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论文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郭永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弘扬中华优秀的文化和民族精神,熏陶学生的心灵,唤醒他们的智慧,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在新课标下,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利用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中短小精悍、易读易记、内容丰富、含蓄蕴藉的优秀诗篇,将会发挥经典诗文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的方式对经验和知识的反映形式。记忆对人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既可以积累直接经验,又可以汲取间接经验,使学生不断提高适应环境、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能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高低,相当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文知识的积累;没有记忆,知识积累、思维创新、实践活动、个性的心理的形成都无从谈起。学生在诵读记忆诗歌时,总要经历一个过程:首先要诵读这首诗歌,以便获得一定的印象;其次要反复诵读在识记的过程中保持它们,即把这首诗歌的句段保留在头脑中,使它们不致于消失得无影无踪,识记和保持是记忆的两个重要环节。但是,终究识记和保持不了多少,只有通过反复诵读回忆再现才能检查出来。正如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夫所说的:“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本条件。”学生阶段正是获取知识、发展记忆力的关键时期,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对学生记忆能力的判定与培养,是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
二、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简单的理解就是语言与文学的简称。语感就是学生对文章语言的第一感知,是对语言文字表达的一种准确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首先应该抓学生语言;抓语言,首先要抓语感;抓语感,就要狠抓诵读;抓诵读,要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开始。诵读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中华经典诗文的反复吟诵,能够通过有声语言感悟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有身临其境的体悟。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就能够领悟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第二次诵读就能够感知到慈母的动作、神态和心中的期盼。人谁无情?第三次诵读就能心领神会儿子人小志气大,又有感恩的心——小草似的儿女要回报春日般的母爱。孩子又是多么的热爱自己的母亲!浓郁醇美的诗味,清新流畅,情真意切,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但不论是哪个方面都是孩子们在听过、诵读过之后在脑海中留下的美好的印象。这既是经验的,又是自觉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言为心声,就能真正从感情上、直觉上、整体上体味语文意蕴。总之,正如宋代诗人陆九渊吟诵:“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 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时候,对于所诵读探究所得知识,不仅是理智的理解,而且是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化为了自己的东西,这便是一种可贵的境界。
三、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不仅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还丰富了语言,积累了作文素材
诗歌是一种节奏感强,又有韵律的文学样式。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率先垂范,声先夺人,使您的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反复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也可以从中获取音乐的美、画面的美和情趣的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中华经典诗文,如精美的散文、豪放雄浑的诗歌、柔肠万屡的词曲等等认真地去读,或字正腔圆,或抑扬顿挫,或浅吟,或放声高歌;尽量释放感悟的情感,让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给人以美的享受。多读、多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孙洙在《唐诗三百首序》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当孩子反复诵读一定量中华经典诗文后,对中华经典诗文也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喜欢了。中华经典诗文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意蕴,把其中蕴含的情感揭示出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之中从而激活学生的情思和联想,触摸诗人的心灵,写出自己的感受,使自己的习作异彩纷呈。让中华经典诗文直接与学生生活结合起,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中华经典诗文的踪影,这样习作才更显得生动、自然。
总之,在浩瀚的语文知识教学中,让孩子们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给诗配画、演课本剧等活动使孩子们学得愉快,写得轻松,学习古诗文的兴趣自然得到提升。让孩子们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是锤炼孩子们的记忆力、开发其智力的最佳方式之一,对民族精神的传承,都有着任何其他手段所无法代替的作用。通过反复的强化诵读,可以养成良好的语感和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也为写作积累用之不竭的语言素材。中华经典诗文的积累就转化成伴随一个人终身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