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民主测评推荐方法的思考
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组织部门考察评价领导班了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手段,测评、推荐的结果是选人用人的重要参考。科学开展民主测评推荐,有效提升民主测评推荐的准确性,对于提升选人用人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修订后,对民主测评和推荐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做到既看票又不唯票,需要我们对改进民主测评和推荐的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一、影响民主测评推荐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民主测评和民主推荐是参与测评推荐人员意愿的外在表现,这一表现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范围、不同的方式,均有可能影响测评推荐的结果。除人为填写失误、统计失误等特殊情况外,致使民主测评推荐结果可能失真的因素主要有:
1、参与者认知因素。主要表现为,参加测评推荐者对被测评推荐对象不了解、不熟悉,参加推荐者对拟推荐岗位的要求不熟悉,或者由于知识水平等原因,对测评推荐的要点理解有偏差。
2、参与者心态因素。一是老好人心态。测评时填一样的等次,推荐时要么都推,要么不推,一个都不得罪;二是事不关己心态。随意填票或干脆不填,甚至抱着游戏的态度对待测评推荐;三是不信任心态,对测评推荐的公正性存疑,认为推荐测评不起作用,或者对组织者不信任,害怕其泄露自己的测评推荐情况;四是利益心态。出于私心,如报复、忌妒、小团体利益、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甚至拉票等。
3、时间和空间因素。一是场所失当。比如会场过小,参加测评推荐人员相互干扰,有心理障碍,不敢表达真实想法,或个别谈话推荐场所隔音效果差等。二是时间失当。测评推荐时间安排紧迫,不仅容易使参加者缺乏思考酝酿过程,也容易造成“组织上已有安排”、“走过场”的误解,从而导致测评推荐草草收场。
4、测评推荐要素设计因素。比如测评的内容过于抽象,以固定统一的德、能、勤、绩、廉来评价干部,难以全面准确反映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情况和德才表现;测评的等次设置不合理,不利于区分档次;推荐的条件设置过于原则,难以体现不同类别、不同岗位的特点和要求。
二、改进民主测评推荐的方式
改进民主测评推荐方式的目的在于使民主测评推荐结果尽可能反映其本真的状态,方法在于尽可能排除可能导致测评推荐结果失真的不利因素。应从测评推荐的组织、制度设计等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信息不对等、环境失当、制度缺馅等问题。
l、突出参与者的主体地位,确保知情人投知情票。要合理确定民主测讦推荐的参加人员范围。以《条例》规定的民主推荐参加对象范围为依据,本着“有经常性接触”和“相对知情”的原则,根据不同测评、推荐职务层次、不同单位类型,科学界定参加民主测评推荐的人员范围,既注重广泛性、代表性和民主性,又解决信息不对称、不相干人参与的问题。有条件地设立展示平台。在一些重要的测评推荐活动中,允许干部本着自愿原则,通过公开竞职演讲、互动交流等形式,展示才华、表达意向,在一定空间内的“合理拉票”。可借鉴“四述”、试用期满干部考核等,组织公开述职。清晰表达测评推荐的相关要求。测评推荐活动中,组织者要讲清楚测评推荐的要求,可用简洁精练的文字写在测评推荐表上,让参加测评推荐人对推荐的范围、名额,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测评的要点心里有数,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和人岗相适的要求。
2、消除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营造公平公正的氛围。要安排合适的时间和场所。测评推荐前,应统计好参加人数,安排适当的场所。应尽可能单人单桌,设置票箱投票,尽可能为参与人员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创造条件,消除参与人员的思想顾虑。同时应为参加者提供充裕的酝酿思考时间,可探索推行集中发票、独立填票、定点回收的测评推荐方式。要加强宣传引导。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向干部群众宣传党的干部政策、法规和制度,使其认识到举贤荐能对于事业进步、单位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其端正态度,认真负责地行使权利,公平公正地参与测评推荐。要引导其运用全面的观点、发展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对被测评推荐者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作出评价和选择。要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建立健全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工作责住追究制度,明确责任追究情形、追究方式,防止被测评推荐对象“拉票”、“串票”以及组织者“诱导”填票等行为的发生。
3、发挥制度设计的核心作用,科学设置测评推荐要素。在民主测评上,采取多样化的测评方式。推行领导干部自评,由干部本人自我画像、自我剖析,查找优缺点,与组织评价、干部群众评价相互印证,同时检验干部的自我认知水平。推行干部德的专项测评,围绕干部政治品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进行测评,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原则。推行反向测评,在测评项目中,列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可能存在的问题,便于准确掌握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措施。近期,我们在乡镇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工作中采用了干部自评、德的专项测评、反向测评等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民主推荐上,科学设置参考指标,便于参加推荐者对照,综合考量后选择。可探索建立“1+x”的分类参考指标体系,“1”就是统一的共性指标,如对推荐乡镇党政正职、部门党政正职、乡镇党政副职、部门党政副职,分类设定参考指标,可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党政领导干部六个条件,细化为政治品质、思想品德、文化水平、领导能力、组级协调能力、敬业精神、工作实绩、团结协作能力、廉洁自律等;“x”就是具体岗位的个性标准,根据不同岗位对领导干部的要求确定。推行分层次测评推荐。根据参加民主推荐人员工作性质、职务类别、与干部的接触及了解程度等因素,分层次进行测评推荐,分别统计,具体分析,准确掌握各方面的意愿。如近年来我们在“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中,采用的a、b、c票分别统计的方法,就分别掌握了市委委员、一般干部、选人用人风气监督员等各个层次对于部以干部选任工作的评价。在其他测评推荐工作中,可尝试推行。
三、加强对测评推荐结果的综合分析,为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供科学依据
民主测评推荐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测评推荐对象在一定时段、一定范围内的表现,但由于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便测评推荐的组织程度非常严密、要素设计十分科学,其准确度如何仍是难以简单判定的,如果单纯唯票是举,以票取人,就有可能导致考核评价失真,造成选人用人失误。因此,有必要对测评推荐结果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
一是要辩证地看票。一般来说,得票多的干部在群众中的认可度较高,但并非得票多就一定是优秀的干部,比如得全票,也有可能是不讲原则、不愿意得罪人的老好人。要注意为那些敢于坚持原则,不怕得罪人,票数不太高的干部主持公道。在民主推荐中,对于得票相近的干部,要根据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情况和岗位需要,从领导能力、性格特征、专业特长等方面综合进行比较分析,确定考察人选。
二是要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要注意会议推荐与个别谈话推荐的比较,分析不同推荐范围结果差异情况;要将单位内所有测评推荐对象的测评推荐结果以及测评推荐对象近几年内的测评推荐结果进行比较,看测评推荐结果是否与其一贯表现、位次相符,分析变化原因。要进行内部与外界的比较分析。将测评推荐结果与外部反映情况特别是服务对象的评价情况进行比较,对存在较大差异的要分析原因。要进行调查分析。当测评推荐结果与组织掌握情况、领导意见等明显不符时,应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
三是要多渠道印证。注重民主测评推荐结果的全程跟踪与运用,要在个别谈话、实地考察、专项调查等多个环节,对测评推荐结果进行验证。要建立完菩定期测评推荐制度,注意对日常测评推荐结果的积累、梳理和运用,并结合班子考察、干部考察、年度考核等工作,获得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认识,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