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职业化思考
当前,审计机关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日渐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审计机关面临着新任务、新要求,但一些新兴审计领域和内容却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而无法开展。为此,各级审计机关都在努力加强审计职业化建设,但在短期内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素质有较大幅度提高,或者大幅度更新审计力量,都是不现实的,而且各地发展也不均衡。当务之急,要以“探索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集中管理”为契机,以省市级审计机关为主导,把本系统的优秀人才集中起来,组建审计专家团队,发挥他们在审计工作中的指挥、指导、参谋和攻坚作用。
审计署已印发了《关于培养审计业务骨干人才和审计专业领军人才的实施意见》,有些地方也在探索建立审计法治专家库。省市级审计机关可以参照这些经验,根据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内审计工作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建立相应的审计专家团队。笔者认为,当前可以组建四个专家团队:
一是特殊专业团队。随着政策跟踪审计、资源环境审计、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效益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的探索和推进,需要有投资分析、风险评估、工程造价、资源环境勘测、绩效评估等方面的特殊专业人才。省市级审计机关可以把系统内具有相应专业理论功底、取得相应资格职称、实践经验丰富、职业判断能力较强、工作成绩突出的人才进行整合,组建成团队。
二是审计信息化团队。主要包括从事审计信息化工作时间长、计算机审计技能娴熟、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考试、在审计信息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果的审计人员。
三是审计法治团队。主要包括审计专业和法律专业理论功底深厚、担任过大型项目主审且从事审计法规审理工作时间较长、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
四是审计科研团队。主要包括审计专业基础全面、理论功底较深、有一定的审计实践经验、文字功底扎实、善于开展调查研究和审计综合分析,在理论调研方面取得突出成果的审计人员。
在不改变团队人员原有行政管理关系和身份的前提下,以省市审计机关为单位,实行相对集中的管理。
一是省市审计机关对上述人员进行登记备案管理,并将名单在本系统内发布。定期召开团队人员会议,加强团队成员教育培训,组织培训考察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团队人员素质。
二是明确团队人员职责。团队成员根据本系统各地需求,在团队管理单位的统一安排下,参与项目指挥和指导、审计组人员培训、咨询和疑难点解答、重大问题集中攻关、重点课题研究和直接参与重大项目审计等。
三是建立工作平台。根据团队成员分散于各个单位的特点,依托审计机关内网、互联网和微信等,建立网上工作平台,便于本系统审计人员与团队人员的联系沟通,随时向团队人员提出咨询和寻求帮助;依托计划管理,建立项目参与平台。根据重大项目和新兴审计内容对特殊审计知识、方法和技能的需要以及各地审计机关请求,选派团队人员到有关地域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调研甚至参与审计项目;依托审计信息载体,建立专家经验平台,定期发布团队人员工作动态、工作方法和经验,对一些重点问题的集中解答等,供系统内审计人员学习参阅。科研团队还可以集中力量进行重大课题的调查研究活动,发挥上级审计机关人员理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和基层审计人员实践经验丰富、接触实际的两个优势,有点有面地开展理论研讨工作,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理论调研水平。
四是加强团队管理。严格团队工作纪律,建立团队人员监督考核制度,对工作成绩突出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在选拔任用上优先考虑,并适当提高团队人员的审计津补贴等。通过审计团队建设,使审计机关自有优秀人才得到充分运用,既能减少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在特殊专业、信息系统审计、法治管理、科研工作等方面的人才压力,又能防范过多聘用社会力量带来的审计风险。同时,还能发挥团队人员在教育培训、难题攻关、审计创新方面的带动作用,达到以重点带一般的效果,推动提高审计工作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