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教育论文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部署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我们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的一项重大活动。坚持群众路线是党在新时期应对严峻挑战、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必然选择。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和形成发展
(一)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
党的群众路线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到党的全部活动中,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胜利的一大法宝。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正确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党的各项事业的立足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的事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只有把党的事业放在一切依靠群众的基点上,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为党的各项事业的胜利完成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同志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指出:“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要“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然后集中新的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
(二)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
群众路线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1928至1929年间。1928年7月,党的六大制定的《政治议决案》明确指出,“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此后,周恩来于1929年9月28日主持所写的《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即《九月来信》)中,专门用了“红军与群众”一节的篇幅,论述了包括军队在内的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奠定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说明了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即党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深入群众,发动群众,为群众谋利益。
1943年6月,党中央通过了毛泽东撰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明确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就是说,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1945年5月,刘少奇在党的七大上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又专门讲解了党的群众路线问题。他指出“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它是和“一切剥削阶级对待人民群众的观点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根本不相同的”党的阶级路线、思想路线。刘少奇还进一步提炼出四个群众观点:一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二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三是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四是向人民群众学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由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党的群众路线也由革命时期进入执政时期。最早注意到这一根本变化的是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八大党章第一次写入了“群众路线”的概念,要求“必须不断地发扬党的工作中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对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作了进一步阐发。他说,党的群众路线包含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从党的性质、宗旨上讲的,强调“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赏脸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另一方面是从做群众工作方法上讲的,重申和强调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基本方法。
1960年3月30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
群众路线教育论文第2页
草的《反对官僚主义,克服“五多五少”》的党内指示中指出,“官僚主义这种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坏作风,一年不用扫帚扫一次,就会春风吹又生了……这里有一个山东省历城县的材料……他们说,突出的表现是‘五多五少’。就是说,会议多,联系群众少;文件、表报多,经验总结少;人们蹲在机关多,认真调查研究少;事务多,学习少;一般号召多,细致地组织工作少。”毛泽东在对群众路线的实践形式进行不断总结提炼的基础上,理论上的思考也更为深刻。1962年1月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毛泽东指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是一个群众路线的方法。先民主,后集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领导同群众相结合。”民主集中制“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党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的具体体现,由此认为,民主集中制的方法就是群众路线的方法。
作为新时期改革开放标志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公报》里明确地对如何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提出了三个重要论断:一是要给予群众路线充分的恢复和发扬;二是强调新时期发展群众路线的重点就在于发展民主;三是发展群众路线是实现新时期总任务的根本保证。《公报》指出:“继续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群众路线,既勇于创造新的经验,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充分调查研究,实行精心指导……就一定能够加快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任何困难都不能阻止党和人民的胜利前进。”
三中全会之后,1981年6月,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对群众路线给予高度的评价,指出:“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决议》在总结几十年历史实践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决议》还强调了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和意义,“党是阶级的先进部队,党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存在和奋斗的,但是党永远只是人民的一小部分;离开人民,党的一切斗争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都要变得毫无意义。我们党要坚持革命,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
1990年3月,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这个《决定》强调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都要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积极疏通和拓宽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渠道。”提出了在党内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要树立六个群众观点,即“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党要依靠群众又要教育和引导群众前进的观点。”
20xx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会强调,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用户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党要经受住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就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三)群众路线的时代意义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的课题,处在时代中的人都有自己的呼声。群众路线是党的路线活的灵魂。在现在的历史条件下,再次强调群众路线,具有独特的时代内涵,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从新的历史阶段来看,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这是当前一项最大的政治任务。
从国内形势来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各方面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复杂局面。特别是群众内部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和维护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的群众工作也出现了大量急需解决的新矛盾、新问题。现在,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主要集中在民生、腐败、两极分化等方面。这些问题致使社会治理、经济转型、政治改革难度史无前例。其中以民生涉及范围和领域最广泛最庞大。这些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脱离群众、不重视不贯彻群众路线、不做认真的群众工作有关。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解决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从党的自身建设来看,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们党不仅面临着来自外部的巨大挑战和风险,面临着长期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而且自身内部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党员队伍组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党员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强调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这是贪污腐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滋长的关键原因。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不闻民间疾苦、不问群众冷暖,不知民情民意、不晓民忧民怨,不尊重群众意愿、不维护群众权益,对群众没感情、对群众的事没感觉、对群众的支持没感恩,这些问题和现象值得我们深思。因此,通过教育实践的办法,尤其是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党员干部改正错误和不良倾向,确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重新走到为人民服务的正确轨道上来,切实从思想、组织、作风、党性修养方面保持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公共文化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穿文化工作的全过程。
(一)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首先,这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基本遵循。公共文化服务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过程中,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而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同样秉承“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本质属性,公共文化权利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公共文化活动应该以人民群众、以实现公众的文化权利为第一目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这是公共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保证全体民众享受到基本的精神文化产品(服务),保障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当前,我们正在着力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努力建设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其最基本的文化需求。
第三,这是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的迫切要求。近年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偏、弱、散、虚、私”的问题仍然存在,距离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新形势下要增长做好工作的本领和能力,归根到底还是要靠牢固树立群众意识、群众观念,坚决、坚持走群众路线。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反省自身,查找差距,修正错误,真正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更振奋的精神和扎实的作风为人民服务。
(二)如何在公共文化建设中践行群众路线
实现公共文化服务长效开展,关键在于夯实群众基础,走群众路线。要自觉把落实和遵循群众路线作为工作的价值取向,树立为全民服务的意识,将实现公共文化均等化作为主要目标,坚持“三贴近”和“三个下移”,把工作重点、资源和服务向农村和中西部倾斜,向老少边穷地区群众倾斜,努力维护文化的公平正义。通过制度设计,加强政府主导力度,从更高层面上统筹公共文化资源、服务和供给。切实转变职能,把政府精力主要放在制定政策、争取经费、提供基本服务、搭建服务平台等方面上来,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
首先,群众是享有者——要关注群众的需求。一是要关注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新的科技创新、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会群体的出现等都导致了文化需求的多样化。但是,当前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方式、手段还比较传统,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缺乏一定针对性,文化活动组织形式比较单一,群众参与度不高,难以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尤其是年轻群体日益高涨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因此,必须针对群众的多方面需求,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创新提供服务的方式方法。特别是要关注现代化的新需求,善于运用新的科技媒介,推动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同时,要关注老年人、未成年人、农民工群体等各个社会阶层和群体的文化需求,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二是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共服务,公共文化服务应当保证人人便于享有,应当是近距离的、经常性的、容易获取的服务。因此,要积极发展零距离公共文化圈,推进公共文化信息的公开化、电子化,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通借通还”等便利服务。要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手段,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其次,群众是建设者——群众的参与度是公共文化建设长远发展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凝聚广大人民的热情、智慧和力量,提高群众参与度。一是确保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在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大型文化设施兴建、重大艺术节庆创办等重大公共文化政策、项目的制定上,广泛开展民意咨询,充分征求群众意见,让公众参与决策。二是发挥文化志愿者作用。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支撑力量。要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支持、协调志愿者开展工作,深入细致地帮助志愿者解决困难,更多地为志愿者搭建平台,提供发挥作用的机会,耐心听取志愿者的意见建议,大力鼓励志愿者队伍,表彰优秀志愿者。三是要加强社会各界的参与。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和完善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企业等社会各方面力量,研究制定、落实有关财税政策,拓展参与公共文化建设的渠道,加大对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投入,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的共同治理结构,实现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三,群众是评价者——要将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标准。要把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服务群众作为价值追求,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评估机制,推行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的绩效管理,强化公众对政府文化行政的监督责任,研究制定群众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指标,建立和完善“第三方评估”制度,加大群众满意度测评方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