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级机构编制部门处于我国编制管理体系的最基层,既直接承担着各项编制法规政策的贯彻落实,又直接面对着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对机构编制管理产生的影响。笔者结合从事基层机构编制工作的自身实践,就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作一些思考。
一、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一)对机构编制管理现状的认识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不断完善和加强,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和体制机制保障。人们的机构编制意识、认识有所提高,管理逐步规范,法制化建设开始有了实质性进展。但是不尽如人意之处依然存在,违反纪律的问题时有发生,机构编制部门常常面临着违规挑战,因此,强化管理,任重而道远。
(二)对机构编制管理存在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1、机构改革后,有的部门职能转变不到位,人员膨胀反弹扩张的压力时时存在,不强化管理,改革成果很难巩固。
2、财政供养人员队伍依然庞大,工资性财政支出占比重很大,不强化管理,欠发达地区“吃饭财政”的局面,将难以改变。
3、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特别是政策性收费的自取自支单位,超编比较严重,不强化管理,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问题将有增无减。
4、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认识欠缺,认为机构编制是“软约束”,弹性大,不强化管理,法制化进程将难以加快。
(三)对造成这些问题原因的认识与思考
1、涉及一定范围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历史问题的积累和体制机制不健全等多方面因素。
2、从深层次上看,与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有关。经济体制转型,加剧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矛盾。
3、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抢吃财政饭,抢端铁饭碗的观念越强,社会就业问题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冲击也越大。
4、机构编制管理立法滞后,本应由法律加以规范的事情,却由机构编制部门承受压力;本应依法处置的行为,却变为机构编制部门独家承担的责任,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单独面对和承受膨胀反弹的压力,工作往往处于重重矛盾之中。
(四)对面临矛盾的认识与思考
1、上级要求对机构编制从严控制与部门单位因结构性短缺对机构编制增长的强烈要求之间的矛盾。
2、机构编制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机构编制要求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客观真正需要,科学合理配置,财力正当承受)。
3、机构编制管理的规范化要求与目前人们对机构编制管理认识程度不够,法制意识不强,监督缺乏普遍性力度之间的矛盾。
4、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工作层次与所肩负的机构编制管理的重大使命不相适应之间的矛盾等等。
然而,矛盾重重,压力重重,多数又不是凭我们的主观意志可以解决的。比如:机构编制立法滞后的问题,政府职能转变赶上国家经济体制转型的问题,机构编制资源有限性,遇上对其要求无限性的问题,经济欠发达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大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肩负责任重大,而部门权威性不够,小马拉大车的问题等等,不一而蹴。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与途径
(一)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思路
1、从主观方面讲,充分认识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性,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待机构编制工作,以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不是说大话空话。作为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站在这个岗位上,我们既不妄自尊大,更不要妄自菲薄,而是确确实实的把我们的工作定位到中央的要求上来。机构编制工作事关执政党地位的巩固和国家政权建设,事关执政资源的配置和执政能力的提高,这丝毫不是危言耸听,你细细体会,的确如此。所以,我们要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我们的工作定位;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认识我们的历史使命。按照这一时代定位和历史使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贯彻落实到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工作中。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作为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完善国家政权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实体现。只有这样,在工作中才能攻坚克难,坚守阵地;才能严格认真,规范管理;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
2、从客观方面来讲,充分认识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必要性和搞好管理的现实可能性,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机构编制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目前,如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不仅是机构编制部门潜心研究的课题,也是广大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强化机构编制管理,为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有着极大的客观必要性。而党和国家的重视,包括《管理条例》的出台,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又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了巨大的现实可能性。据此,对于搞好机构编制管理,我们可以树立坚定的信心。
根据中央和省州的要求,各级编办既是党委的工作部门,也是政府的工作部门,工作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服从性、动态性特点。其整个工作只有以党委政府为中心,以党委政府的大局为大局,没有丝毫的部门利益。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搞好机构编制工作,应注重把握两条:一条是要明确管理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明确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抓住管理的主要矛盾;另一条是在现行的政策法规内,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创新管理,最大限度地增强管理的有效性。
鉴于机构编制管理的现实状况,对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难题,一味的用传统的制度和办法不能彻底解决,需要有新的思路,寻求新的办法,创造新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管理的有效性,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具体讲,这个思路应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上,不仅要全方位,更要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
②、在管理的方式上,不仅要注意多样性,更要注重强制性和有效性。
③、在管理的主体上,不仅要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主导作用,而且要加强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的强劲合力。
④、在管理的程序上,不仅要着眼于制度的明确、具体,而且要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要有前置性,不能只是后置性被动监督。
总之,要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而不是残缺不全的;有效的而不是流于形式的;能够自如运转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管理监督体系;并使之经常的稳定的发挥作用,从而使各级领导和机构编制管理的职能部门正确行使权力,防止失控和违规现象的发生,使机构编制工作健康有序的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途径
基本途径主要有四:之一、明确管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之二、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体系;之三、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机制;之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机构编制工作队伍。
1、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
①重点对象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从机构编制管理的对象上说,管理应当是全方位的,一切从事机构编制管理的部门和人员都是管理的对象。但从总体上讲,权力越大的,领导职务越高的越是管理的重点;越是直接管理部门越是工作重点。这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实践证明,哪些地方的领导对机构编制工作认识明确,工作重视,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认识深刻,工作到位,哪些地方的机构编制工作就有起色,为中心工作和大局服务就有成效。反之,就会出问题。因此,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机构编制部门的认真负责是做好机构编制工作的关键。但是,如何才能得到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才能使机构编制部门充分发挥作用呢?至少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多请示汇报。使主要领导了解机构编制工作,从而有力的支持机构编制工作。自编办单设组建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都高度重视机构编制工作,大力支持机构编制工作。无论是管理还是改革,无论是业务工作,还是队伍建设,无论是干部使用,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无论是部门工作,还是中心工作都给予编办高度重视和支持,为编办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
二是要自身过硬。首先要熟悉本职工作,吃透政策规定,并对全局性的情况胸有成竹,具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其次,要对工作拿得起、放得下,能当大任。比如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涉及全局的大事,一定做到底清数明、精心策划、稳妥部署、得当操作,为领导当好参谋助手,为干部群众排忧解难,赢得领导和群众的信任与支持。认准的事情,雷厉风行,想得周密,干得漂亮,不留任何后遗症。当然,工作过程并非就会一帆风顺。
三是要善于协调。一方面,鉴于目前机构编制的领导体制,要精心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党委政府的关系,协调好领导之间的关系,主动出谋划策,化解矛盾分歧,把思想统一到要办的事情上来。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各有关部门的关系,求大同存小异,赢得大多数单位和部门的理解支持。
②重点内容
机构编制管理的重点内容,主要是职能管理,机构管理,编制管理。
一是职能管理,包括职能配置,运行监督以及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的充实、完善和增减。主要通过对单位部门的职能配置来确定,通过考核监督等来把握。要做好部门的职能管理,重点是必须学习、了解、熟悉、掌握各工作对象部门的主要法律法规,准确理解和把握其职责定位,职能范围,才能做出权威性的判断和界定。
二是机构管理,包括机构的增设、更名、升格以及撤销。重点看是否具有法律法规依据,是否是权威部门,即党委、政府、编委的决定,是否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规定,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是否有利改革发展稳定,配置是否合理,程序是否规范,是否存在越权越位审批等等。
三是编制管理,包括编制的核定、增减、人员结构比例的确定,以及编制使用(人员流动)管理等等。编制管理与机构,职能管理紧密相联。如果说职能是定性管理的话,编制主要是定量管理。其规模确定,数量核定都应当有科学的依据。比如,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所服务半径,工作量大小,财力状况等等。要坚持科学、合理、从严的原则。重点看是否与职能、任务的大小相匹配,是否符合管理权限的规定,在编制使用(人员流动)管理上,一要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纪律规定,超编不准进人,超编单位只出不进,满编单位先出后进。二要严格程序,控编审批。需要注意的是机构编制管理和控编通知单是一个相对的结果,其过程是履行审批管理的程序。比如,某单位要通过招考补充人员,主管部门需先向编制部门打报告,经编制部门审核,编委主任审批,编制部门行文批复,有关部门按批复意见办理招考。如果是通过调动补充人员,就是单位报告,主管部门同意,编办审查,有编制的发放、填写控编进人审批表,所在单位、接收单位、主管部门签字盖章、编办审核,符合规定,加注意见,编委主任签字后才发出控编通知单。组织人事部门据此办理调动手续,核定工资标准,财政部门据此核拨人员经费,社保部门据此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等。在此项管理中,要特别注意重点把握人员结构的合理,坚决杜绝超编进人。
2、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的制度体系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制度的体现。近年来,中央在加强机构编制工作中,相继出台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和中央编办和监察部联合印发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工作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文件,使机构编制管理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①加强基本制度建设,严格机构编制管理审批权限和程序。在工作的运行中,应做到“四不”,即凡成立机构、增加编制,未经编制部门提出意见不上会;不是机构编制部门拿出的方案不研究;超出编制部门核定的职数限额不受理;超编进人的不批准。从而使机构编制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②加强数据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机构编制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
③实行机构编制的动态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正确处理“管住”与“管活”的关系,在“管好”上下功夫,避免“一管就死”、“一活就乱”。“管住”强调规范,“管活”适应发展。一是结合有关单位职能调整,通过对单位的职能配置、人员编制,内设机构重新界定,该减的减,该调的调。二是实行动态管理,用活存量编制,适应工作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部门职能变化,适时调整机构编制,合理配置社会管理资源。
3、健全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机制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机构编制管理提供工作规范,但要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建立一套跟踪监督机制,作为强化管理的有效手段。要研究配套出台《关于机构编制管理的考核意见》,对考核管理的指导思想,总的要求、范围和对象、内容和方法做出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违反机构编制纪律、违规设置机构,超编制进人,超配领导职数的,责令其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追究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一是领导责任机制。要把机构编制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总体工作的考核范围,并签定机构编制管理责任状,进一步增强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
二是工作落实机制。好的制度重在落实,如果不落实,再好的制度也是废纸一堆,机构编制管理尤其重在抓各项制度的落实。
三是奖惩激励机制。为了维护机构编制制度管理和考核工作的严肃性,要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
四是齐抓共管机制。加强机构编制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组织、人事、财政、社保以及各个部门。因此,各级各部门要形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把关的格局。组织、人事密切配合,坚持做到“无编制、不进人;无职数、不审批”。财政部门密切配合建立机构编制与财政预算管理相互配套的约束机制,实行了人员工资定期联审,做到了“没有编制不拨工资”。
4、建设高素质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队伍
在工作中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队伍建设,注意以学习提高人、以目标激励人、以纪律约束人、以感情团结人,不断提高机构编制队伍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作风素质。使之能够达到思想到位,认识工作的重要性;责任到位,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转变作风,提高工作的有效性;廉洁从政,保持队伍的先进性。
要特别注意切实转变职能,转变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经常深入基层,加强前瞻性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当好参谋;要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办事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更好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特别是县级机构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注意提高人员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廉洁清正,作风严谨,业务精通的机构编制管理队伍,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做出机构编制部门应有的贡献!
三、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完善科学统一的编制标准
从国家层面来说,组织力量集中研究解决牵涉面大、普遍急需的一些重点行业的机构编制标准;从地方层面来说,要主动出击,积极向中央编委办汇报衔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需要,组织专门力量对编制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建立起本地区机构编制标准体系,使编制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二)加快建设机构编制管理法制体系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基层机构编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使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政策能更加贴切基层,更加具有操作性,管理效果更好,不断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法制体系;不断创新和完善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程序和手段,坚持投诉举报制度,保障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防止和杜绝“暗箱”操作等违法违纪行为,营造加强机构编制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加快机构编制部门自身建设步伐
作为从事机构编制工作的党员干部要勤奋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以及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所存在的缺失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及对策,供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决策参考。同时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学习活动,加快机构编制干部队伍建设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