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社团党建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的管理范围不断扩大、管理难度不断加大,社区,越来越成为重点难点问题的集散地,成为社会和谐建设的主战场。为更好地推动社区工作,**县**镇因地制宜,大力推进社区社团党建,创新服务、凝聚人心,极大地调动了社区党员群众参与社区管理主动性,为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了和谐环境。
主要做法及成效
在推进社区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坚持把做好社区社团党建作为重要补充,在网络覆盖、队伍选培、制度建设、典型选树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推动社区社团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道路,成为社区和谐建设重要力量。
一、广组建,服务网络全覆盖。坚持党建引领社团规范化运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动组建社团党组织,覆盖全镇19个社区。一是建前跟踪推进。对新组建的社区社团,由社区党组织提前介入,对其功能定位进行划分,并同步摸清社团党员人数,对符合条件的建立党组织,做到社团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建立,日常管理制度与党建工作制度同步制定,为社团科学化运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建中科学定位。在广泛征求社区干部、老党员、老干部意见建议基础上,开展“社团党组织集中组建推进月”活动,根据社团不同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组建、挂靠组建、源头组建等多种方式,先后组建桃园社区微微义工服务队、罗巷社区“小手电”义务护巷队等社区社团党组织36个。三是建后规范管理。完善“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制度,以党建制度规范党员行为、推动社团科学运作。同时,设立党员活动日,定期组织社团党员骨干开展政策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增强党员责任意识,主动为社团发展献计献策。
二、强队伍,服务质量最优化。在推进社团党建工作的过程中,始终把发挥党员作用、提升团体活动内涵作为关键,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一是优化党员队伍。以社区党员干部为中坚,把社区党员“热心人”广泛吸纳到社团组织中,不断优化社团党员队伍层次结构,1000多名党群工作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各社团,为社区居民提供经常性服务,成为推动社区和谐发展的助力剂。二是提升骨干力量。紧紧抓住社团负责人、党组织带头人这一关键因素,加大素质提升力度。一方面,通过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了一批高素质社团党组织书记。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对社团党组织成员,采取镇、社区集中培训与社团自主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理论学习、实用技能等专业培训,不断提升社团骨干整体素质。三是充实新兴力量。普遍推行社区与社团联动,实行社区干部与社团党组织成员“交叉任职、双向进入”,大学生村官到社团担任党建工作联络员或党组织成员,为社团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鼓励社团发展党员,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队伍,进一步充实力量。
三、重引领,服务效应最大化。注重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挖掘、宣传先进事迹,为更好地开展社团党建工作树立标杆。一是“选”。结合“七一”,开展“五好”党组织、“星级”党员评选等活动,采取社团党组织举荐、社区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在全镇社团中广泛遴选,选出东门社区阳光党员义工服务队、泰山东村社区“星火助教社”等一批党组织典型,刁伯辉、李万银、尤凤英等一批先进典型,成为社区党员群众学习榜样。二是“树”。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团活动为切入点,探寻社团服务亮点,总结先进工作经验,深挖典型感人事迹,树立身边的榜样。通过社区宣传栏、镇政府网站等,加大对社区社团典型宣传力度,让党员群众知晓。三是“学”。在镇,充分发挥镇政府网站、镇“**”宣讲团等作用,集中组织开展学习社团党组织、党员典型先进事迹活动,全面提升思想境界。在社区,利用“七一”、社区艺术节等契机,组织“五老”集中宣讲,有条件的还编排相应节目,既丰富了业余生活,又让党员群众受了教育。
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推进社区社团党建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在某些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少数党组织建而不为。当前,全镇社团党组织主要是建立在社区党总支下,但从运行情况来看,少数社团党组织成立后,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社团党组织成立后,未能及时地开展自身特色活动,只是依托社区党总支来组织社团党员参加志愿服务等活动,支部对党员的引导不够,导致部分党员对社团党支部还没有足够的认同感。一方面,由于社区办公经费、办公场地有限,导致少数社团无经费来源、无办公场地、活动少,部分党员对社团工作热情不高,导致有的社团难以正常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是部分党员管理有难度。工作中,我们发现,社团党组织中的党员多为退休的老党员、老同志,党员的年龄偏大,党支部在开展工作时,既要严格管理,又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区别对待,无形中加大了管理的工作量。同时,社团党支部虽然是社区党总支所辖,属社区管理,但是其中的党员来源复杂,大部分都是党组织关系迁进社区的,各自的文化程度、人生经历各不相同,在具体问题上难免出现分歧,导致社团党支部有时难以开展工作,党员管理存在较大难度。此外,社团里的少数党员,党组织关系因种种原因,有的还在原单位,有的还在外地,难以实现党员管理上的统一,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是党组织年轻力量充实难。调研中,我们发现,当前,社区社团中的年轻力量,主要还是以大学生村官、社区年轻后备干部为主,社团党组织开展的党员志愿服务、文化娱乐宣传等活动,主要还是依靠社团当中的老党员、老同志,社团党组织的有生力量偏弱。主要是,社区中的“空挂”党员多,大专院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等群体,大多数都在外地工作,平时难得到社区参加组织活动,在家的年轻党员,又都有各自的工作,社区活动都很少参加,更不用说参加社团党组织的活动了,导致社团党组织中年轻力量不够,在开展活动时还是显得有点后劲不足。
四是制度执行力度不够。成立社团党组织,主要目的是规范社团运行,提升社团服务内涵。然而,在实际运转的过程中,仍有少数社团党组织在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的过程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只注重开展各类活动,而忽视了对党员的要求,导致党组织形同虚设,未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五是活动资金来源渠道少。工作中,普遍发现,社区社团党组织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缺乏运作资金,资金来源渠道少的问题。社团党组织的资金来源多为社区活动经费,有的甚至要自行筹措,导致党组织在开展活动时捉襟见肘,有时连正常的组织生活都无法开展,对党员社员的吸引力自然下降,少数社团党组织的凝聚力有所减弱。
对策和打算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以“党组织引领社团、党员活跃社团、社员服务社团、群众得到实惠”为目标,加大推进社区社团党建工作力度,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扩大组织外延。进一步加大社区社团、社团党组织组建力度。一方面,以社区为单位,广泛收集社区党员群众需求,并及时对需求进行分析整理,以“趣缘”为纽带,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新组建一批社区社团,并对有3名以上党员的,同步成立党组织,进一步扩大组织外延。一方面,对全镇未建立党组织的社团进行重新摸底,建立专门台账,并采取内培的方式,加大在社区社团中发展党员力度,采取联合组建的方式,以地缘为纽带,新组建一批社区社团党组织。
二是提升服务内涵。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内容,以社团党组织为核心,充分发挥社团党员骨干作用,在定期开展义务巡巷、交通执勤、环境卫生等常规志愿服务基础上,根据社团党员社员实际,探索为社区内困难群众、孤寡老人进行服务的长效机制,建立专业化服务、互助性服务和志愿服务相结合的社区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将服务内容由单一的志愿服务向多元的文艺演出、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延伸,形成“组织制定、党员响应、长期坚持、群众欢迎”的良好活动氛围,满足社区党员群众需求。
三是优化党员队伍。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作为推进社区社团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从“选、配、培”等方面,不断优化社团党员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一方面,充实新力量,推行社区年轻干部、大学生村官到社团任职、服务,对新招聘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大学生村官,在做好所在村(社区)分管工作的同时,要求参加社区社团活动,参加社团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并接受社员民主评议,逐步引导成为中坚力量。一方面,强化理论知识、实用技能的培训,利用镇党委政府、社区举办的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组织社团党组织负责人、党员骨干定期参加培训,在培训中提升服务社团、服务群众的能力本领。
四是灵活考核考评。针对社区社团党组织不同情况,灵活采取社区综合考核、社团党员社员民主评议、社区党员群众民主测评等多种方式,加强对社团党组织的考核考评,考评结果作为推荐县、镇优秀党员、先进基层党组织重要参考,对其中特别优秀的,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并积极争取专项活动经费,进一步激发服务热情,在全镇上下努力形成“社区社团主动服务、党员社员积极参与、服务内涵不断提升、社区群众得到实惠”的良好局面。
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在社区投入、自筹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社团党建工作的资金投入。以镇为单位,针对社团党组织不同情况,按照党员参与率、活动开展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指标,设置社团党建工作专项资金,以项目运作的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对运行态势好的社团党组织,通过“社团党组织上报活动项目—社区党组织审核—镇党委审定”的程序,根据活动项目规模,下拨相应项目资金,为社团党组织正常运转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