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生态乡村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结合乡村的实际,就加强生态乡村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强化“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理念,把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构建生态人居、生态产业、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体系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工作力度,统筹推进产业发展、社区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努力把全乡乡村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宜居、生活文明健康的美好家园。
二、突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工作重点
结合乡村实际,重点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三大体系建设。
(一)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突出村庄建设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三大重点,加快构建环境优美宜居的农村生态人居体系。
1、扎实推进村庄建设改造。以建设“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便民利民”的新型农村为目标,以集中连片开发为主要形式,合理调整村庄布局,扎实推进村庄建设改造。要适应新型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坚持超前的规划理念,乡村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为指导,充分考虑人口增减、经济条件、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承载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科学编制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配套。要因地制宜,突出乡驻地村、土地综合整治村等重点村庄,科学确定建设时序,积极稳妥推进村庄建设改造工作。结合村庄建设改造,加大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在住房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力度,山区村的建设改造要重点普及沼气、太阳能、秸秆固化等新型能源利用工程。
2、加快完善农村环保设施。突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等重点,切实加强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奠定基础。
(二)生态环境体系建设。以自然资源保护、恢复以及污染防治为重点,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加快构建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体系。
1、加强生态屏障建设。按照上级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镇”统一部署,积极实施三年水系造林绿化工程。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重点抓好水库集水区水源涵养林和河流汇水区水土保持林绿化工程。
2、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坚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思路,加大监测、监督、治理力度,努力维护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河流源头、沿岸水源涵养区和水库库区实行强制保护,加大对矿山、岸线等地质地貌的保护。要严控面源污染,从生产环节入手,以减量化、无害化为目标,逐步调整化肥农药使用结构和用量,加强对农用地膜、农药包装、果袋等农田废弃物污染的综合治理。到2016年,实现农药化肥平均施用量减少。
(三)生态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完善舆论阵地、强化引导教育、丰富活动开展等形式,加快构建和谐健康的农村生态文化体系。
1、提升生态文明意识。灵活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保护生态教育和生态科普宣传,引导城乡居民开展生态庭院建设等群众性创建活动,推动生态环保志愿者队伍建设和志愿活动开展,切实增强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在广大农村营造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让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把改善环境的强烈意愿转化为参与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实际行动。
2、培育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大力推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模式,建立完善鼓励绿色消费、低碳消费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以村风民俗为重点,广泛开展以“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讲法制、改陋习”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文明生活促进行动,组织引导农村妇女发挥主导作用,争做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参与者、维护者和监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