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
纳谏与沟通是实现民主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健康发展之路。旦凡民主管理成熟、具有良好团队精神的企业,纳谏机制必定健全,沟通渠道必定畅通。国有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中和溶入市场化经济的过程中,一直不懈地探索并实践着民主管理,但是由于对纳谏和沟通在认识上的偏差,致使一些民主管理实践仅仅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因而其作用和效果不太理想。如何建立纳谏机制,开辟沟通渠道,应是民主管理发挥实质性作用研究的基础课题。一、民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有企业中的民主管理很大程度上依靠工会来组织实施。部分企业领导的民主管理意识不到位。忽视了民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一) 一些企业领导对民主管理意识不到位,并不是不想加强民主管理,而是方法不当,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运动式的民主管理方法,使民主管理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当然就效果不佳了。
㈡ 认为民主管理是工会的事情,强化工会的工作就是强化了民主管理
由于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很多企业将民主管理工作全部放在了工会,由工会来组织企业的民主管理,而忽视了民主管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过程作用。
㈢
近年来,各种管理理论层出不穷,变化不断,特别是报纸舆论新闻,给国有企业在管理上的行为选择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因而,在实际工作中不知不觉或多或少地忽视了民主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㈣
没有将“以人为本”和“民主管理”联系起来思维,将以人为本的管理归结为少数能人的管理。实际上在企业中大部分工作是靠“普通人”来完成的,没有“普通人”的企业是无法管理的企业。
㈤ 认为只要经济指标上去了,企业就能生存发展,民主管理只是一种形式,没有在更深层次上探究和实践。
㈥
缺乏应有的沟通,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将沟通列入管理之中,认为沟通是个人的能力,处于非组织的游离状态,组织之间的沟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主动性,因而导致信息上的不对称,有许多对企业有利的意见和信息不能直达决策者。
上述问题的客观存在是制约民主管理发展的桎梏,如果不加以解决,就可能失去全体员工的发至内心的支持,同时也浪费了民智资源。可喜的是目前已有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开始用新的管理视觉来审视民主管理。然而,因思维方法不当或措施不到位而收效甚微。
二、营造进谏环境,构建纳谏机制
任何企业都是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变化太快,企业领导的决策越来越取决与对未知要素和事物发展趋势的把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地来源于员工和组织部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创新、提高效率和效果、降低风险的手段和方法;因此,以人为本的民主管理变得日益重要,而要有效的进行民主管理并使其发挥真正的效用,虚心纳谏就成为领导决策避免失误的有效屏障,沟通则成为进谏纳谏必要的交流手段。
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进谏环境是职工代表大会,机会是在职工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以提议案的方式进行进谏,日常的进谏就依靠民主管理活动月和合理化建议活动来进行,由于这些活动受长期轻视员工建议的惯性影响,实际上已成为一种形式。这种副作用在于领导与员工之间缺乏互相信任感。一是提建议已成为应付式完成指标的行为,谏源的质量肯定不高。二是由于谏源质量不高而给领导造成了一种虚假的现象,提不出好的建议来。由此而进入了一种无可作为的副效应循环。企业民主管理形式上的强化和实践上的弱化是我们在民主管理实践中的致命结症。要想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将民主管理引上健康的轨道,必须对民主管理重新认识,从如下方面入手进行民主管理的改造。
㈠ 营造进谏环境
进谏与纳谏是同一事项的两个方面,进谏属于企业员工的行为,纳谏属于领导的行为,要想纳谏必须有谏源,只有良好的进谏环境才能有连续不断的丰富谏源。因此营造进谏环境广泛采集民智至关重要。
1、诚心纳谏。纳谏者首先改变观念,抛弃惟我独尊的陋习,敢于面对问题、面对现实,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无论是正面的、婉转的、还是反面的、尖锐的、刻薄的都能座的住,听的进,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得到真实信息。其次是改变思维方式和判别标准,对善意的不顺耳的言论不能视为牢骚,对反面的激烈的意见不能视为敌对,不能对进谏者有个人成见,出以公心,跳出个人虚荣狭隘的小圈子。
2、引导进谏。对企业显性的问题和有针对性要解决的问题及时地公示,引导员工在同一问题上发表不同的见解,发散思维,多元化考虑,使纳谏者有丰富的谏源优化选择,做出科学的决策。
3、
对国有企业民主管理的思考第2页
鼓励进谏。设立关心企业奖,凡进谏者按照进谏次数和是否被纳谏均予以奖励,进一步鼓励职工发现企业潜在的问题以及被掩盖的问题,挖掘未知问题的谏源,使我们对由于变化而产生的各种未知经营事项拥有多角度审视的思维,把握未知经营事项的未来发展趋势,贴近未知经营事项的未来发展规律,作出正确的判断和果断科学的决策。4、等视进谏者。即对进谏者一视同仁,不因职务高低、学历高低、职称高低、工龄高低而态度不同,克服现实存在的位薄言轻的现象。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及到“‘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的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充分地体现了共产党一视同仁的民主纳谏意识,我们应当发扬这一优良传统。
5、保护进谏者。事实证明,敢于进谏者实际上是企业的忠诚力量,只有忠诚企业的员工才会冒着付出成本的危险作出进谏的举动。离你而去不忠诚企业的员工,是不会进谏的。要解除进谏者的顾虑,使进谏者进谏后不会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不会遭到报复。
㈡ 建立纳谏机制的制衡思路
纳谏是企业决策层实施民主管理的主动行为,也反映了领导层的管理气度和决策风格。聪明的企业决策层总是把纳谏作为集中民智和自己解决自身问题的手段。在封建社会,纳谏是君王的个人行为。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纳谏是领导集体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纳谏机制。也就是纳谏机构和纳谏制度。
任何一个事物都是一个平衡体,一个企业也是如此,目前,我们每个国有企业都有自己的宣传机构,但是纳谏机构却始终未浮出管理水面,宣传机构大部分职能是正面宣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是其主要任务。而纳谏机构却恰恰相反,其主要职能是企业内部的民主化管理诊断,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分析问题,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其主要任务。国有企业有许多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有许多错误的决策得不到认识,其纳谏机制的缺位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宣传机构不可缺少,纳谏机构也必须健全,只有这样才即能看到成绩,又能发现问题,形成相互制衡,相得益彰的效果,真正按照企业发展的管理规律来运行。
三、建立沟通体系,形成沟通习惯
沟通是实现沟通双方信息对称化的简捷有效手段。在企业里,每个人的个体力量实际上都是矢量,具有方向性,物理逻辑告诉我们,当每个个体力量沿着同一方向作用的时候,合力才能最大;当不一致的时候合力减弱;当相反的时候,合理为零。人多不一定力量大。如何做到人多力量大呢?沟通是最好的手段,因为通过正确的沟通能够将个体力量的方向捋到同一方向上来。
进谏和纳谏作为“谏”的两个方面其运做效果的好坏与否,与沟通有着直接的关系,沟通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和整体工作意识结构的内容。大家知道,碳原子,由于其组织结构不同产生的两种物质,石墨太软,金刚石无比坚硬。因此,在沟通处在原始状态的时候,应当先体系,后规范;先制度,后习惯,进而,形成文化。
㈠ 建立沟通体系
在企业,沟通无处不需,无事不需,无时不需。处处需沟通,事事需沟通,时时需沟通,可以说沟通无限。
1、决策性沟通
⑴ 行政与党务之间的沟通
⑵ 行政与工会之间的沟通
⑶ 党务与工会之间的沟通
2、组织性的沟通:
⑴ 基础组织单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⑵ 基础组织单元之间的沟通
⑶ 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沟通
⑷ 决策层之间的沟通
⑸ 决策层与部门之间的沟通
3 、业务性的沟通
⑴ 管理之间的沟通
⑵ 技术之间的沟通
⑶ 管理与技术之间的沟通
4、岗位性沟通
5、项目性沟通
6、工作性沟通
因篇幅所限,不在一一列举,总之,越细越好,凡有管理之处沟通必及。海尔集团的“OEC管理法”以及“市场链”就是沟通在民主管理上极好的应用典范。
㈡ 形成沟通习惯,溶入企业文化
沟通说起来容易作起来难,如果真正形成沟通习惯,我认为,这是一场民主管理在企业中的一次务实革命。这包括思维观念、工作方式、行为风格、生活方式等一系列的变化,而且,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参与进来,企业的活力可想而知。但是,如何操作,才会取得预想效果。我认为应当贯彻由上至下的沟通原则,作好四个主动。
1、领导主动与被领导沟通
2、上级主动与下级沟通
3、上道工序主动与下道工序沟通
4、上游业务主动与下游业务沟通
只要作到这四个主动,在每项工作中坚持贯穿沟通原则,持之以恒,日复一日,不断积淀,就能形成习惯,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纳谏环境能够营造宽松的管理民主化氛围,畅通的沟通渠道能够消除信息不对称的管理障碍,人们就会不在为自己对管理问题看法的表达而心有余悸,也不在为自己职业工作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是否相一致而无所适从,在这样的情况下,消除了非工作因素对员工工作创新欲望的骚扰,为员工的自我实现提供了无限的用武之地。
同时纳谏与沟通相结合在企业民主管理中的应用,还将产生出良好的管理品质产品,这就是尊重、理解、平等。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实践、尊重人格、尊重科学、尊重民意以及人们之间的互相尊重会增强全体员工的自信心,而这种自信心一旦被集成,就会成为企业强大的发展竞争力。
理解是稀释各种矛盾的人性产品,从个体到整体均形成理解是员工个人修养、领导素质修养和企业管理修养的结晶,每个人需要理解,每个团队也需要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团结;只有理解,才有竞争力。
平等是民主管理所追求的目标,实际上绝对的平等是没有的,我们所追求的平等应当是相对的每个人的平等,这种相对平等具体的表现就是对人格的尊重。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有限的空间和时间,每个人都有善和恶的一面,培根曾经说过:“人性中的确有向善的倾向:友谊、同情、善良、正义;但也有为恶的倾向:嫉妒、憎恨、自私……这样,人性的善恶便取决于发展哪一种倾向。”当我们将空间和时间环境锁定在积极的民主管理气氛下,人们都在积极地工作、思考、有效作为,善的一面得到了充分的表达的发挥,那么恶的一面就必定受到制约和冷落,如此经常下去,员工的思想就会不断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而形成的对企业“忘我投入、真诚付出”的管理精神正是我们所期望得到的民主管理效果。
通过纳谏建立起领导与职工的相互信任,通过沟通促进了相互交流,实现了心与心的相同,在工作中就会起到心照不宣的作用,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项工作各自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并溶入企业整体经营工作中向着同一目标按照企业管理的规律来顺畅运行,进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