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基层单位四风问题反弹表现及对策建议
党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全国行政事业单位陆续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突出对“四风”问题进行查找整改,“四风”问题得到了较好遏制,然而近期,我们在开展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少数部门单位领导对党中央“八项规定”置若罔闻,“四风”问题有些反弹,公款吃喝、送礼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现结合审计中发现的“四风”问题表现形式,浅谈遏制对策和建议。
一、“四风”问题反弹的表现形式
1.有意模糊部门单位与下属企业在资产、资源等方面的界定范围,如将应归属部门单位的国有资产征收补偿资金转移到下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企业,以下属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或相关企业的名义购置办公车辆,供部门单位领导使用。
2.以划拨文明创建等专项经费的名义,将部分财政资金转移至下属相关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如通过加油卡方式,返还部门单位使用,规避检查;甚至直接以私车办公事为借口,为私车补助油料费。
3.假借下属相关单位或企业开展商务接待之便,编造相关事由,将部门单位相关公款吃喝、送礼等费用变相在下属单位或企业报销。
4. 将应由部门单位承办的相关拆除违章建筑、房屋征收等业务事项转由下属单位或相关企业承办,同时以“加班补助”的方式,在下属单位或相关企业违规领取津补贴。
二、“四风”问题反弹的产生原因
1.反“四风”问题工作未做到“全覆盖”。当前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的反“四风”问题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一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其所属基层单位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部门单位的内部纪检机构担当,由于需要监督的对象数量较多,常常通过以“点”代“面”开展监督检查,这种选择性检查的现象抵销了反“四风”问题的威慑效应。同时在不正之风以更为隐蔽的形式存在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的工作难度更大。
2.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健全,管理与运行存在漏洞。与外部检查、问责力度相对应,一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逐步得到健全,“四风”隐身钻空子的余地较小;而所属基层单位由于监督管理力度不到位、认识不到位,极易忽视相关制度的建设,对上级制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多采取选择性执行或不执行,使基层单位制度的建设千疮百孔,为“四风”隐身钻空子提供温床。
3. 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红线意识”、“底线意识”不强。有的领导干部缺乏长期作战思想,在制定规划、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督促检查等方面采取措施不够得力;有的对中央八项规定和治理“四风”的部署和落实,满足于一般应付,雷声大,雨点小,风头过后,一切照旧。有的存在老好人思想,对不良现象避重就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讲原则,缺乏正气,唯求和气,曲意逢迎。
三、防止“四风”问题反弹的对策与建议
1.强化基层单位制度建设。要将基层单位制度建立健全列为部门单位领导干部尽职履责的重要内容之一,不留死角、不留漏洞;财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有针对性地提出检查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单位进行整改。审计部门在开展审计时,要调查了解基层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和实施的有效性,揭示相关内部控制的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处理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基层单位进行整改。有效扎紧基层单位“制度篱笆”。
2.以问题为导向,强化监督管理机制。审计部门在重点关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贯彻落实情况的同时,要依据被审计单位的资金流与业务流情况,扩大基层单位的审计覆盖面,对相关“四风”问题查深查透。同时在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领导干部落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予以重点关注,对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予以充分揭示。财政部门要加强部门单位的预算管理,加大财政直接支付的力度,防止财政资金被挤占与挪用。
3.强化问责机制,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的行为,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坚决杜绝“破窗效应”。要强化责任追究,对领导不力、措施不力、不抓不管导致“四风”问题突出的,要实行“一案双查”,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也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4.强化公开,保证权力阳光运行。要提升部门单位信息公开度,推行部门单位权力清单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和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及时地公开信息,扩大干部群众的知情权,强化对一把手行使权力的监督,对于重大问题决定、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实行集体决策,积极推行领导干部公开述廉并接受群众评议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