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选拔干部浅议群众话语权
在上周日进行的公开选拔副县级领导干部面试上,出现了两个新变化。一是请来近百位群众评委参与面试评分,甚至每个考场群众评委的人数还略多于领导专家评委;二是首次通过电视和网络,直播了县(市、区)委副书记拟任人选职位面试的实况。这两个变化,传递的是同一个鲜明信号——选拔任用干部,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话语权。
这样的变化,令人刮目。干部选拔一向是非常敏感的话题。相对于有一套标准答案的笔试,由人打分的面试弹性较大,似乎更有“操作”的空间。于是,面试往往也成了最易引发公众疑问和诟病的环节,不少人提起干部选拔面试的第一反应就是“要找关系、有背景”。
直播面试实况、当场宣布分数,让选手的表现原汁原味地展示在老百姓面前,也让评委的一举一动多了无数双监督的眼睛。它的意义,恐怕不止在于揭开了干部选拔任用的“神秘面纱”,让更多老百姓知道了公开选拔是怎么一回事,更在于克服了传统形式的一些弊端,切实提高了公选面试的透明度,扩大了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也是最简捷有效的释疑解惑方式。打开网络直播平台,不少网友纷纷留言对该做法表示肯定,并称这是对民意的尊重与回应,有利于社会监督。还有一些网友,根据直播所见或对认可的考生表示支持,或对一些考生的表现评头品足,发表自己对此次公选工作的意见建议。
事实上,在面试现场,那些代表基层声音的群众评委已经对选谁、不选谁“直接说上了话”。跟过去群众在干部工作中的话语权,往往通过推荐、测评等间接方式实现不同,此次公选面试大幅提高群众评委的比例及其分值权重,使民意不仅不是干部选拔中的“看客”与“摆设”,还成了影响考生能不能上的评判“主体”。
可以想见,当老百姓在干部选拔中拥有更多话语权,不单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让老百姓对“阳光”产生的干部更加认可,其带来的后续效应也不容低估:干部对手中权力来自百姓有更清醒认识,决策做事不止“对上”还要“对下”……
话语权和公信力,是相辅相成、同生共进的关系。提高老百姓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的话语权,是公众的现实期盼,是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公信力和满意度的内在要求,也是减少权力腐败的有效手段。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温州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老百姓在选人用人中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多,而更多有真才实绩、群众满意的领导干部将在公开选拔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