的地方,一定有壮丽的风景。翻阅周总理生前故事,字字句句都是他伟大人格、崇高品质的写照:周总理的饮食十分简单,每餐一荤一素。吃剩下的饭菜,要留到下餐再吃,从不浪费一粒米,一片菜叶。国务院经常召开国务会议,会议过午还不能结束,食堂便做出工作餐。总理规定工作餐标准是“四菜一汤”,饭后每人交钱交饭菜票,谁也不准例外。总理吃完饭,总会夹起一片菜叶把碗底一抹,把饭汤吃干净,最后才把菜叶吃掉。吃饭时,偶尔掉在桌上一颗饭粒,马上拾起来吃掉。有人对他如此节俭感到不解,总理说:“这比人民群众吃得好多了!”三年困难时期,总理和全国人民同甘共苦,带头不吃猪肉、鸡蛋,不吃稻米饭。一次,炊事员对他说:“你这么大年纪了,工作起来没黑天白日的,又吃不多,不要吃粗粮了!”总理说:“不,一定要吃,吃着它,就不会忘记过去,就不会忘记人民哪!
如此清苦,怎能不瘦?
对比周总理的勤俭节约,我怎能不脸红?
著名作家何其芳在《一夜的工作》写到:周总理在第一次“文代”大会上作了报告。《人民文学》杂志要发表这个报告,由我把记录稿作了整理,送给总理审阅。……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不知到了什么时候,值班室的同志把我叫醒。他对我说:“总理叫你去。”我立刻起来,揉揉朦胧的睡眼,走进总理的办公室。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不久)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长年累月如此操劳,怎能不瘦?
对照周总理的勤政务实,我真感到无地自容!
但正是万千像周总理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无悔的付出和牺牲,才使四五万“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立起来,正是无数像周总理一样的共产党人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使这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在我的印象里,焦裕禄是消瘦的,孔繁森是消瘦的,杨善州也是消瘦的。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他们把自己的生命能量全部献给了他们挚爱的人民,他们用自己全部的生命热力去驱散祖国母亲身上的寒意。
如此初心不改,“天下怎能不肥”?
有人说,周总理他夙夜在公、殚精竭虑,践行“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誓言;他始终以诚待人、以诚持国,彰显了顾全大局、统筹协调的政治品格;他“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对群众安危冷暖总是关怀备至;他倡导“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践行求真务实、细致入微的严谨作风;他身居党和国家领导岗位数十年,从不摆架子搞特殊,制定自我修养要则恪守终生。
有人说,从周总理身上,我们无数次感受到信仰之真纯、谋国之忠诚、为民之赤诚、干事之笃实、律己之严格、襟怀之坦荡。
有人说,中国儒家的入世、忧患,追求道德的自律与完善;道家对外在功名、利益的相对超脱与达观;墨家的勤苦,为群体的事业不惜一切的献身精神;纵横家的审时度势的机敏才智,以及法家的严谨与务实,似乎在他身上都可以找到影子。
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抱负,到“我貌虽瘦,必肥天下”的坚定执着,从“大江歌罢调头东”的孜孜以求,到中南海政务院彻夜明亮的灯光——周总理他是一本常读常新、给人启迪的大书。
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子计算机,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地球上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活力无限的共享经济,每年数百万人的脱贫——“天下渐肥”,敬爱的周总理,你是否已有些许欣慰?
行动是最好的怀念。全面从严治党正稳步推进。作为一名纪检人,我们当以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标杆、为明镜,高扬起理想信念旗帜,锻造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坚持求真务实、心系群众,不断扫除作风积弊、焕发实干精神、彰显为民情怀,及时发现并清除我们党肌体上的病菌,永葆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这场硬仗,用实实在在的业绩为祖国提供更多的“营养素”,让“天下更肥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