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理论文章
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用真心真情走出来的党群党委党校党支部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把群众路线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来”一“去”,包含共产党人的真心真情“走”的过程,它既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也对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有着现实的启示。
党的群众路线是如何走出的。
如果我们回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史无前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胜利,因为从1921到1949,中国共产党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可谓困难重重:一是革命的敌人非常强大,二是敌人对共产党人的疯狂屠杀政策,三是革命的环境十分险恶。
敌人非常强大,环境异常严峻、险恶,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战胜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呢?为什么能从诞生时仅几十个党员而发展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呢?考察历史,其根源在于党成功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从而实现了党与人民群众的结合。结合了人民群众,赢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政治优势,使中国共产党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
或许回放一些历史的镜头,能让我们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有更直接的感知。
镜头一:从“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转变,党对群众路线有了进一步提高,“打土豪,分田地”,党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工农红军实现官兵平等,赢得了军心民心。江西红军时期的楹联反映了当时苏区的党群关系。
1928年1月,毛泽东带领工农红军进占遂川,制定了保护中、小商人的政策,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
感朱毛恩德,工农昌盛;
谢红军保护,生意兴隆。
这幅对联实际上巧妙地镶嵌了“感谢朱毛红军恩德,工农生意昌盛兴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朱毛红军政策的拥护。
1931年腊月,苏区人民家家户户门上都贴了这样的春联:
翻身不忘共产党
永远跟着红军走
这幅楹联的横批是“饮水思源”,充分表达了苏区人民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无限热爱。
1934年毛泽东对群众的力量进行了这样的概述:“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苏区干部与群众一起开荒种地、熬制硝盐、打井抗旱。这些无不说明,优良作风往往是把大多数人的利益放得最高,为群众实实在在谋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领导的共产党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总结出“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民众,方能在战争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随着中国共产党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逐步形成了完备的科学形态和理论内容。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科学地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1945年党的七大把群众路线的基本精神明确地载入党的总纲,强调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为党的优良传统,在解放战争发挥了巨大的威力。
镜头二:
在东北、山东的解放战场,解放军在行进的过程中,路过老百姓家的果园,面对落下的果子,一个个拾起,整齐地堆放在树下,自己渴了、饿了,也秋毫不犯。部队所到之处,严格实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如到群众家住宿,一律做到“水缸不挑满水不走,地不扫干净不走,借群众的东西不还不走”,与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解放军还主动关心群众生活,时常帮老百姓做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甚至把自备的干粮送给群众。
淮海战场,60万的解放军战胜80万的国民党军队,除了解放军的英勇善战,更有150万群众的无私支持。正如陈毅将军所总结的那样,淮海战役的胜利是150万江淮儿女用独轮车推出的。
解放军攻占上海苏州河后已是深夜,战士们在街道两旁就地休息,第二天早晨,居民们看到人民解放军如此军纪,个个称赞,坚决拥护。
解放战争的胜利比党中央预期的要快,群众的拥护与支持是胜利的催化剂。历史有历史的总结,比较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得失,其重要的原因正如毛泽东在七大报告中指出的“共产党本身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党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使共产党赢得群众,赢得民心,赢得了胜利;而国民党因为失掉了民心,失去了政权。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党的地位和任务都发生了变化,不变是党的性质,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群众路线理论文章第2页
不变的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镜头三:
1961年4月底,周恩来先到河北邯郸,听取河北省委负责人的汇报。5月3日至8日,再到武安县伯延公社调查,住在部队营房里,早晚回营房吃饭,中午在伯延村就餐。
从土改运动到生产资料所有制改造,从探索社会主义道路到初步建立中国的工业体系,“共产党基本的一条,就是直接依靠广大革命群众。”正是依靠群众,党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得以取得巨大的成就。毛泽东对此有着深刻的见地:“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国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全新时期,党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有了新发展。“一切为了群众”是我们党事业的出发点,“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党事业的力量源泉,“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们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阐述,是党的群众路线与时俱进的发展,“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最好诠释。党的发展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
新形势下如何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
如今,世情、国情、党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无论怎么变,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不能变,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原则不能变。这既是党的历史经验,也是党的事业要求的必然,我们必须坚持与群众站在一起,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继续坚定地用真心真情走党的群众路线。
一、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对待群众要有真心。
革命实践反复证明了毛泽东的伟大论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革命时期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是这样。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就是把党的事业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把党的理想目标与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相结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才能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才能克服一切困难,才能顺利前进;反之,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如果违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就会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我们的事业就会遭受失败。
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领导的核心,但是这个核心不是自然就有的,而是在革命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靠共产党人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命运共同体,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一致而形成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是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而斗争。
而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人民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我们为了实现伟大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为了谁?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均衡,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民族复兴的目标为了谁?为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目标依靠谁?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强国梦”的最基本的条件,是应倍加重视和始终坚持的,因为人民群众是我们永远的力量源泉。
二、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对待群众要有真情。党员干部无论位多高、官多大,都要记住自己是“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自己也是百姓。”这个古训,要敬畏“老百姓的心里都有一杆秤”。
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党员,如果与群众的距离远了,就与党拉开了距离;心中没有群众,就不配再做共产党员。总书记的淳淳教诲说明一个道理,每个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的感情必须是真诚的、实在的。国民党在中国退出历史的舞台、苏联的解体给了我们反面的教训。国民党也曾制定过“实行耕者有其田”、“保障农民权益”、“扶助民营企业”等政策,因为都是虚托空言,欺世盗名,坚持独裁专制的本质,最终为人民群众所抛弃。苏联的解体绝不是历史的偶然,一个曾是世界上第一大共产党,为什么在历史的瞬间轰然倒塌,究其主要原因就是苏共的党员干部个人享乐、贪污腐化,脱离人民群众。历史证明,空言代表人民,空言人民利益,是不会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认可的。代表人民群众的真实利益,不在于口头上,而在于言行一致,特别在于行动。
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真情就是党员干部要确实做到想人民群众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以人民群众的愿望、利益和要求为行动的最高原则和出发点。在群众工作中将心比心,换取真心,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真正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做到“民苦我忧、民贫我愧”,“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言论与行动相统一,做事与做人相统一,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群众的爱戴。从内心深处认识“贴心人”之真正内涵,有“心”而为,用“心”而为,真正取得群众的认同和信任。有了这个牢固的基础,遇到问题和矛盾时才容易和群众说上话、有沟通、好商量、能协调,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三、坚持走党的群众路线,服务群众有能力。服务群众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要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基层党员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
生活最深刻,群众最智慧。
组织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工作要务。组织群众要把群众当老师。要戒掉官气,放下架子,带着感情,平等交流;掏心窝、讲感情、面对面、膝碰膝、心贴心,交朋友、做知己。要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干什么,知晓群众最害怕、最担忧、最痛心和急需解决的事情,真正读懂、读准群众,才能保证我们的决策和工作上不出偏差。
宣传教育群众是党员干部的政治责任。要时刻把群众的利益诉求放在最重要位置,要引导好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并为之奋斗。要坚持把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不能说空话、说大话,要多谈“钱袋子”、“菜篮子”等群众愿意听的热点焦点问题,努力把话说到群众的心坎上;要用群众耳熟能详的句子,拉近与群众的心灵距离,做到在空间上“零距离”,在时间上“及时雨”。
服务群众是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毛泽东说过,“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我们的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并不是向人民要东西,而是给人民以东西。” 在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许多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往往汇集在基层,这就要求基层干部不断提高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能力。要深入了解和善于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尤其要注意解决好在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维护群众利益的问题,要切实关心群众的生活生产问题,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都要当作大事来对待,凡是群众提出的意见都要真心实意地去听取。涉及群众切身需求的问题和困难,一件一件,一项一项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