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是个整合机制,三者中家庭教育为重中之重,其对学校、社会的相互影响,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家庭教育,管束孩子,成为我们农村,乃至社会每个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余年文明史,从古至今,历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作用十分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要经过在生活、学习、礼仪等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从小培养才能实现。《三字经》上说:“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凡为人父母,养子贵有喜养,而尤贵,有善教也。孩子在父母身边长大,平时父母的一言一行,言传身教,都在孩子心目中,所以对孩子品格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历史上孟母断机杼,岳母刺字等教育子女认真读书,报效国家的动人事例,对现在的家长来说,任然起着很大的启示作用。
清朝名臣林则徐、左宗棠、曾国藩,当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胡邦耀、习仲勋、李先念、朱镕基等人都是治家名人。他们不仅用自己家庭的“规矩”律己,更用这个“规矩”来教育,管束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值得我们推崇和借鉴的。明万历年间,里人管一德从小丧父,家庭贫苦,经常断炊,其母以纺纱、织布、变卖家产所获金,半买柴米、半买书籍。管一德在母亲的严格教育下,孤苦力学,6岁能默写百家姓,15岁应童子试,万历十九年乡试亚元(第二名举人),他知识广博、闻名于时;他著作颇丰,一些达官贵人皆延请为师。清末我村徐兆玮生在陈泾,在其父母的培养与教育下,少年科第,光绪十四年中举人,候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赴日本留学,读书,著述,成为邑中的文化名人。今还有许多有为之人,唐伟萱曾任市长,徐益初,赵鹤奎,徐朗莱,唐兴元等都是教授,高级工程师,是国家的干部,高级技术人才,这都是与家庭教育的成功分不开的。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是不可忽视的。故家长在处事、生活、育人、学习上也要有智慧,给子女各方面帮助和指导,既要严又要爱,当然不是溺爱。爱的教育,以滋润子女的心田,把自己的温暖和感情倾注在孩子身上,使其健康成长,来享受成功之喜悦。家庭教育中也有失败的教训。前清里人管少溪,光绪初年时代,暄耀乡里。由于对子女的过分宠爱,缺少教育,染到光绪中年,其孙辈,出生显宦人家,竟无立锥之地。明国时期,我村望族刘昌林,继承了收租田二百余亩,种熟田二十余亩,新建房屋,石驳岸等,不满三载变卖尽净,成为废墟。少数家长或因自身素质不高,或因家庭破裂放松了对孩子的管教,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孩子就走向反面,甚至违法乱纪,犯罪的道路,此乃“养不教,父之过”也。
众所皆知,行有行风,校有校风,村有村风,家有家风,每一个地方都具有一定特色的民风。好的家风,好的村风,好的民风均要经过长期的引导,教育,才能逐渐形成。这样才可以荡涤社会上不文明的陋习,还会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有生气。家庭教育虽然局限于一个家庭,犹如不大,可其中的每一个成员,是整个社会的“细胞”,最终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孩子往往可成为勤奋学习的好学生,长大后,成为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成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
诚然,家庭教育各家各户尽不相同,但是基本上多数都具有勤俭,敬业,守法,友善等良好的素质,这是与家庭教育熏陶分不开的,优良的家庭教育关乎着子孙后代的培养,关乎着家庭和民族的兴旺,关乎着发挥正能量和实现中国梦,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