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思考与探索
高层次人才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市要在沿河地区实现率先崛起的目标,必须要把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作为第一要务,加快人才集聚,形成以人才推动创新,以人才促进发展的新格局。按照部机关统一部署,我们在走访基层和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加强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对今后如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提升人才工作成效进行了研究和思考。
一、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全市的人才工作力量不断加强。
一是党管人才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调整了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各乡镇园区也设立专门的人才工作机构,初步形成市委统一领导,市委人才办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市镇上下联动的“党管人才”新格局。
二是人才工作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我市设立了6000万元人才开发基金,启动实施了“**人才集聚”重大工程,在对乡镇园区、部门的年度工作考核中加大了人才工作的权重,制定出台了人才引进、培养创新创业支持和服务保障等一系列人才政策文件。
三是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强。开发区的科技综合体、城南新区的大工研究院、湖西新区智能交通创业园筹已建成或已规划建设。全市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1家、“三站三中心”76家。
四是招才引智工作逐步常态化。全市每年举办一到两次大型招才引智活动,邀请数百名专家教授来邮,推进人才引进、项目合作,彰显人才工作成效。同时以“组团出访”和“小分队对接”等方式,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活动,人才引进的渠道不断拓宽。
五是人才引进的成效逐步显现。近年来,全市累计获**市级以上人才项目立项122项,其中,省双创计划28项,省博士计划25项,省创新团队1项。截止2013年,全市人才贡献率达38%,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45.47亿元,占规上工业产值28.4%,申请专利0.18万件,获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项,省科技进步奖1项,高层次人才支撑科技创新的作用已逐步显现。
二、我市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尽管我市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年有所增长,但我市现有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基础在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中仍然不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l、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观念不新。在当前人才市场化的配置形式下,部分领导干部认为高层次人才的引留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对人才工作认同的是“筑巢引凤”的思路,认力只要经济工作上去了,人才自然会来,而对“引凤筑巢”缺乏信心。而在企业家群体当中,普遍对“能力和学历”的认识存在偏差,部分企业在人才引进上存在着轻学历、重经验的思想观念,认为学历高的人才不如具有工作经验的一般人员发挥作用快,所以在引进人才方面主要关注的是否有工作经验,能否马上为企业服务,而不是注重人才的先进理念和创新能力。部分企业对高层次人才往往心存戒备,表现为:一怕投入没产出,二怕同行“挖墙角”,三怕技术遭泄秘。特别是怕人才流失后利用掌握的核心技术“另起炉灶”,削弱自身的竞争力。这些顾虑直接导致企业不愿下气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
2、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吸引力不强。客观上讲,我市的区位和产业优势不明显,支持创新创业的资源要素还不能完全满足高层次人才的高品质需要。主观方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完善的引留人才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一是现有的人才政策吸引力不强,获资助对象的门槛较高,与周边相比资助力度也有所不及。二是资助的方法还不够科学。现有政策侧重于引进人才的薪酬补贴,缺乏对人才引进后持续的创新激励和创业扶持。三是政策受众面还比效狭窄。现有的人才激励主要集中在二产类的创业创新人才,而文教、卫生、社会事业以及高级管理人才还相对缺乏。
3、高层次人才引进的承载力较弱。全市三大园区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的人才创业载体,从功能定位上看,基本是满足产业化需要的标准化厂房,水、电、气等公共设施不能有效配套,相应的优惠政策还没有到位,金融、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等孵化功能还不具备,有“巢而凤不能入”。从运营和管理机制上看,相关园区不能依据创业孵化的耍求,制定完善有效的针对人才创业、项目实施的管理和服务政策,部分领导干部以“招商引资”来看待“招才引智”的即得效益,重管理而轻服务,重效益而轻效应,部分人才深感创业不易,成功太难。企业作为人才创新创业的主体,也存在承载力薄弱的问题。一是我市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转化高层次人才的高新技术成果的能力;二是研发能力薄弱,大部分企业以生产加工为主,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队伍,难以与高层次人才实现有效的对接。
4、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落实不力。近年来,我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的政策文件,部分乡镇园区和部门对于人才政策,还停留在纸面上,没有有效地宣传和推进落实,不少企业对人才政策还不够了解,政策的引进作用还未充分发挥。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乡镇园区和部门领导对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重视不够,对于通过激励政策推动人才引进的认识不够;二是深入基层不够,就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与企业沟通交流不够,对于人才政策实施的决心和信心不足。
5、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组织合力尚未形成。一是部分乡镇园区人才办形同虚设,部分乡镇园区领导干部分工不合理,没有专人负责人才工作。二是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单位,对于人才工作技入的资源和精力较少,大部分仅停留在有事配合一下。三是人才工作单位尚未形成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实施的整体联动的人才工作机制,日常信息的沟通、传递机制还有待完善。
三、关于加大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思考和对策
面对周边地区人才竞争的激烈态势,根据我市高层次人才队伍的现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在人才引进上出实招求实效,把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突出高层次人才对我市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有效地吸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力争实现“引进一名高层次人才,拉起一支研发队伍,壮大一个企业,振兴一个产业”,让人才的核心价值在我市得以体现,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为我市“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为加快开创人才引进工作的新局面,我认为要做到“内外兼修”。一方面苦练“内功”,解放思想、创新方法,整合资源、加强合力。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引才渠道,扩展人才合作形式,下大力气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实现外有“才源”源源不断,内有“才园”园园皆满。
1、进一步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提高对人才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力度是促进我市人才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一要善于谋划。认真学习各级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充分领会领导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择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观念,结合本地区工作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定方向,制规划,谋大局。二要落实政策。以完善的政策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越的要素保障。三要建立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注重信息沟通和工作传递,研究、部署人才工作,把人才工作真正摆上议事曰程,做到常抓不懈。四要加强宣传。充分运用各类会议、宣传媒体,加大对人才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市营造“尊重人才、重才用才”的浓厚氛围,掀起一个重视人才工作、研究人才工作、做好人才工作的热潮。
2、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组织体系。着力打造上下联动,部门协调,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是各多镇园区的党政领导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真正做到“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把“党管人才”落到实处。二是乡镇园区要调整优化人才工作办公室,配备专职人员,制定人才工作考核奖惩机制,使基层的人才工作常态化。三是部门要把人才工作作为部门的本职,强化自主开展人才工作的意识,充分发挥本部门资源积极推动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招引高层次人才。四是市委人才办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要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着重在政策分析、工作规划、任务部署、沟通协调和目标考核等方面多下功夫,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整体合力。
3、进一步发挥激励政策的吸引作用。人才激励政策,奖励只是形式,引进才是目的。奖励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但吸引人才支撑创新、推动发展的主旨不能偏离。“**人才集聚计划”是我市重大引才工程,也是人才激励政策的总成,为了充分发挥这一政策对于人才的吸引作用,我建议在奖励的形式上多做研究。一是在入选门槛上进行研究,资金分阶段拨付,先入门,后考核,前期门槛要低,后期考核要严,这样可以简化人才引进的程序,加速人才集聚的进程。二是在资助力度上进行研究,不搞一刀切,对人才和项目进行分类,根据人才层次、人才效能评选一些重大项目.给予更大力度支持,对内可推动其他人才作用的发挥,对外可加大“**人才集聚计划”这一品牌的影响力、吸引力。
4、进一步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除通过产学研合作和活动引才外,广泛开辟新的引才渠道。一是网上引才。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国内知名的大型人才网站加强合作,大力宣传我市引进人才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发布产业急需人才的职位、专业等求才信息,促进人才与**进行远程在线交流,广泛网罗人才。二是以商引才。切实将人才引进与招商引资相衔接,做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举,充分发挥我市科技综合体、“储能电池产业千人研究院”、“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大工研究院”、“智慧大厦”等吸纳高层次人才创业的重要基地载体作用,扭转我市这些人才创业载体有名无实的“空巢”现象。三是以才引才。高层次人才在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他们在我市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宣传和吸引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向我市集聚。四是外事引才。将台办、侨办等具有外事职能的部门纳入全市人才引进工作范畴,借助他们通过外事活动,将我市引才的触角伸向海外。
5、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考评机制。一是全方位提高人才待遇。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全职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可以在以往为他们提供丰厚的生活待遇、经济待遇和学习待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待遇,提升他们身为“**人才”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建立人才项目考评机制。严格按照项目管理办法,对项目实施和人才绩效进行跟踪和监管,突出人才资金使用的实用性,促进人才成果的有效转化。三是完善人才工作考核机制。以考核为抓手,将全市的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工作目标,转化为部门和乡镇园区的工作自觉。进一步优化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改变过去以引进报成项目为唯一考核目标的做法,在工作的开展和绩效的发挥上多做探索,力争做到任务的完成和工作热情的激发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