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党员进社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思考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是最好的作风。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是新形势下转变工作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市共有党员40252名,在职党员19049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1928个,社区党组织60个。我们感到,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将有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推进和谐文明社区建设,形成“各方组织同参与、在职党员做奉献、居民群众得实惠、社区工作上水平”的生动局面。
一、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时代背景
1.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需要在职党员进社区接受“全天候”监督。在职党员在八小时内是“单位人”,在八小时外是“社会人”。由单位党组织单一管理在职党员的传统模式,对在职党员“生活圈”、“社交圈”、“家庭圈”难以有效监督,造成其八小时之外的管理监督缺位,使一些缺少自律意识的党员干部屡屡触碰“警戒线”,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先进性作用,反而在社会上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去年,市委研究制定《关于全面推进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决定》,强调在“优设置、强服务、新机制”上花气力、做文章,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就是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将广大在职党员纳入社区监督管理的体系,使“八小时”党员变成“全天候”党员,进一步激发保持先进性的内在动力。
2.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需要在职党员进社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生动的,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但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为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市委下发《关于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意见》,要求以了解群众、学习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为主要任务,推动党员干部进一步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就是让广大在职党员走出单位、走进社区,发挥自身的优势,用服务社区群众的实实在在行动展示新形象、彰显新作为。
3.推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在职党员进社区共画幸福“同心圆”。随着城市管理体制和管理重心的下移,社区所承担的各类任务日益繁重。目前,社区在册党员多以离退休党员、待业大学生党员和失业人员为主,这些党员要么年老体弱、要么自身无业、生活无保障,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对此,社区党组织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迫切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服务资源、服务力量,满足社区群众的服务需求。市委出台《关于构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强调以服务便民为核心构建大社区党建新格局,要求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联创共建”活动,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提供多样化服务。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党员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为社区群众提供全方位服务,影响和带动群众自觉参与社区服务,共同建设和谐安居的美好家园。
二、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调研情况
1.专题调研的基本情况。
为增强“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市委组织部面向全市各基层党组织发放了1000张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活动组织、服务形式、项目内容、成效评估等方面的14个问题,广泛收集各层各级的意见建议。同时,以“单位好组织、党员好参与、社区好操作”为活动标准,开展专题调研,采取座谈交流和基层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听取镇(街道、园区、办事处)、机关部门、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代表的意见建议,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决策依据。
2.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关于活动组织,有58%的调查对象认为通过单位集体组织的方式开展活动更方便可行,45%的调查对象赞成在工作日开展活动。关于服务形式,最受社区居民欢迎的依次为“经常式”代办服务、“一对一”联系服务、“菜单式”预约服务、“组团式”公益服务。关于项目内容,调查对象普遍认为社区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最需要志愿服务,服务的主要需求集中在家政服务、老年人服务、文化服务3个方面。关于成效评估,90%的调查对象感到群众满意度是服务效果的评判标准,认为应由所在单位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评估,相关结果与评先评优、提拔任用相挂钩。
3.多方收集的意见建议。
一要亮明身份。建议单位党组织广泛动员,并摸清在职党员的基本情况,协同社区党组织建立在职党员信息库,督促在职党员进社区,在适当时候亮明身份。二要培训技能。建议社区对照群众服务需求,视情邀请专业社工,为在职党员提供相关服务技能培训。三要沟通衔接。建议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之前,由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搞好对接,明确服务的内容、时间、地点等具体事项。四要创设载体。建议针对社区群众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分类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类型和服务项目。五要运用结果。建议把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活动情况纳入市级考核、表彰,考核工作以单位党组织为主、社区党组织为辅。六要保障权益。建议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对在职党员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个人费用、意外情况等,给予必要的补助。
三、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意见建议
重点围绕解决好“怎么下去、怎么服务、怎么持续”的问题,搞好组织动员,搭建服务平台,健全制度机制,确保活动常态长效。
(一)精心部署、亮明身份,让在职党员主动走进社区。
1.广泛动员,启发党员自觉。在市级层面部署后,各地各部门(单位)党组织召开动员部署会,大力宣传开展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引导在职党员了解社区、关心社区,鼓励在职党员注册成为志愿者,到社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社区党组织积极宣传造势,通过印发公开信、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加强“身在社区、心系社区、服务社区”的舆论导向,引导广大在职党员消除“观望”、“依赖”心理,强化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怎么下去、怎么服务、怎么管理”大讨论,在观点碰撞中统一思想认识,确保做到“三个自觉”:自觉公开党员身份,自觉参加志愿活动,自觉服从社区管理。在党员领导干部中发起“三争三好”倡议:即,争当志愿服务的标杆、家庭和睦的模范、邻里和谐的典型,做一名好党员、好居民、好邻居,带头以普通党员身份进社区,引导广大在职党员实现“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
2.打造平台,统筹活动开展。建立全市“在职党员进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对活动实行全程在线管理,设置管理、单位、镇(街道、园区、办事处)、社区和在职党员五级账户,通过“平台”的查询与统计功能使活动人员、时间、内容和效果等情况一目了然。社区与单位、党员进行在线沟通,科学安排活动计划,如实录入党员志愿服务情况、测评结果等内容,并在管理、单位和镇(街道、园区、办事处)账户同步公示;在职党员可将意见建议及社区建设方面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直接在平台中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反映,由其限时答复;管理、单位和镇(街道、园区、办事处)根据在线实时数据,及时开展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确保信息“零损耗”、沟通“零障碍”;镇(街道、园区、办事处)对社区的考核及单位、社区对在职党员的相关考核情况对外公开,方便各单位及普通群众在线查询、监督。各社区注册建立“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QQ群、微信公众号等“微平台”,与全市“在职党员进社区”、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对接,及时发布活动计划,精确回应群众关切,打造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快车道”。
3.链接信息,绑定三方责任。在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建立“一证四卡”电子登记端口,即:“报到证”,由单位党组织认证;“党员信息卡”、“服务承诺卡”,由个人填写;“写实登记卡”、“评议反馈卡”,由社区党组织填写。通过“一证四卡”,在单位、社区、党员之间形成信息链,将三方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地各部门(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情况进行调查摸底,梳理基本信息,明确报到方式,汇总服务意愿,建立相应的活动信息库和活动计划书,指派专人做好统筹协调。在职党员经单位党组织认证,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并由社区党组织提交电子回执备案;在平台登记个人基本信息和服务承诺事项,便于社区设置服务岗位、群众选择服务项目。社区党组织做好相关接洽工作,完善社区志愿者信息库,并结合报到党员的年龄、兴趣、特长等不同特点,同步充实社区网格服务团队或志愿服务团队,定期通过平台反馈活动情况。通过机关、社区和在职党员的联动互动,推动广大在职党员主动接通“地气”、聚集“人气”,实现群众需求和志愿服务的动态对接。
(二)把握需求、创设载体,让志愿服务散发生机活力。
1.明确导向,创新服务模式。着眼“社区需要党员做什么”、“党员能为社区干什么”,创设多样化载体进行服务。一是推出菜单模式。依托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征集服务社区的金点子,方便社区制定服务菜单,实行“居民点单、支部下单、党员接单”的“三单制”服务,让党员自主认领、群众自主选择,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二是策划主题模式。整合已有的志愿服务、公益慈善项目,在传统节日、重要纪念日以及其他特殊时间节点,组织策划系列主题活动,推介在职党员志愿服务特色项目,扩大在职党员参与面。三是探索网络模式。引入“互联网+”概念,引导党员通过QQ群、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政策咨询、文化娱乐等便捷高效的网上服务,让群众享受“小事不出院落、大事不出社区”的服务体验。
2.灵活方式,丰富服务手段。按照“细、小、实”的要求,组织在职党员“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一是开展经常式代办服务。通过“一对一”、“多对一”等方式,开展助残、助困、助老活动,重点帮助行动不便的孤寡老年人、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代缴水电费、代办证照、代写文书契约等,让困难群体不为小事犯难。二是开展网格化睦邻服务。以“地缘、业缘、趣缘”为纽带,设立“小区睦邻点”,组织在职党员就近为周边群众提供服务,并通过举办“邻里节”、小区运动会、厨艺赛等活动,带动居民相识、相知、相融。三是开展融入型管理服务。鼓励在职党员进入社区调委会,进入小区业委会,寓服务于管理之中,扩大基层党组织在社区的工作覆盖面,将业主与物业、业主与业主之间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3.强化功能,拓展服务外延。针对服务“需求无限”和“资源有限”的实际,最大限度调动社区资源,凝聚服务群众的强大合力。一是组建团队凝心聚力。发挥单位、党员人才优势,将专业相近、特长相同的党员统一编组,建立专业化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在不擅动职务权力、公权资源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帮助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二是集聚资源放大效应。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在职党员为骨干,联合社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并吸收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居民群众加入志愿者队伍,补充社区服务资源和服务力量。三是品牌引领激发活力。注重总结完善,把行之有效、群众欢迎的服务项目,以“品牌”形式固定下来,变临时性活动为持久性活动,推动服务载体转型升级,为活动开展注入生机活力。
(三)着眼长效、双联双管,让“党员进社区”成为新常态。
1.建章立制,细化责任分工。探索“单位+社区”双向联系双重管理机制,在工作日以单位和制度管理为主,在节假日以社区党组织和群众监督为主。明确各地各部门(单位)党组织责任,包括:组织在职党员报到、督促党员服务、提供必要的活动支持以及与社区党组织共建共管等。明确社区党组织责任,包括:完善志愿者信息库、整编服务团队、健全活动管理制度以及向单位党组织反馈党员在社区的表现等。明确在职党员责任,包括:自觉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参加社区党组织开展的活动、在单位及社区全方位发挥先进性作用等。通过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教育、管理的无缝对接,形成在职党员“8小时内履职尽责在单位、8小时外服务群众在社区”的生动局面。
2.畅通渠道,严格监督管理。社区党组织定期约请辖区居民代表、离退休党员和“两代表一委员”会议,对在职党员完成承诺事项进行民主测评,并将评议情况提交给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遇有重要情况,立即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反馈。各地各部门(单位)党组织选派信息管理员进行跟踪管理,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及时汇总社区相关评价结果;定期深入社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将社区测评、反馈意见接收存档,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依据。市委组织部、市级机关工委加强联合督查,采取听取汇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单位、社区党组织进行随机抽查,适时通报活动开展情况,让志愿服务的成绩晒在阳光下。
3.激励引导,释放内生动力。将“在职党员进社区”情况纳入基层党组织“评星定级”考评体系,把在职党员在社区服务中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等方面表现作为干部德的考核的重要内容,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考核结果,推动形成“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的良好态势。探索建立“爱心时间银行”、“爱心超市”等时间储蓄和回馈激励制度,实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对进社区服务达到一定标准要求的,可兑换相应服务项目或将积分存进“志愿服务储蓄卡”,强化“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观念。充分发挥报刊、网络等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鲜活反映在职党员进社区表现情况和工作成效,通过举办“社区服务之星”、“最美党员义工”评比等活动,提高活动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