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乡村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我县历来重视对乡村干部的教育培训,2015年,为强化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我县结合“三统一三评价”乡村干部管理一体化机制,多渠道、全覆盖地开展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坚持教育培训需求导向,丰富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教育培训效率,真正让基层干部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强化理想信念,把握方针政策,理清工作思路,提高素质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乡村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不仅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而且关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为此,我带着课题组深入9个乡镇23个村分别就如何抓好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实地走访党员干部和群众57人次,征求到意见建议106条,对下一步如何抓好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了更好的思考。
一、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现实意义
乡村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担负着组织、领导、管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骨干。乡村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干部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切实加强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而且也是做好农村工作的重要保障。
(一)加强乡村干部培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基层干部的辛勤努力下,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险、农民最低生活保障与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工作发展态势良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治建设、村级政权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意识不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大,村容村貌改善不快和村民民主意识不强等问题,这极大地削弱了基层组织的整体战斗力,直接影响了基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而乡村干部作为基层一线的引领者,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对基层干部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推动基层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二)乡村干部教育培训是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干部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
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目标要求及客观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传统的干部教育培训的组织形式、培训途径以及教学方式和手段都表现出了与现实情况不太适应的一面。因此,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便成为亟须研究和解决的学题。切实加强乡村干部的培训教育工作,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执行力、战斗力,而且是提高乡村干部推进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水平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强大合力
一是制定培训规划。在县干部教育培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制定部门和乡村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明确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对培训内容进行了科学编制和调整。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平台,大力进行宣传,营造了良好的人人重视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氛围,促进了广大干部特别是乡村领导干部对培训工作的思维转型,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开视野、提供动力。截止目前,全县通过《新**》、**电视台、《**先锋网》、《**先锋网》等网络媒体报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方面的信息达50条。
(二)加强分类培训,落实各级各类培训任务
一是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培训。采取“走出去”培训,选派乡村主要领导参加上级各类培训班,不断更新干部观念,拓宽干部视野。今年以来,共选派16名正科级领导干部参加中央、区、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或到区、市机关单位进行跟班学习、挂职锻炼。二是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结合全县科级领导干部培训班,把乡镇科级领导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各种形式和多种途径,强化知识储备,强化实践锻炼,强化能力培养。县委组织部今年选派一批科级领导干部和年轻后备干部到县直有关单位挂职锻炼或者外出学习培训,通过挂职锻炼和外出交流学习,广开眼界,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全县举办各种培训班123期,培训人数达4260人。三是乡村一般干部培训。在充分保障培训经费的基础上,由组织人社部门牵头,农业、林业等业务部门具体实施,按照业务对口、分类施教的原则,对乡村一般干部进行定期强制轮训。在传统党校、农广校培训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育,丰富培训内容。变原来单纯的业务培训为政策理论、实践技能和电脑基本技能等复合内容的教育培训并将干部参加学习的时间、学习效果等指标纳入职工年度考评和绩效工作考核,从制度上约束干部学习,以制度促进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县2015年共开展乡村干部培训156次,培训乡村干部达4216人次。
(三)调整培训结构,增强干部培训实效性
一是注重培训内容的时效性。随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的发展变化,要对培训内容不断地进行更新,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有针对性的设置培训课程。要根据干部的特点和素质状况,确定不同培训目标和内容,及时把广大干部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列入培训课程。三是培训内容要突出重点。在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的同时,重点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的历史,国情和形势教育,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进行本职岗位所需要的业务知识培训。
(四)加大保障力度,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深入开展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把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几年来,财政预算干部教育专项培训资金100多万元,确保我县干部全员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整合部门培训资金投入干部教育培训达400多万元。二是强化阵地保障。积极推进县乡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党校硬件和软件建设,通过区、市评估验收。着力把县委党校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阵地,筑牢县级培训阵地;加强乡村党校建设,构筑乡级培训阵地;加强村级党员电教室的建设,构筑村级培训阵地。同时,结合产业基地、屯级党支部、农家课堂等对村组干部进行培训,构建县、乡、村三级干部培训大格局。三是强化师资保障。把县四班领导、单位主要领导、专业技术人员等35人纳入干部教育师资库建设,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有培训任务的部门和各乡村也建立了相应的师资库,把土专家、产业带头人40人纳入师资库建设,建立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
三、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培训课程涉及的新课题比较少,甚至部分培训内容多次重复,针对性不强,主要教授理论知识,缺少教授工作业务。同时,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短缺,财力投入不足,培训基础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专业性不强,虽然乡村干部每年都有一定的培训,但是培训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为了培训而培训,为了完成培训而培训,干部教育培训无形中变成存在走过场现象,导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不高。
(二)教育培训工作方式方法单一。乡村干部教育培训主要是通过上级选派到党校或者行政院校进行政治理论培训,缺乏自主办班培训且培训形式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更好的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多,实践考察少;传统方法多,现代手段少;内部交流多,外出参观少,造成乡村干部在学习中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同时,教育培训的工作标准要求不够明确,没有较好的考虑到乡村干部队伍的工作岗位结构,没有贯彻好因材施教的培训理念,难以满足乡村干部的需求。
(三)教育培训考核监督不够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健全,缺乏一整套系统的、严格的、可操作的、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检查、督促、考核、奖惩制度,干部教育培训与干部选拔任用、奖惩考核结合不够紧密,量化考核评价工作落不到实处,影响干部参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加强乡村干部教育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强化基层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增强依法办事能力和应急管理、舆论引导、新媒体运用以及民族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能力,对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但是我们看到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如一些单位和部门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优质培训资源和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干部培训机会偏少,培训方法单一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做好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基层干部教育培训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做到思想重视、思路清晰、措施落实、保障有力,不断提高教育培训水平。
(一)合理确定内容,“精”为标。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主导产业和地域性的特色产业精选培训内容;要因人制宜,根据不同年龄和文化结构的党员干部需求精选培训内容;要因时制宜,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特点,紧扣党委政府阶段性的中心工作精选培训内容,分清层次分清类别。归结起来,就是最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什么最有用就学什么,最缺少什么就补什么。同时,根据工作实践中最容易遇到的专业性知识和业务性知识难题进行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业务知识的有机结合。
(二)改革教学方式,“趣”为要。要把乡村干部作为中心,改革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可以尝试在办班前让学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让学员带着感兴趣的问题参加培训;可以尝试增加培训中研讨的时间,通过学员与教师点对点、点对面的交流和辨析,使他们在互动中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可以尝试让学员更多地走出课堂,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和感悟,在鲜活的事例和亲手操作中增长见识,增强技能;可以尝试更多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地展示给学员,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增加学习的选择空间。
(三)整合培训资源,“活”为上。要不断以灵活适用的方式提高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可以通过内部挖潜,积极寻找“土专家”和经验丰富的能人,组建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也可以通过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训力度提高师资水平;还可以通过外聘专家的方式提高师资水平。要不断以灵活的方式整合培训设备和设施,可以在城乡之间、乡村之间、村与村之间建立联合培训制度,形成资源共享机制,活用现有资源,促进培训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的多向流动和有效共享。
(四)强化考核评价,“实”为本。要进一步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跟踪问效,把考核工作做实,约束各级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组织者提高培训的实效。建立健全巡视制度,进一步加强监督,从根本上改变培训组织者被动应付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由培训对象参加的满意度测评力度,从源头上杜绝形式主义的无效培训;进一步加大学习效果考核力度,对参加培训的党员干部及时进行学习成绩考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