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后发高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索人才培养工作新思路,直面自身在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突出特色办学,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增强办学竞争力。
一、科学发展观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立足地方经济社会特点和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一)人才培养要突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主要是为地方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与地方经济社会联系紧密,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其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体现在促进和回归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准确定位,找准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绝大数采用省市两级共建体制,共建体制中具体管理权限、主体分配侧重点有所不同,其办学资源、招生等大多来自于本省(区)市,也有少数生源来自于外省(区)市。因此,地方政府必然期待所属高校为其培养各类所需人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必须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发挥服务职能,切实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种人才。
(二)人才培养要突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对人才主体性的充分肯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高度关注学生成长成才需求,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依据和重要内容。在以人为本的教育活动中实现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突出地方性特色,增强学生对世情、国情、特别省(区)情及所属地情的深入了解与掌握,不断强化服务地方的意识。
(三)人才培养要突出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必须谋划好“培养怎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 的发展战略。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客观要求,更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现快速发展的力量之源。为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衡量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即人才培养必须坚持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把人才培养置于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中进行思考和规划。就**而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立足于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按照“两区一带”新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找准位置,深入教育教学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服务能力。
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社会发展形势不相吻合。一是人才培养思想观念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受到过去高等“精英”教育理念的影响与支配,仍重视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而轻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二是学校角色难以得到根本性转变,继续延续原有的传统办学角色,或模仿老牌同类本科院校,或受制于国家教育政策等,出现千人一面、专业课程设置雷同、教学大纲相同、重理论轻技能等现象,办学特色不明显,创造力弱,脱离地方经济社会需要。
(二)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要求不相吻合。由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规模快速扩张但办学条件滞后,以及各校仍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环节教学,致使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人才培养出现“两头不到岸”怪现象:即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不及老牌本科院校,而实践能力和动手技能又不如高职院校。
(三)师资队伍达不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受到客观、历史、主观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人才流失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问题第2页
严重,高层次人才较难引进,师资队伍较为薄弱。(四)管理体制和机制运行制约人才培养的实现。很多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因缺少本科教学管理和办学经验,更多地通过模仿、甚至是照搬同类老牌本科院校的管理、教学经验和方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促进其人才培养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一)找准办学定位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前提。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作为后发的本科院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把办学规模、结构、质量以及效益有机地、科学地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协调发展之路;必须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的办学条件来确定人才培养类型和目标,发挥地缘优势,突出办学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扬长避短,积极寻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对接点与切入点,主动融入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最根本的问题就是突出实践教学,强化和改革实践教学,加深学生理论认识、提高认知水平和增强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后发的高校必须克服原有的学科专业设置,在借鉴同类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建设经验基础上要紧密联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加大专业改造力度,形成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专业,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就**而言,就是要立足于中央、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发展战略,紧扣“两区一带”发展规划,从所处区域位置和经济文化环境出发,紧密结合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等人才需求,统筹安排人才培养,明确人才培养方向,突出地域性特性,整合与配置校外教育资源,培养地方特色人才,形成办学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
(四)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创新型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一是教师队伍要切实转变教学理念,坚持科学发展,提高科研能力,勇于创新;二是加大培训,选派教师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实践实训基地挂职锻炼,增强社会实践技能;三是打造高素质的校内外“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
(五)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证。首先要加大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建立教学与成才的人才培养机制。其次是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学生管理制度和模式,营造学生成才的良好环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作者系第44期县处一班学员、河池学院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