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如何在加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国家审计如何在加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审计文化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履行职责、发展审计事业过程中培育形成的,被共同认可、遵循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群体意识的总和。创建和弘扬先进的审计文化,建设审计事业和审计人员共有的思想宝库,增强审计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既是推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审计工作者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
一、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情况和问题层出不穷,作为综合经济监督的审计机关,如何揭露经济领域中的各种违纪违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广大审计人员面前的艰巨任务。但是,现阶段传统审计的观念还根深蒂固,思维方式、知识结构还不适应审计工作的发展需要,审计监督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一)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四个方面精辟阐述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通过审计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十七大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审计作为政府经济监督部门之一,肩负着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各类财政性资金的监督,尤其对支农扶贫资金、生态建设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和教育、卫生、民政等领域的审计,确保国家扶贫、救助等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实现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民主法治建设。要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必须构建健康向上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审计文化。
(二)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审计机关成立以来,经过了“边组建,边工作”、“抓重点,打基础”、“积极发展,逐步提高”、“全面发展审计事业”和“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等各个阶段的不懈努力,审计监督在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也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的审计目标是以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合规性、合法性、真实性为主,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框架的确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政府与企业职能的分开、社会中介组织逐步规范,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已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要更多地关注宏观调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关注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实现真实、合法、效益三者并重。审计目标和重点的调整,审计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审计内容和形式的深化,为审计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为此,必须加强审计文化建设,倡导科学的审计理念,追求高尚的审计精神,创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审计方法和思维模式,实现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迈进。
(三)加强审计文化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是整个社会系统内部结构的变迁,是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就业形式、分配方式等方面发生深刻的变革时期,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道德观念逐步多样化,加之因深化改革过程中带来的一些暂时困难和问题引起人们产生的疑问、困惑需要进一步化解矛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经济对文化的影响愈加突出,以及现代化带来许多新的社会问题,给人们的思想、精神和心理带来种种压力等都要进一步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实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审计文化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
二、审计文化对审计事业创新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进步发展的集中反映。审计文化建设对审计工作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审计文化对审计监督的长期效应有着重大的作用,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机关在新形势下实现审计目标的重要保证。加强中国特色的审计文化的研究,是审计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切实重视审计文化建设,为审计文化发展贡献力量。具体讲审计文化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一)
国家审计如何在加强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第2页
凝聚作用。审计文化像一根纽带,把审计人员和审计机关要实现的目标和的目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每个审计人员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在经济和政治体制发生变化时,审计文化更能显示出凝聚作用。(二)约束作用。审计文化注重研究人的因素,提倡以人为本,充分尊重人、相信人、培育人,培养科学的审计观和工作作风,形成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三)协调作用。审计文化的形成使审计人员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事物和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互相信任,使审计机关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更加协调。
(四)形象作用。优秀审计文化向社会展示着审计机关和审计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依法审计、坚持原则、公正廉洁的品格,能够树立信誉,扩大影响,形成审计机关巨大的无形资产。
(五)团队作用。审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价值观念和集体观念,打造严整的审计队伍,树立优良的团队精神,审计文化像黏合剂一样,发挥这重要作用。
三、构建面向未来的以审计免疫文化为核心的国家审计文化
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培育国家审计文化就是要构建面向未来的以审计免疫文化为核心的国家审计文化。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注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在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上功夫,具体要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必须要有导向
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国家审计文化?笔者认为要在原有“批判性”审计文化的基础上着重培育“建设性”的审计文化。
审计“免疫系统”论的核心就是建设性的审计文化。建设性审计文化的内涵在于强调监督的效率性和价值性,以发展和经济效益为依托,对被审计事物的发展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使其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审计监督是有成本的,人力物力等等的投入要有效益,效益体现在哪里呢?就是要体现在:通过审计既促进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又提高资源利用者的管理水平。只要能够促进政府宏观经济调控措施的有效和最优,能够增强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能够提高国家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国家审计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及时扩大审计领域,深化审计职能。
在这种价值理念下,就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在实施政府审计时,由偏重于真实性、合法性,逐步转向以效益性为主,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兼顾;由偏重于经济效益逐步转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兼顾,通过审计客观公正地评价政府的经济行为及其制度安排的合理性,从而为政府经济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和支持。
(二)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必须要有载体
审计物质文化为审计文化实践活动、为发挥审计组织的社会功能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因而在审计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位置。
1、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必须要依靠“物”。我们要为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审计文化的培育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作为审计文化的物化形态,必备的办公场所、交通工具,相对充足的业务经费,适当的福利待遇等等,为其他审计文化实践活动提供物质保障。审计机关应以满足工作需要,加强各方面协调,加大审计信息化建设投入,挤出经费添置信息化建设必备硬件,同时还要突破人才紧缺难关,不断加大对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
2、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必须要依靠“人”, 即审计人力资源建设。我们强调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时刻把审计人员的冷暖放在心上,解决广大审计人员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努力办实事、办好事:如开展形式多样的、切实有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审计综合能力,给审计文化的培育以肥沃的知识土壤;营造优美的工作环境和和谐的氛围,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优质、高效地开展审计工作提供保证。
(三)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必须要有作用
要重视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国家审计文化的培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审计精神文化。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已成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在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中,使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还要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表彰先进,揭露和批评落后,发挥舆论的强大监督作用。多年来,朱熔基总理、温家宝总理等各级领导提出的审计精神是我们国家审计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审计精神是推动审计事业不断发展的强大动力。
一要靠宣传,加强正面舆论导向。我们要宣传这些审计文化精神,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审计人员,培育他们的高尚境界。通过经常的、正反面的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强化审计精神文化。将审计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宣传培训和各项审计工作之中,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辅之以制度的刚性约束,使广大审计人员接受审计精神的灌输和熏陶,让审计文化精神在其头脑中扎根。
二要靠教育,武装审计人员头脑。审计机关要引导审计人员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把外在的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原则,把外在的要求期望转化为内在的自由自觉,将先进文化要素转化为审计人自身发展的营养,使具有审计特色的文化铭刻在审计人的心灵上,内化成个人的品质和行为准则,以达到内练素质,外树形象的目的。
国家审计文化建设是一项历史性的系统工程,我们只要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全国审计人的努力,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兼容并蓄,并汲取中外优秀的审计文化建设成果,就一定能不断推进审计文化的建设,促进审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加大审计队伍建设力度,为有效建设国家审计文化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人是审计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客体。审计文化是通过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塑造出来的,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既是审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审计人员 要“坚持原则、敢于碰硬;严谨细致、客观公正;廉洁自律、甘于奉献;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深刻反映了新时代新形势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了审计工作的本质特征,是审计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精神。在审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切实提高审计队伍素质,全面实施人才强“审”战略,为国家审计文化的建设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
(一)完善审计人才管理模式和机制。1、改进审计人才管理模式。对审计人员实行公务员和专业技术并行管理的模式。2、建立科学的审计人才考评机制。审计机关应结合实际,完善对审计人员个人业务考核的综合实施办法,要努力做到:一是考核标准科学化,要建立以能力、业绩而不是学历、资历为依据的评价标准;二是考核方法现代化,要制定量化考核指标,完善定期和日常考核制度;三是考核范围合理化,既考核德、能,也是考核勤、绩;四是考核程序制度化。3、完善审计人才激励机制。一是对审计人员实行经济利益激励。二是对审计人员实施权利与地位的激励。在人才选拔上树立“人才就是竞争力,人才就是审计事业发展后劲”的观念;在干部使用上,树立“用人看素质、看本事、看实绩”的观念,注重以“绩效”论英雄。
(二)强化审计人才教育工作。1、加强职前审计人才培养工作。就整体审计教育工作而言:一要加快思想观念转变的步伐。我们的高等审计人才教育目标应逐渐倾向于对学生认知能力、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全面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整体素质,去迎接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局面。二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并实施严谨有效的教育手段。三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逐步强化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在应有的高度。2、强化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工作。国家审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审计人员要具有政策法规执行能力、外语运用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必备能力。而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则是保证审计人员具备上述能力的关键措施。为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审计机关应统筹安排全年培训项目计划;二是审计人员应当遵守审计机关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制度,积极参加审计机关举办或者认可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活动;三是审计机关要增加经费投入,建立卓有成效的后续培训机制;四是培训方式应不拘一格,可以采用经验交流、理论探讨等多种形式。
(三)提升审计人才品质。一要帮助审计人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精心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和领会 “八荣八耻”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精神实质。每一位审计人员都应知荣明耻、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坚忍不拔、勇往直前。二要加强审计人才的职业道德修养。在工作中,审计人员应当坚持独立性、客观性的职业原则,应当保持严谨、稳健和负责的职业态度,应当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应当保守秘密,还应该遵守廉政纪律。三要打造审计人才的团队精神。通过努力,力求全面塑造审计人员的新形象:塑好执法形象,认真履行职责;塑好廉洁形象,增强免疫能力;塑好服务形象,提高服务水平;塑好团结形象,发扬团队精神;塑好学习形象,不断提高素质。
五、加快实施审计信息化工程,为有效建设国家审计文化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撑。
加快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化进程,积极实施审计信息化工程,既是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审计文化建设的一条有效途径。面对新的形势,审计信息化建设应体现以下基本要求:
1、审计信息化建设应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的指导思想,紧紧围绕“为政府领导决策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两个中心点,建设好审计信息化系统。2、审计信息化工作要坚持“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立足长远,注重实效”的原则。3、审计信息化应兼顾当前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需要。在建设中既要充分利用现在已经建成的网络、设备,避免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又要切实考虑到适合将来发展需要。4、就网络建设而言,要加强审计广域网的建设、审计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政府网站的建设。要利用多种手段联网,做到处处能连接到审计网络,使审计信息资源随手可得。在建设上先依托政府网,充分利用政府网资源,再根据审计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补充建设其他联网手段。5、确保信息安全和保密,这是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信息化建设初始阶段,就应落实好信息的安全保密工作。要加强信息安全和保密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保密观念。同时,要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严格操作程序,对计算机等信息载体要加强管理。还要界定内网(局域网)、相对外网(政府网)和绝对外网(Internet网)三个概念。从技术上做到内网与相对外网有防火墙隔离,内网与绝对外网从物理上隔离。这样,既充分地发挥了网络的优越性,又有效地保证了信息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