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本次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和信心。
作为一个乡镇基层干部,也深深感受到了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各级政府都成立了专门的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我所在的乡镇也成了乡依法治理工作小组,全力加强法治建设,建设法制性政府。我所在的乡镇是**区**乡,是**区较边缘的山区乡镇,乡域面积54.377平方公里。现辖5个村民委员会60个村民小组和1个社区居委会3个居民小组。全乡人口4071人,绝大部分是农村户口,2014年实现农业总产值3906万元,是一个纯农业乡镇,一直以来,民风淳朴,老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良好,治安稳定,近十年无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在稳定的背后,也有一些隐患,有些乡镇干部在为民办实事,解决矛盾纠纷问题的时候法治的观念不是很强,讲究靠感情,靠人情,只要把事情摆的平就行,就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本事,这种做法无疑在今后是行不通的,靠人是靠不住的,今后的农村建设还是要法治而不是人治。
为什么现在农村法治建设推进缓慢呢,我觉得有一些原因如下:
一是农村不少老百姓文化水平不高,对法律意识淡薄,遇事不信法,要找人找关系解决,觉得社会不公平,上访都要到上级部门,甚至进省,进京,觉得只要去上面反映了,事情就能得到解决,对基层政府信任不够,不少人周而复始的上访,不少案件经过法院都已经判决了,还不服,还要找政府要说法,一些案件超过10年,20年都还在上访,甚至选在国家重要的节日点上,这些都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需要重视。
二是法律体系不完善。现在的有些法律互相抵触,有些问题既可以用这个法律也可以适用于另一个法律,导致在农村开展工作的时候,基层干部不知道该适用哪个法律,有时候就凭着感觉用这个法律,有时候又换个法律,导致判断标准不一样,导致结果不公平,容易引起老百姓的不满,觉得判罚不公平,其实基层干部完全是依法办事,只是适用的法律不同而已。
三是农村走法律途径成本高。农村的一般经济利益纠纷涉案金额一般不大,几千以内的占多数,不少人遇到有经济纠纷的时候,一般选择私了,找个中间人做见证人,通过口头承诺或者吃顿饭,就把事情了了,这种方式看起来快,但是有时候,欠款方赖账,说没有这回事,或者跑到外地打工躲债,当事人也拿对方没办法,因为没有保留证明或证据,而走司法途径去追债,成本又高,打一场官司下来,可能花费还不只那点,还不如就算了。
四是基层法律人才匮乏。乡镇和村一级干部懂法律知识的人还比较欠缺,很多在基层的公务员,都不是学法律专业的,在法律知识学习方面也没有经过系统化的学习,村干部学习法律方面也少,不是村干部素质普遍不高,以村中,高中文化居多,对国家的有些法律还不是很了解。
五是基层法律宣传培训教育经费和人员保障不足,基层的普法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没有专门的机构,普法队伍老化,因此乡镇普法宣传培训教育工作开展的比较少,导致法律知识无法给多的普及给老百姓,农村干部培训法律知识的也不多,一是懂法的人不多,二是办公经费有限,无法邀请法律专家学者到村上给群众讲课。
以上是一些主要原因,这些原因导致了农村法治工作开展进度慢,导致各种矛盾隐患的积压,诸多见报的各种上访信访,其实有不少问题一是基层干部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没有认真的用法律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二是老百姓不懂得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从而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更多的损失,从而老百姓心中有更多的怨气,觉得社会不公平,到京、进省上访,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
现在党中央下决心要深入开展依法治国,我觉得关键在基层,抓好依法治乡、依法治村,抓好农村法治建设,才能真正的实现法治国家的梦想。如何抓好呢,我有一些想法:
一是不断提高农村的教育文化水平。相比城市来说,基层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比较大,农村学校硬件软件还不高,师资力量还不够,老师的水平相对城市来说要差,导致教学质量不高,不少农村的学生考试成绩不如城市的学生,不少学生读了初中或高中就不读了,就读职高或去外面打工,这些孩子一生学的到知识就到初中或高中就截止了,学的知识不多,法律知识就更少,这些孩子长大,说重点,又变成了法盲或者不懂法,现在农村学校因为老师少,不少老师身兼数职,一人教很多们课,专门的法律老师少之又少,可能有些老师自己对法律知识了解的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的教育文化水平,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升学率,让农村的孩子能多读书,多学习,多学点法律知识,配齐农村学校课程的老师,让农村的孩子也有一个和城里孩子平等学习知识的平台,让他们更多的考入大学,更加系统的学习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法律意识,。只有从源头开始,从学生抓起,才能一代一代的不断提高农村老百姓的素质和法律意识。
二是建立法治型基层政府和法治村级组织。基层政府和村两委必须要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法规办事,在矛盾纠纷处理和为群众服务过程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现在有些农村问题是合理不合法或者合法不合理,基层干部一定要坚持原则,把握方向,坚持法律底线不突破,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让老百姓明白遇到事情要讲法律,不能讲人情,突破法律的底线,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守住法律的尊严,彻底由人治转到法治,走上依法治理的道路。当然这个需要一定的过程,随着我国的法治建设越来越完善,就一定能做到。
三是加强法律体系完善。现在的法律太多,一些法律交叉,需要国家牵头做好法律体系的完善,让基层法律工作人员不在为选择那个法律而苦恼,让法律的标准更加一致,确保法律制定出来能更好的保障老百姓的利益,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举个例子,刑法修正案八中,将醉驾入刑写入到法律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全国的酒驾案件锐减,因酒驾而导致的车祸也大大降低,这个修改,确确实实的保护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好的法律就该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也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四是加强基层法律知识的培训和人员的充实。农村工作主要由基层干部来做,因此法治要从基层抓起走,现在农村基层干部懂法律知识不多,现在法律知识更新又太快,几乎每年都在更新法律,民法,刑法,不少法律都在不断更新,基层的干部大部分很多时候都在处理公务,系统学习法律的时候较少,自学的时间也比较有限,导致法律知识跟不上,处理问题还在用以前的法律知识,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基层法律知识的培训,村干部这一块也是同样,不少村干部知识水平有限,更需要加强法律培训学习。二是充实法律人员到基层,现在不少基层从事法律工作的同志年龄偏大,需要有新鲜血液补充从事基层法律工作,不让法律工作出现断层,老同志要主动传帮带,新同志要主动学习好的经验和方式方法,现在基层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一般都只有1个,其他都是兼职,村上可能还没有,都是兼职,导致了法律工作宣传上的力不从心,法律知识本来就不少,要宣传好,宣传到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因此法律工作需要人人参与,要做到基层干部都要认真学习本部门本岗位的相关法律知识,定期或不定期到各个村参与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基层政府要定期或不定期的邀请法律专家学者到基层到农村做法律宣传和教育,通过这种自学和专家培训的方式,不断提高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法律知识水平和法律意识。
五是降低老百姓打官司的成本,现在老百姓打官司成本太高,在基层做群众工作,当建议双方走司法途径的时候,不少老百姓都不愿意,一是成本高,二是时间长,本来利益纠纷就几千的事情,都不愿走司法途径,因此需要解决老百姓打官司难的问题,要让老百姓遇事找法,遇事靠法,遇事相信法,遇事能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加强农村法制建设任重道远,只有农村法治建设不断加强,国家的法治建设才能不断加强。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各级各类国家机关要通力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农村的法治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