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研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也需要从增强自身活力入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为深入了解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现状,查找制约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原因,研究提出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对策措施,切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非公经济组织工委专门成立课题组,深入5个地级市和部分县(市、区),通过查阅资料、会议座谈、个别访谈等方法,开展了深入调查,形成了研究报告。
一、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自治区各级党组织一手抓非公企业党组织量的扩充,一手抓党建工作质的提高,多措并举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
(一)紧扣企业发展增活力
1.积极参与企业决策管理。坚持把服务企业发展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行党组织书记参加或列席经营管理层会议、党组织班子成员与企业经营管理交叉任职、沟通协商和恳谈会等制度。**石化集团党委推行“司令”配“政委”工作模式,每一位副总裁配备一名党委成员作为政委,形成“一对一”ab角搭档关系,有效解决了企业党务与政务结合的难题。兴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实行公司党委成员与董事会、监事会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建立重大问题未与党委通气不决策、未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不决策、未经职代会审议不决策、未取得党政工团妇一致意见不决策机制。
2.积极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引导非公企业党组织加强对职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石嘴山市引导园区428家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在5家企业推行工人工龄工资制度,有效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天豹固原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党委通过员工谈心交流会等形式,听取员工在企业发展、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形成了10%的年增资机制。**(**)有限公司党总支针对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管理层与劳动者之间的矛盾,党组织及时指派专人,对有思想疙瘩的职工耐心地做教育疏导工作。**集团党委通过党员带头捐一些,公司出一些,慈善基金会出一些的办法,筹集资金6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成立困难员工帮扶基金,对困难员工及其家庭给予救助。
3.积极引进培养企业人才。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举办非公企业党员人才专场会、校园党员人才交流会,招聘大中专毕业生党员到非公企业就业,较好地解决了非公企业无党员的问题。2013年初,自治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率**能源集团有限公司、**石化集团有限公司、**锰业有限公司、**化工有限公司等8家非公企业负责人,赴北京化工大学招聘化工、机械、材料、环境、煤炭生产等方面的人才。**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党支部与清华大学、**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开展“人才对接”活动,组织专业骨干到合作高校技术实验室观摩学习,聚集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27人,为企业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资源。
(二)紧扣典型示范增活力
1.扎实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印发了《关于在全区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双强六好”党组织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围绕生产经营、发展成效、劳动关系、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党组织自身建设等方面开展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2013年6月对**石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等53家“全区非公企业‘双强六好’党组织”进行了命名表彰,重点培育选树了一批可看、可学、可信的非公企业示范点,发挥典型引领作用,形成我区的特色品牌。
2.深入推进出租车行业“挂牌评星”活动。“挂牌评星”活动首创于吴忠市,2013年5月,在全区出租车行业推广。活动开展以来,出租车行业党组织覆盖率由活动开展前的71.89%上升到95.83%,制定管理制度80多项,各级党组织推动解决制约行业和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8000多个,行业好人好事较活动前上升了40.32%,投诉率下降了35.24%,一般交通事故下降了18.61%。涌现出一批党员驾驶员先进事迹,诞生了一批雷锋车队、“共产党员先锋车”“文明标兵车”“先锋的士”等党建文明服务品牌。
3.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各地党组织在企业普遍开展“支部联带你我他”“我是党员我带头”服务承诺活动,鼓励党员围绕技术创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结对帮扶等方面提出承诺,作出贡献。普遍推行设立了“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技术攻关小组,党员突击队,通过攻坚克难,完成急难险重的任务,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开展“党员奉献日”“扶贫济困”“法律援助”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平台。**市在非公企业开展了党员“评星定格”活动,组织党员围绕政治坚定、爱岗敬业等10个方面内容进行“评星定格”,激发了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在动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开展以“比管理、比技术、比创新、比贡献”、争创先进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争当金牌工人、技术标兵、岗位能手的“四比三争”活动,鼓励党员作贡献、作表率。
(三)紧扣开放服务增活力
1.开展开放式党组织活动。打破原有组织活动、组织生活方式的局限,推行不同领域组织活动联办和组织生活联过。银川市实施“村企互动”工程,探索组建村企联合党组织,开展村企联合党组织活动。开设网上党建园地、网上党校、党建微博、网上论坛等,把党的活动阵地拓展到网络上。共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结合企业“数字化引领”的转型升级总要求,组织开发了“党建管理系统”,建设“共享党建网”。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党委创建了网上党建平台,对常年驻外党员进行网络教育。
2.建设开放式活动平台。在非公企业聚集的园区、街区,推动区域性、开放性、综合性的多功能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着力构建非公企业及其党组织的区域服务中枢、指导中枢和管理中枢。截至目前,全区有活动阵地的党组织1876个,占总数的60.48%。党群服务中心服务内容上也有很多创新,例如石嘴山高新区党群服务中心自建设以来,开设了园区党校、企业家沙龙、两代表一委员接待室、党史教育基地、人才工作站等十余个功能室,举办党员员工教育、心理健康讲座、经营管理培训、企业转型座谈、园区职工运动会等活动近30场次,协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和问题40余件。坚持每月举办“情定高新·互爱一生”青年交友派对,共为1300余名单身员工牵红线、结良缘。
3.注重向社会开放服务。各地党组织引导企业坚持“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和“人本重于资本”理念,在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利益最大化。银川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在全国助残日号召全体职工进行捐款,走访慰问了残疾人家庭,并联合**银行、合众公益俱乐部共同组织“献爱心、爱无疆、筑梦山区学童”公益活动。华祺饭店有限公司党支部累计向国家缴纳税款200多万元,支持和帮助各类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捐款捐物等70余万元,用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当地经济跨越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影响和制约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近年来,我区在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突出问题。通过调研,我们认为制约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因素主要是以下几点:
(一)党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作用发挥不明显。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建工作参与的主体,党员队伍的状况深刻影响着党建工作活力。从目前我区非公企业党员队伍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数量相对偏少。全区非公企业从业人员约85.5万人,其中党员32278万名,仅占从业人员的3.78%左右。有些非公企业特别是外商投资企业中甚至没有党员。二是流动性较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绝大多数非公企业处于不断分化、组合的不稳定状态,使非公企业职工的流动性比较大。由此出现了部分企业党员流动频繁、党员队伍“朝增暮减”的现象,给党组织的固定设置和规范运作带来困难,也给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工作的不稳定性也导致了部分外来务工的党员抱着临时观念,认为务工地点经常变动,接转组织关系太麻烦,成为“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三是思想觉悟不高。有的党员存在“雇佣思想”,认为党员和其他职工同是出资人的“打工仔”,只要不被“炒鱿鱼”即可,自动放弃“监督”权利,更谈不上发挥作用;有的党员则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党龄不如工龄,党票不如饭票”,只追求现实的经济利益,淡化了党的宗旨意识。
(二)党务工作者队伍相对薄弱,综合素质偏低。当前,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在选拔和使用上存在“三难”:一是人才难选拔。从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工作环境和任务来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要有热心,愿意为党尽责任;要有能力,既会做政治工作,又要懂经营管理。以这些基本素质来衡量,非公企业现有党员中,能担任党务工作者的人才较少,选拔困难。二是队伍难稳定。有些企业给党务工作者待遇较低,留不住人才;个别企业对党建工作缺乏认识,随意辞退党务工作者;对党务工作者的激励保障制度尚不完善,这些因素都导致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不稳定。三是作用难发挥。有的非公企业弱配党务工作者,往往把管理和专业技术水平低、群众威信不高、工作经验欠缺、工作能力较弱的同志放在了党务工作岗位;有的党务工作者兼任的行政职务过多,对党务工作力量投入有限。同时,一些党务工作者雇用思想严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心理,不敢大胆履行职责。对开展党建工作消极被动,能动性不强。
(三)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融合度不高。生产经营是企业的中心任务,企业党建工作如果不围绕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就很难在企业中有地位、有作为。当前,我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在融合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注重与生产经营融合。部分非公企业党组织不能结合企业实际,把党建工作融入和渗透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与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任务结合不紧密,出现了“两张皮”的现象,导致企业党组织游离于企业中心工作之外的尴尬局面。二是不注重与企业文化融合。有的企业党组织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不注重引导企业诚信守法经营。三是不注重与增强凝聚力融合。有的企业党组织没有把维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和政治权利及加强职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使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威信不高。
(四)部分企业党组织活动开展难。一是活动缺乏针对性。一些企业党组织仍然沿用国有、集体企业传统的工作模式,方式方法相对于非公企业出资人和职工缺乏针对性。很多企业党组织没有考虑到企业工作强度大,逐利性强的特点,占用上班时间开展活动,导致党组织活动出勤率不高。二是活动缺乏规范性。个别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以后,党组织1年难得开展1次活动。个别企业不能很好地坚持“三会一课”,把组织文娱活动作为开展党的活动主要形式。三是活动缺乏创新性。有的非公企业党组织思想不够解放,党组织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只限于开开会,读读报纸,念念文件等方式。
(五)党建工作外部环境不优。除了非公企业党组织内在因素外,一些非公企业党组织外部环境不优,也阻碍了党建工作活力的增强。一是各部门协调配合力度不强。自治区党委在成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委时,确定自治区纪委、组织部、统战部、经信委、商务厅、工商局、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10个单位为自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作委员会委员单位,并明确了委员单位抓全区非公党建工作的分工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各非公经济组织工委委员单位协同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配合不够,各方资源没有充分利用起来,开展工作大多数是组织部门单打独斗。二是党建工作经费和活动场所保障力度较弱。自治区本级财政预算中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补助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但现有的经费和场所保障力度还不足以覆盖全区所有非公企业,不少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保障还存在一定困难。三是舆论氛围还不够浓厚。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存在宣传手段方法单一、典型宣传不足、外宣力度不大等问题,制约了党建工作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的发挥。
三、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路径探索
(一)壮大队伍,加强管理,夯实党建工作活力基础。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党建工作活力的根本所在。要加大发展力度。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保证党员总量每年按一定比例递增。没有党员和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依托区域党组织或联合党组织,努力减少党员空白的企业数;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方针,重点发展基层一线职工、关键岗位上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科技人员和职工骨干。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工作方法,通过工青妇等群众组织推荐,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要注重保证质量。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突出政治上的先进性,从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对发展对象进行深入考察,严把入口关;突出标准上的严肃性,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入党;发展党员实行推荐制、政审制、预审制、票决制、公示制和责任制,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要加强管理力度。引导流动党员及时转接组织关系。对暂时不能转接组织关系的,探索实行“一方隶属、双重管理”,引导党员能够正常参加组织活动。认真核查“口袋”党员和“隐形”党员,引导他们主动亮明身份、参加党组织活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建立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落实党组织定期与党员谈心、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等制度,主动为党员解释疑惑、排忧解难。
(二)选优配强,注重激励,激发党务工作骨干队伍活力。高素质的党务工作者队伍,是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的重要基础。要扩大选派视野。注意关注长期一线工作、业绩突出、职工认可的党员,对生产、经营、管理骨干中特别优秀的党员及时选拔到党组织书记的位置。按照“一人一企”“一人多企”的办法,选派机关年轻干部、“退二线”的党员干部、复转军人和其他热心党群工作的同志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企业规模大、党员数量多的企业,主要出资人担任党组织书记的,应配备专职副书记。积极探索建立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库。要抓好培训提升。采取“送出去”深造、“请进来”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抓好各类培训,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能力。培养党务工作者的法治思维,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各项工作。探索在基层党建示范企业中建立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实践培训基地,在实践中培养骨干。要注重激励保障。鼓励企业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待遇保障制度,有条件的地方,上级党组织可给予非公企业党务工作者适当的工作津贴。注重政治激励,积极推荐优秀党务工作者作为“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党建工作活力与企业发展活力双提升。非公企业党组织要以建设服务型党组织、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为目标,组织动员职工群众开展劳动竞赛、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帮助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使党的活动与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实现同频共振、互促共进。一是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抓党建。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把生产经营中的难点、职工关注的热点和企业发展的焦点问题作为党组织工作的重点,找准党建工作服务企业发展的结合点、切入点和着力点,从根本上解决“两张皮”的问题。发挥党组织联系人才的优势,把企业生产经营、技术攻关、开发新产品、优化工艺操作、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作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主攻方向,做到关键岗位有党员。通过广泛发动党员提合理化建议,开展“最佳党员责任区”“党员技术能手”“党员标兵”等评选活动,并以解决现实问题取得的成效来检验和评价党内活动,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二是围绕服务依法治企抓党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制工作机制。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守法经营是非公企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前提。非公企业党组织既要善于以法律为依据开展工作,又要充分尊重出资人依法独立行使经营决策权,做到不抢位、不错位、不越位、不与公司法相冲突,不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发展规律相违背。要组织出资人、党员、职工群众学习、宣传、贯彻国家法律法规,引导依法守法经营,特别是在处理政商关系上,要依法依规,有节有度,光明磊落,走“前门”、干正事,不走歪门邪道。三是围绕服务文化建设抓党建。通过开展各种党的组织生活、文化活动,把党的先进文化、优良传统转化为非公企业发展所需的正能量,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把党建工作与打造企业团队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融合起来,通过塑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树立全体员工的共同价值观,激发每一个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诚信文化,树立“信用是金、信用生金”“诚信为荣、失信可耻”等理念,把诚信文化始终作为创业、经营的根基。四是围绕服务职工群众抓党建。应当重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在建立科学的收入分配制度、工资增长机制和加大对企业困难职工群众帮扶力度等方面狠下功夫,切实维护职工群众的物质利益。加强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支持和保证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各项职权。高度重视职工群众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做好经常性的思想工作,帮助职工释疑点、解难点,构建关爱员工的“暖文化”。
(四)创新方式,提高效率,丰富党建工作活力源泉。非公企业党组织要按照“业余、小型、多样”的原则开展活动。在活动形式上,要变“集中型”为“随机型”。针对许多非公企业通常采取“两班倒”“三班倒”的轮流工作模式,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少集中、多分散,少支部、多小组,少开会、多交流。一般情况下,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位进行,还可让党员单独完成任务。在活动平台上,要变“内向型”为“开放型”。可以打破原有基层党支部划分的组织界限,活动内容可以由几个企业党支部联手策划、设计、组织,使人员、经费以及设施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从而加强企业党组织间的沟通交流和横向联合。要改变在会议室活动的习惯做法,尽可能把会议室与生产经营现场、企业内部与外部、阵地与网络相结合,引导党员多方位地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在活动载体上,要变“单一型”为“灵活型”。要善于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手段,在网络上建立信息、管理、服务、培训、互动一体化平台,通过开展“网上咨询”“网上谈心”“网上调查”“网上征求意见”等活动,打造网上“党建社区”、培养党员“意见领袖”,增强党组织和党员的网上引导功能。利用互联网优势,开辟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渠道,进一步密切党同非公企业职工的联系。
(五)完善机制,加强宣传,积极营造党建工作活力迸发的良好环境。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不断焕发生机活力,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各级组织部门要加强与非公经济组织工委各委员单位的沟通协调,组织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应牵好头、负好责,为党委作好参谋,当好助手;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根据自己的职责,积极参与,主动承担任务,共同抓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非公企业联席会议、领导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制度,力争规模以上非公企业都能有联系机构或领导。二是营造良好的保障环境。根据实际情况,加**方财政支持力度,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纳入各级年度财政预算,由财政部门根据企业规模、党员数量进行统一划拨。严格落实党费返还制度,党员交纳的党费全额返还企业党组织。进一步探索企业自筹、社会支持等有效办法和途径,不断拓宽经费保障渠道。进一步加大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力争使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部建有党群服务中心。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党的有关方针政策以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善于挖掘“抓党建,促发展”的先进经验
增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活力研究第2页
和典型做法,做到总结一批、表彰一批、宣传一批,在广大企业党组织中树立起一面面旗帜、一根根标杆,不断激发企业党组织的竞争意识,促使各类企业跟着学、照着做,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