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体制探讨
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体制探讨
国有企业纪检监察部门开展监督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能,也是确保国有企业在改制、改革和经营发展过程中健康运行的有力武器,是纪检监察部门履行好职责、发挥好作用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市国资委纪委通过开展警示教育、完善制度以及强化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等工作,构建国有企业的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履行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职能,使纪检监察监督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为我市国有企业健康、和谐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一、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国有企业自身的运行发展体制和机制也处于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在这种大环境的不断变化下,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面临的任务,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探索与国有企业发展相适应的纪检监察工作机制体制,成为国资委纪委开展工作的必然。近年来,我市国有企业在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建设中,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目标,加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通过警示教育和理论学习教育,着力强化领导干部的两种意识,即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识,在班子内部和领导干部中间营造“人人接受监督,人人自觉监督”的氛围,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败、自律意识得到提升。
2、开展制度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制度防范体系。针对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的决策,国资委纪委督促国有企业建立领导班子民主决策制度,严格管理审批程序和制度,落实“一岗双责”等。建立集体决策的各项工作制度,确保决策过程民主、公开。在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党务方面实施“阳光工程”,推行企务公开、党务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积极拓宽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渠道,形成全民监督的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廉政文化进企业”等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监督意识、使命意识教育,增强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纪检监察监督力量得到加强。
4、落实一岗双责,强化领导干部的监督责任和意识。通过党风廉政责任制的实行,落实党政领导干部对纪检监察工作的责任,特别是班子主要领导,不仅对企业的经济工作负总责,而且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在组织领导上保证纪检监察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
二、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经过纪检监察部门多年来的努力,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虽然已经覆盖了国有企业大部分的工作领域,但是在企业一些新项目、新业务领域中,缺乏常态化的监督制度去规范,形成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漏洞,需要主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通过企务公开或者制度完善加以防范并堵塞漏洞。
2、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纪检监察监督工作虽然是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任务,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又是一项需要全体人员参与的系统工程。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层管理干部、乃至基层的员工,都应该是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参与者,通过工作制度的建立和工作流程的完善,将国有企业的全部相关人员纳入这项工作中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在国有企业建设的系统工程中有待进一步增强纪检监察监督工作的内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每个方面的工作,都需要纪检监察部门的监督,但是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往往存在一手软、一手硬的现象。即重经济效益、重是否盈利的结果,轻政治影响、轻管理流程的规范,导致纪检部门监督职能发挥不充分,乃至缺位,给企业廉政工作带来漏洞。
三、对当前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监督体制建设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上级组织监督工作的力度。国务院国资委于今年7月12日公布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廉洁风险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市国资委应参照该指导意见执行,对市属企业开展实施廉政风险防控工作。针对廉洁风险,督促国有企业形成定期研判的工作制度,实现警钟长鸣,警戒线常在。每季度或半年,企业领导班子研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廉洁风险和漏洞,研判重要和敏感部位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
2、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的监督制度。企业可根据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要求和各自的实际,制定相应的制度。如“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重要部位(岗位)定期巡查汇报制度,小金库监管承诺制度等等,用人公开制度等等。对此类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考核。
3、班子成员之间互相监督。这是很必要的一项监督。(一些贪官在事后总是埋怨平时工作中无人提醒)。事实和现状告诉我们,这种方式很有效。原因在于班子成员平日接触多,互相了解,而且相互善意的提醒,能增进团结。方法可采用每年定期开展的民主生活会和领导班子述职述廉述效述学工作,私下谈心,主要领导谈话等,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充分发挥相互监督的优势,增强相互监督的实效性。班子成员之间知根知底,彼此对对方的权利运行过程的参与度和知情度比其他组织和监督主体要高,所以其监督效果也是其他监督方式无法比拟的。
4、群众公开监督。一是建立听证机制,决策请群众参与;二是创新融入机制,会议让群众旁听;三是创新考核机制,成效由群众评价;四是畅通问询渠道,定期主动征询群众批评。
5、在党务公开、企务公开的基础上,实行重要事项公开。即:用权公开,用人公开,办事公开。对职工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比如干部聘用、评选先进、民主评议、考核奖励、项目建设、大宗物资采购、项目招投标工作等,根据工作内容不同,相应采取民主推荐、公示、职代会通过、公开招投标等不同形式向广大职工公开相关内容,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加管理的透明度,使各项工作始终处在大家的监督之下,保障广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6、畅通监督渠道,形成人人参与监督的工作体系。通过积极的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参与监督的意识,加强对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的监督意识、使命意识教育,增强国有企业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民主参与意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网站、邮箱、意见箱、开通信访专线,确立领导干部信访接待日制度等,畅通信访、申诉等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特别是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