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调研工作的建议
在中央关于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解民忧的精神指引下,各级各部门的领导和退居二线人员纷纷下基层调研,针对好的做法提出推广意见,对不足方面提出整改建议,这在促进各行各业工作朝着又快又好的方向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在整个调研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调研效果不明显,或是可有可无的现象。对此,笔者认为:要取得实在的调研效果,应该做到如下的“五戒”。
一戒重复调研。 时下一些下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项目,先后有上级各部门各单位的领导和退居二线人员陆续来调研。而后来调研的人员与先来的调研人员听到、看到的情况基本一样,他们作出的肯定和提出的意见、建议,或重复,或大同小异,这是重复调研。这种重复调研不但没有多大的意义和作用,而且浪费了调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接待、汇报和陪同等工作量。因此,要力戒重复调研。建议要出去调研的人员,一定要先选好调研课题,避免与他人的调研重复。
二戒跨行调研。曾有一电视台报道一个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到某个非物质文化发源地调研,对非物质文化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这是跨行调研。跨行调研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尽管没有偏题脱行,但与从事非物质文化事业的调研人员所提的相比,或有逊色,且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这样的调研其意义和作用实在不敢恭维。因此,要力戒跨行调研。建议要出去调研的人员要选定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较大关系的调研课题去调研,不要越俎代庖。
三戒水面调研。如果调研人员只是在汇报会上听汇报,在办公室里看材料,没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走访了解,这叫水面调研。这种调研难免遇上报喜不报忧,或夸大、或缩小事态的情况,这无异于在水面上看水底,得到的情况不一定具体、真实。因此,要力戒水面调研,要沉入水底,摸清情况。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深入部队、厂矿、农村……到车辆去不了的地方,到困难群众的身边调研,这种踏实的工作作风再次给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下基层调研的人员要学习中央领导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也可以采取不用打招呼,不用下属陪同,或者明察暗访的办法去调研,这样或许得到更多、更实的情况。
四戒回避调研。调研的目的:一是要了解好的做法,总结、推广好的经验;二是要发现不足的方面,提出整改措施。两者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然而在一些地方,做得好的,值得总结、推广的工作项目,调研人员趋之若鹜;而做得不够好的,甚至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的地方,一些调研人员就却步不前,尽量回避,不闻不问,这是回避调研。这种调研这就像几个医生围着一个健康人,一一了解他如何保健;而傍边的病人却无人问津,任其受尽病魔煎熬。这种现象,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无助于推动社会工作向前发展。因此,调研人员要力戒回避困难和问题,要勇对困难,智对问题,既要做锦上添花的事,也要做雪中送炭的事。比如调研农村交通状况,既要看看硬化了的水泥路,也要看看还没有硬化的有“水”有“泥”的路。
五戒应付调研。个别人员调研工作随大流,目标不定下基层;脚踏实地观风景,眼隔车窗看民情;走马观花转一圈,笑声好话一大串;回后不见调研文,只见填报差旅表。这是应付式调研,这种调研毫无作用,不去比去的好,必须力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