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教育论文
有效教研的一种方式——校本研修纪实
课程改革给学校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对教师专业水平的挑战。但当课程改革进入到纵深发展阶段的时候,困扰学校管理者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反思以往的教研活动,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形式单一,对话交流少,思维碰撞少;二是目标不明确,反思不深刻。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本校一百多名教师作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了访谈,从调查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教师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教师需要的是有行为跟进的全过程反思。
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的是教师教学上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这种研究教师感到亲切、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实效性强,交互性强,针对性强,是最有条件最真实有效的体验和反思的重要方式,也是较为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由此本学期我们开展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
一、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
(1)利用每周的校本教研活动日,对全体教师作课例研究的讲座培训:了解有关国内外课例研究的新成果;选取典型的课例进行学习,了解课例研究的概念、过程、方法等。
(2)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教师自身发展中的困惑和问题,了解教师教学中的问题,了解教师认可的、受欢迎的校本教研模式。
第二阶段:研究实施
本学期我们在数学学科主要开展“同课多伦”磨课式的研究,其流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自主探究阶段:原生态课堂。首先老师自己备课,自己设计,在组内上尝试课。以课堂中存在的真实问题来引导开展组内教研活动,进行“一评”,关注原有教学问题,寻找个人与集体智慧的差异。
(2)备课组合作研究阶段(改进型课例)。在“一评”的基础上,作课教师在反思、吸收地基础上对“原生态的课例”进行改进,(二度设计)进行第二次教学,上“改进型课例”, 再进行“二评”,关注教学问题如何改进,寻求教学理念与实际教学效果的差距。
(3)骨干教师引领研究阶段(提高型课例)。在“二评”的基础上,作课教师广泛听取专业引领小组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地调整教学设计,(三度设计)上“提高型课例”,作课教师经过多次研讨,将做过的课例,讨论和改进的全过程写出来,并进行进一步的交流和讨论。形成新课例。
这样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促进了教学相长,让教师们在合作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分享每一位教师个体的教学知识和经验,实现知识共享与交流,特别是对上课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一位老师在执教《有余数的除法》,三次试教之后,认识到:我想这节课的收获是工作一年也不会有的:在教材的钻研上,我开始学会揣摩编者的意图,试着问自己为什么教材要这样安排例题和习题,怎样发挥一道习题的最大作用;在对学情的了解上,我开始学着换位思考,课前去询问孩子怎么想问题,课后会思考为什么课堂会出现这种情况……
如我们在进行“如何上好复习课”的研讨中,选取六年级下学期整理与复习《圆柱、圆锥的体积》为内容,进行了一次课例研讨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了复习课课例,以下是《圆柱、圆锥的体积》三次试教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次课例研讨:听“原生态”课堂----交流研讨,设计“改进型课例”
龚老师在认真分析了教材,结合自己以前复习的经验认为: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内容重点分两大板块—表面积和体积,是简单的立体几何知识,知识显得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解题时计算的难度也较大,学生出错的现象可以说是多方面的。因此教学目标设定为:①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②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简要过程为:
(一)复习引入:通过这单元的学习同学们一定有着不少的收获。谁愿意谈一谈你的收获?
(二)交流整理:学生交流后师进行归纳整理为:
①圆柱圆锥的表面特征及侧面积的特征。
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③圆柱圆锥的体积。
④实际运用。
(三)实际运用,解决问题
课后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大家都感觉到:龚老师教学中心放在学生收集的典型习题的处理上,(学生收集的习题单一,展示的体型又都是平时有难度的题目)关注的是学生解题的能力。课堂呈现的情况是:学习优异的学生很快能利用公式计算,显得没有事情可干,一部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还没有领悟透,计算能力不强,只能跟着这些优异的学生在“糊稀泥”。老师们发言很热烈,有一位教师说:在龚老师课堂中,虽然也是让学生整理,但只是知识点的简单罗列,并未系统化的建构。另一位老师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儿童学
校本研修教育论文第2页
习。在复习阶段,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进行知识的梳理,更为重要的是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应注重引导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归纳,并将由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串”在一起,形成良好的网络知识结构,使之逐渐趋于系统化。应该让学生自己学会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学会归纳整理。“一评”之后,我们将教学目标定位为:①通过自主整理,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②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为: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归纳整理---交流评价,形成网络。龚老师准备在三天后进行第二次教学活动。
第二次课例研讨:二次教学实践---再次探讨,形成“提高型”课例
课后,老师们又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此次教学效果有了明显地改变,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掌握了一些整理的学习方法,如学生用表格把圆柱、圆锥的表面特征、表面积、体积展示出来,用画图的方法呈现出圆柱—长方体—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达到了窥一木而见森林的学习能力。但在习题的交流上任存在一些问题,老师没有筛选好习题,一题一题呈现学生收集的习题,像过电影一样,眼花缭乱,导致对话形式单一,师生一一对话较多,生生互动不够,课堂气氛沉闷,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结果教学时间不够,在延伸处没了时间,草率收场…….
一位教师感慨,对复习题,我们在精选的同时,还应该做到精用,不应求全,使之具有一题多用,一题多变的包容性,这样才能给学生“一题”的感觉, “多题”的收获。
这时,校长提出了一个问题,复习课,究竟给学生带来什么?复习课要除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在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系统的梳理,并能更加准确、熟练地解决相关的问题的能力这只是其中的一个教学目标,但对即将毕业的六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怎样的情感?是无休止的题海集训,机械乏味的反复操练,一大堆的符号公式,还是给他们留下一些对小学课堂的美好回忆,对数学的无限眷恋?围绕校长提出的问题,大家讨论后发现,数学教育不仅仅关注知识的学习,还要通过复习能在数学情感、数学观念、数学态度、数学思考等方面帮助学生获得一次全面的发展与提升。
“二评”之后,我们修改了教案,将教学目标定位在:①通过自主整理,能够清晰的展示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②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③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准备两天后,还是由龚老师在另外的班级进行第三次试教。
第三次课例研究:再次研讨,形成“提高型课例”
在第三次上课前,龚老师向学生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有创意的方式整理《圆柱、圆锥的体积整理与复习》,在课堂中做一个小老师向大家介绍。因为要向大家介绍,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动脑,怎样的方法最特别。有的学生收集了很多资料,有的学生在形式上创新。课堂上,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快乐。
教学的简要过程为: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课始:师要求把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资料与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分类进行归纳整理,对比调整,代表汇报展示合作成果。
学生展示的方案丰富多彩:有画知识树的、有用表格完成的、有画知识链的。对于这一片段的教学,老师们感慨:没有想到学生能想出这么有创意、个性化的整理复习的方法。
(二)编练结合 ,巩固内化
因面对的对象是即将毕业的六年级的学生,龚老师首先让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编编一些编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由学生作答、学生评价。一个个创意的小题目,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学生激烈地讨论着、争辩着,高兴的是有的学生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他们用举例子、画一画、切一切的方法验证自己的观点,从他们争辩得面红耳赤的小脸上我们感受到学生才是复习课的主人,没想到这样的小调整,竟如此精彩。
其次龚老师又设计了如下的习题:
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10分,高是20分米。
师:展开你的想象,你能向大家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吗?话音刚落,学生纷纷举手提问?
生1:我想把这个水桶加个盖,是求哪个部分?
生2:我想把这个水桶加个漂亮的箍,是求哪个部分?
生3:我想把这个水桶的四周外面涂上油漆,是求哪个部分?
生4:我想用这个水桶装水,能装多少水,是求哪个部分?学生个个忙得不亦乐乎。没想到学生能围绕这个简简单单的题目,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个个争先抢着发问、抢着回答,此时龚老师神秘地对学生说:猜猜我会向大家提什么问题?谁又能解答我提的问题,机会只有一次呢,看谁能把握住机会,巧妙地把:如果往这个水桶注水,水深8分米,若将一个底面周长62.8厘米的圆锥体铁块完全沉入水桶里,结果水比原来上升了1/16.你能计算出铁块的高是多少厘米吗?渗透进去。就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被老师调动起来,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轻松、愉快复习了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这样的设计使这些关系不紧密的题目能够变得更加“团结”,学生就会感觉那么多的复习题不再“单调”,做起才更有趣。
(三)引用延伸:理解数学的价值
课后找一找 算一算
寻找身边各种包装礼盒:如茶叶盒、月饼盒,先算出包装盒的容积和表面积,再算出实物的体积和包装所需纸盒的最小表面积。并把自己的发现与心得写成建议书寄给环保部门。
对于这一教学片断,老师们认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知识应用,而是学生作为未来公民所需要的一种素养。民主意识,环保习惯,这可不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的目标,但从德育的角度来说,却显得更为重要。
在这三次课例研讨活动中,老师们收获很多,在参与研讨过程中对数学教学的本质认识越来越深刻,一位老师概况:第一次教学:关注知识体系,第二次教学:关注能力培养,第三次教学:关注学生体验。我们知道了怎样实现教学目标三位一体。在研讨的过程中,最有体会的应该是龚老师了,她写了几次教学后的反思:
三次试教的过程中,龚老师对高年级的段复习课如何上,有了自己的思考:
1、复习课如何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课前先布置,让学生独立回忆、梳理、检索,课中交流对比,调整优化。将知识体系完善。(可列表、可绘图)
2、复习课如何设计习题。
复习课的关键是要体现数学思想的一个高度,贯穿数学方法一条主线,构建数学知识一个逻辑框架,具体到习题选择,切忌题海战术,出题答题的权利应放手交给了学生自已,学生的参与的意识才能提高,学生才能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是有效的、实用的,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总之,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重要的是,老师们在这样的研究活动中学会了科研方法,并能在自己平时的教学中有意思地进行研究。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围绕课例研讨教师们撰写的教育叙事、论文有4篇发表在cn刊物上,一节课获市优课一等奖,课例研究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大熔炉。
二、活动成效
(1)构建了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模式流程图。(略)
(2)校本教研活动形成特色
我们在研究中逐渐形成听“原生态课堂”——交流研讨——,设计“改进型课例——二次教学实践——再次研讨,形成“提高型课例”——三次教学实践”——反思、整合,形成新的课例。四步特色教研有效的改变了过去高耗低效的教研现状,使教研活动日趋科学,有序开展。
(3)教研生活呈现生机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研究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研究目的,突出并保证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的主体地位,使教研生活成为教师教学水平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幸福经历。分层推进的教研活动使教师拥有平等的参与权力和展示机会,调动了每一位教师的教研热情。四步教研活动的安排渗透“合作”意识不断引导教师和谐进行交流与对话,实现不同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观点的冲突于碰撞,真正发挥了教研活动应有的研究价值。
(4)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关键在于实践性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实践智慧的不断提升。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有助于发掘教师的实践智慧。
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除课例教师外,其他组员对课例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行为进行审视,找出与其倡导的理论之间的差距,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与感悟,拟定自己教育教学方面的改进计划与措施。在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活动过程中教师们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反思;学会研究。就是在这一轮轮 “问题—设计—实践—反思”的循环往复中,使教师的实践智慧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