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孩子成长中的家庭教育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 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学习成绩, 甚至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它既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还是孩子学校教育的补充。当前我国孩子家庭教育在教育观念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的一些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者和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
一、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是指家庭里的父母或其他年长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则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言传身教对子女施加教育影响的行为。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人们的思想行为在家庭中多数是以极为自然的形态出现的,而子女个性的形成也是在同父母的全部接触过程中,以最自然的形态进行的。有时家长是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子女施加影响,但大量的家庭教育活动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家庭教育往往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就教什么,遇到什么事情就进行相应的指导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经常对孩子起作用的是家长的言谈和举止,而家长是以自己的全部的日常生活,整个的生活方式,有意地和大量无意地影响着子女。子女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时时处处接受影响。使他们在思想,情感、性格等方面不知不觉地发生变化,实际上起着可塑的作用。所以为了教育好子女,父母就要对自己的全部生活从严要求,以身作则。这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首要的和基本的方法。
家庭教育具有连续性和长期性,它们决定了家庭教育是子女终身教育的基础。即使是一个完全社会化了的成年人,家庭仍然是他继续受教育的场所,就是到了晚年,他还是要在家庭中生活,接受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青年人可以向老年人学习社会生活经验,老年人也可以受年轻人的影响而符合时代的要求。他们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代际之间的差异也就在良好的家庭气氛中得到改善。
(二)家庭教育是孩子学校教育的补充
天下的父母都珍爱自己的儿女,会在他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同时也寄予无限的希望。望子成龙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现代家长们正在自觉地承担起比教孩子生活常识更重要的任务——传授或协助孩子学习文化知识。实际上,在我国目前家庭教育已经成为孩子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是建立在血肉关系、经济关系和感情关系基础之上的,家庭中父母的权威和兄弟姐妹间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孩子易于接受他们的观念和支配,从而完成家庭教育的责任。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特殊感情,使得家庭教育成为对孩子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权威的教育力量。无数优秀人才成长的经验说明:子女文化知识的增长离不开家庭的指导和督促。
在我国,家庭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清代曾国藩的家教家风广为后人传诵。他曾再三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其后人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艺术界的名家大师。东晋时期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指导儿子王献之练书法,成就了王献之在书法上的不朽业绩。在当代由于成功的家庭教育使孩子成才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天才钢琴家朗朗和辽宁省盘锦市的少年大学生张炘炀便是典型范例。
二、当前我国孩子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公众普遍重视家庭教育。其中,一些家庭从孩子成长的特点出发,按照教育规律配合学校教育孩子,取得良好效果;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或是不重视家庭教育,或是不懂得孩子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将孩子成长的任务完全寄托于学校或盲目教育。总体来看,我国孩子的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育观念不正确
教育观念是对待教育问题的观点和看法,例如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质量观等。错误的教育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唯独立观。一些家长过分相信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孩子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家长不应该过多地去干预,让孩子独立地去思考和行动;二是唯学习观。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认识错误,把学习成绩优秀和顺利升学作为惟一目标,重智育轻德育。对子女受教育成果的评价教育偏重于分数,而忽略了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生活习惯的培养。三是唯劝说观。偏重于语言劝说,而忽视了自身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事实上,孩子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劝说孩子的道理如果自己都做不到,孩子也不会认真听从父母的话,父母的行为往往会成为他们做错事的借口。四是唯奖励观。重视物质鼓励而忽视精神教育和与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二)教育方式不得当
在错误的思想观念指导下,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经常采用以下教育方式:
1.让孩子自由成长,家长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当前一些农民工子女和经商家庭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些家长整日忙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意,无暇或不愿意拿出时间来教育子女,采取“甩手不管”的教育模式;还有的家长由于过分溺爱孩子,怕孩子受委屈,当孩子在学习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时,不敢批评;同时盲目地认为,孩子将来不管做什么都能混口饭吃,而不过问孩子的学习。孩子在这种纵容下,往往是学习不断退步,学无所成。
2.教育孩子长篇大论,自己却我行我素。家长不能以身作则导致了孩子养成不良习惯。有的家长整日劝说要好好学习,但是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例如,有的家长上网打游戏或打麻将成瘾,不仅严重干扰了孩子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在降低孩子抑制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劝说孩子学习,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表率,很有可能导致孩子学习大人的行为模式而无心于学习。还有的家长平时谈吐粗鲁,对孩子的思想健康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3.给孩子设立奖励级别或实施粗暴教育方式。这些家长通常规定,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学习成绩就获得什么样的奖励。考取好的成绩,给买好的奖品,考得不好,就言语相讥,甚至动用体罚,对孩子非打即骂,使孩子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用物质奖励刺激孩子学习,而忽视了从精神和心灵层面对孩子进行鼓励和疏导。当孩子取得好的成绩时,父母兴奋之余尽其所能地为孩子购买衣物和食品,而当孩子考了低分时,就不分原由地严厉斥责。
三、孩子成长中的家庭教育策略
实践证明,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教育观念、教育环境、教育者(家长)和教育方式等多方面入手。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先决条件。新时期我们应该树立以下几种观念:一是家长与子女的和谐共处的观念。子女与家长是一种血缘关系,也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家长在家庭教育指导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并尊重这种关系,家长是孩子的老师,同时也要向孩子学习,使家庭成为父母子女和谐共处的精神家园。二是树立父母以身作则的观念。没有父母的榜样作为前提,孩子学习的动力就失去方向。父母要改变孩子,首先就必须改变自己。三是树立沟通观念。父母必须学会与孩子进行沟通,父母应该知道孩子如何看待学习和生活上一些具体问题。通过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如果发现问题就及时疏导。学会鼓励孩子,而不是简单地去奖励和打骂。四是树立孩子自主学习的观念。自主学习不同于让孩子独立而撒手不管。而是要让孩子知道,哪些东西应该由他自己去计划和管理,哪些方面应该听取学校和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素质教育不是什么东西都学习,更不是由父母代为做主去学习。
(二)塑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名孩子能否品学兼优除了与生俱来的能力外与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包括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精神环境三个层面。学习环境是指孩子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生态环境。物质环境指学习必备的设施和工具,生态环境是指学习过程中的噪音和空气质量等因素。生活环境是指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环境要素,如睡眼、就餐、休闲和娱乐等方面。精神环境则是指家庭里的民主气氛和家庭成员的精神状态。孩子要尊重父母,同时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权利,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既是长辈,也可是教师和朋友,但不能是领导。家长要学会站在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努力融入他们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家长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堂,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既然是老师,就有素质要求。要想让孩子好好做人,就必须从改变家长自身开始。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提高思想修养。父母要品行端正,谈吐文明。在处理邻里关系上要从大局着眼,热心帮助他人,不做有损他人利益之事。二是养成健康的爱好和习惯。不从事赌博、黄色等不健康的活动。三是与时俱进,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融入社会发展的洪流之中。通过学习,能够与子女就一些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并能引导子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首先是实施情感教育。家长要善于和子女沟通感情,父母把与孩子有关事情的看法告诉孩子,同时征求孩子的意见。通过聊天的形式,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真正把握孩子的心理趋向。其次是重点教育。重点教育区别于全面的“无休息”式教育,引导孩子学习方法,让孩子知道当前应该学习什么,什么知识可以放到以后学习。了解重点和非重点内容,让孩子在学习之余有放松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三是鼓励教育。鼓励教育的核心是重视精神鼓励,而不是用物质利益去刺激。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当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父母以他为自豪;而当他的成绩出现了暂时的后退时,父母也要及时地去鼓励,防止孩子因过分自责而丧失信心。四是榜样教育。父母以身作则,争当社区的好公民。让孩子以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自豪。从而激发其树立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操或积累学习动力。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最早接受的也是家庭教育,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为了家庭的幸福美满,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