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外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及应对措施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省、**县市区农民来到**地区打工、经商,他们的家眷大多随之来到身边生活,使**地区外来未成年人数量激增。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家庭的子女普遍面临家庭生活困难、读书就业机会渺茫、家庭教育和社会管理缺失的成长环境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如何更好的预防和管理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以**新区的**中心小学为例,外来民工子女约占学校人数的三分之一,虽然年龄相对较小,但是不断零星出现的犯罪现象,给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压力,为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俗话说得好,“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我们放任这种现象发展下去,这些儿童将来极有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人人唾弃的罪犯。如何正确认识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违法犯罪特点,找出根源与对策,使学校顺利开展德育工作,对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实现经济发展的腾飞,都有着现实意义。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特点
1、多以侵占财产为主。我市经济发展较快,人均年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人过着小康生活,许多外来民工认为常熟是个富饶之地,大量涌来准备淘金,但由于企业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毕竟有限,且企业对务工者的技术、学历要求均有所提高,许多人无法找到工作或者工资普遍较低。这些外来人员的子女因无法从其父母处拿到生活费而受生活所迫,无钱满足其消费欲望等,采取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获取财物后挥霍一空。
2、老乡之间结伙犯罪。一般来本地的外来民工,都是亲戚、邻居结伴而来,平时来往较密切。而他们的子女在本地没有什么朋友,彼此交往也很频繁。因为年纪较小,单独行动有一定的恐惧感,他们往往借助团伙共同行动,相互壮胆;同时他们从描绘犯罪的文艺作品、影视剧及网上,学习了很多作案方法,犯罪手段越来越呈现多样化和成人化特点,且事情败露前互相串通好,统一口径,不易找到突破口,为教育带来难度。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当
随着外来务工人员的增加,“跟随”或者“留守”成为了外来务工父母必须解决的问题,但是无论作出什么选择,为生计奔忙的父母已经无暇监管子女,未成年子女的家庭监管严重弱化,无人管教、管教方式简单、隔代管教子女等现象比比皆是,而且因为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双方感情明显受到影响。经法院统计,犯罪后的未成年人在办案人员的询问下均曾经遭遇过这样的管教困惑。
很多外来务工者思想、文化素质较低,不懂正确的教育方法。有的父母自身有不良生活习惯,如赌博、打架斗殴、实施家庭暴力等,并影响下一代,发现子女有过错,打骂一顿了事,事后仍我行我素,对孩子的错误行为听之任之,如再 发现问题,再依靠打骂解决。在这种家庭背景教育下成长的孩子,普遍存在着性格暴躁、易冲动、对事物缺乏正确的明辨是非能力等缺点,这也是这些孩子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首要原因。
(二)各种丑恶现象引诱
外来民工子女小小年纪背井离乡,跟随父辈到陌生地方打工,导致此类未成年人的社会接纳程度较低,在陌生的地方,他们没有朋友。成长背景相似的老乡成为了他们交流和玩耍的主要对象,而这部分老乡也存在素质不高,法律意识差和易冲动的普遍问题。因生活不稳定,有些外来务工子女经常泡在网吧、酒吧,网络上存在的不健康内容严重侵蚀他们幼嫩的心灵,导致其走上犯罪之路。
(三)好奇心驱使
小学阶段的外来民工子女,年龄小,看到新奇有趣、好玩好看的事物,往往难以抑制自身对其的好奇心理,总是想方设法去一探究竟。但由于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不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父母又疏于管教,不了解自己孩子的需求及心理动态。很多时候,这些孩子就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违法犯罪的事情,这也是非常令人痛心的。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犯罪预防对策
(一)建立外来民工子女入学档案
学校应对在校的外来民工子女各项情况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出生日期、藉贯、父母、暂住地址、父母打工所在地、联系电话、甚至包括与他们同在一个地方的老乡、亲戚等的相关情况,越详细越好。在期初,建立好外来民工子女的入学档案,将尽可能多的信息存储在上面。一旦有什么情况,确保可以尽快地找到子女本人。
(二)努力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教育水平
不可否认,外来民工子女由于家庭贫困及原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使得某些老师存在着对这些孩子的歧视和偏见,最直接的表现是对他们不够关心,甚至是不闻不问。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身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或者为了要面子,就去铤而走险。因此,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势在必行。经常召开班主任会议和年级组长会议,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经常性的开展老师间的经验交流,要求教师必须将外来民工子女和本地学生同等对待,多了解外来民工子女的闪光点。另外,由于外来民工子女来自不同区域,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这也对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注重对这些孩子教育方法的研究,并及时组织教师学习、交流,丰富教育他们的经验,尽量使这些孩子能尽早地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
(三)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要注重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法制水平,经常举行法制宣传展览,组织参观、学习及观后感征文评比等,将树立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落到实处。另外,根据个人特点,因人施教,制订不同的教育方法,还让品学兼优学生与外地学生一对一结对,热心帮助他们,及时指导。还要努力做好对外地贫困队员的爱心资助,积极与社会各界协调,通过启动爱心牵手大行动、帮扶特困学生基金发放、“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扶等活动,资助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的外地队员,在儿童节、春节前后资助他们学习用品及捐助资金。
(四)做好家长的思想教育工作
一些外地民工子女之所以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与他们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学校要经常性举行家长会,尤其是一定要邀请外来人员,通过举行讲座、发放教育宣传传单、请优秀家长作报告交流等形式,教育这些外来人员应尽心尽责,多关爱孩子,要适时掌握孩子的言行举止,既不能溺爱,也不能动辄指责、打骂、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杜绝赌博、吸毒、家庭暴力等丑恶行径,要自食其力,决不能为不劳而获而带领未成年子女上街乞讨、诈骗等,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五)推进新区外来人口文化融合工程。
按照法治文化学校创建标准,切实打造外来子弟学校——东吴学校阵地,确保学生学法计划、教材、师资、考核“四落实”;落实法制副校长制度,确保定期送法进校园;充分运用好即将建成的**新区青少年平安法治教育展示馆,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处环境的法治文化氛围。
同时,通过暑期法治夏令营活动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组织起来,通过参加法治教育活动,增强孩子们的法治观念;通过引导参加本地区各类文体活动,加强与本地孩子的交流,以及发挥社会志愿者的力量,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自我认同感、集体认同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相信,如果能真正不断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预防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犯罪防控,通过多方的协调,定能有效防止未成子女年人犯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