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特点和党建工作关键措施研究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已经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和开展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领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进一步加强了管党治党工作,全面从严治党已经成为党的建设的新常态。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为此,我们专门成立了调研组,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采取查阅资料、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电话沟通等方式,深入了解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特点,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下一步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全市共有非公企业3106家,建立党组织682个,覆盖企业982家,有党员6694人。市本级个私协会1个,县级个私协会2个(义县、古塔区),所属协会、分会10个,机构工作人员共计18人。全市共有专业市场7个,其中建立党组织3个。全市共设立35个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站长35名,指导员35名,工作人员108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人员选配、办公场所、办公设施和经费保障均按省委组织部要求全部落实到位。同时,注重发挥指导站在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两个覆盖面”中的积极作用,切实抓好辖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政策宣传、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及党建指导员的日常协调管理等工作,推动了非公党建工作职责的较好落实。
二、主要做法
近年来,针对非公企业普遍存在的党组织组建难、党组织活动效果不明显、党员教育管理不到位、企业主对党建工作支持不够等突出问题,我市按照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六项机制,不断提高非公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推动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1.建立健全运转协调高效的非公企业党建领导体制。一是健全领导体制。按照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原则,理顺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形成了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两新”组织层级分明、运行有序、上下联动的四级管理网络。市委,各县(市、区)和非公企业集中的工业(产业)园区都建立了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工委或其专门负责“两新”党建工作的领导机构,加强对“两新”组织的领导。二是强化推进措施。今年,以市委文件下发了《关于建立健全六项机制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市委组织部与市总工会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做好今后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作出了安排部署,提出了目标任务。三是加强工作考评。把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市级分管部门、县(市、区)委、乡镇(街道)党委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县(市、区)委书记年度党建工作述职的一项内容,并要求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2.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组织动态覆盖机制。一是摸底排查,源头组建。结合工商部门动态注册企业及税务部门企业纳税申报等数据,采取拉网式、全覆盖、零遗漏等方式,组织各级党组织自下而上、分片分区深入到各自领域的非公企业,对其基本情况和党建工作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摸底排查,真正做到“三查清三明确”,即查清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组织情况,明确已建立党组织数、未建立党组织数、无经营活动数。二是因企制宜,分类组建。结合企业的不同特点,采取因企施策的办法,在企业集聚的工业(产业)园区、个体私营业户比较集中的专业市场组建党组织的同时,灵活运用村企联建、挂靠联建等多种方式建立党组织,增强了党组织组建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今年以来,全市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95家,村企联建党组织34个,挂靠联建党组织18个。三是聚焦难点,帮带组建。采取结对帮带的办法,即孵化法、引进法、协建法建立党支部。由各县(市、区)从县直部门、乡镇街道抽调素质好、作风正、能力强的干部,成立党支部,直接派驻企业开展党的活动。全市共组建结对帮带党组织247家,目前已经转化成单独组建227家,有效提高了规模以下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
3.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务干部选拔培养机制。一是提升教育培养质量。健全完善分级分类培训制度,依托各级党校、党员活动室、“两代表一委员”室等平台,采取知识讲座、技能培训、邀请知名讲师讲学、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骨干外出培训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安排好、组织好党员学习教育。今年以来,共培训一线职工党员、管理层党员、技术骨干党员700余人次。二是强化党员管理制度。从规范党内生活入手,逐步建立和完善党内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党员的行为。完善考评机制,通过实行党员目标责任制,把支部建设、党员管理、党员活动等工作细化分解,并定期进行考评奖惩,督促他们切实履行义务。三是加大党员发展力度。将发展党员政策向非公企业适当倾斜,制定明确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的措施和发展党员规划。2015年,全市已发展非公企业党员464名,达到发展党员总数的10%。积极开展了“双培双推”工作,增强了党组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扎实开展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为内容的“三找”活动,共排查出102名“隐型党员”和“口袋党员”,并动员其将党组织关系转到企业,主动亮明党员身份。四是强化党建工作指导。利用基层党建工作指导站触角前移、零距离接触基层的优势,把非公党建工作作为指导站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主要职责,并通过建立党建指导员到岗、报告、例会等制度,加强对党建工作指导员的日常管理与监督。同时,各指导站把抓好工业(产业)园区非公党建扩面提质工作作为重要任务,全力抓好辖区内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政策宣传、制度完善、活动开展、党员发展教育管理等工作,使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明显成效。
4.建立健全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管理机制。一是推进活动场所标准化。着力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市非公企业普遍达到“七有”标准,并利用活动阵地积极开展议事决策、便民服务、业务培训、职工维权等工作。以省级以上工业(产业)园区为重点,采取购置、新建、改扩建、资源整合等方式,建立党群活动中心5个,建筑面积共计2910平米,面积全部在500平方米以上。二是推进制度建设系统化。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定期调研、情况报告、督促检查、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和领导干部联系点等制度,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有序开展。全市各非公企业党组织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建立健全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党员联系群众、党员目标考核、外出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等制度,进一步推进了非公企业党建制度系统化。三是推进日常管理规范化。非公企业党组织普遍建立党员活动站,推进了党组织活动经常化、规范化。在各县(市、区)和各乡镇(街道)建立开放式党群活动中心,拓展非公企业党员活动阵地。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村(社区)党组织与非公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基本实现了活动共同开展、活动场所共用、资源设施共享。
5.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多元化经费保障机制。一是加强财政拨助。非公企业党建经费按照每名党员每年80元的标准纳入县(市、区)财政预算。二是加强党费补助。非公企业党费按照先缴后返原则,全部返还企业。每年市管留成党费安排20万元,用于补助企业党组织开展活动和订购党建学习资料。按照1000元标准,为每个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工作启动经费。三是加强企业资助。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了企业管理费列支,将不超过职工年度工资薪金总额1%的部分据实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此外,为进一步拓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来源,采取市、县(市、区)财政投入、社会捐助、下拨党费等办法,建立了党建基金,主要用于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目前,市、县两级党建基金已全部建立,累计资金达到1216万元。
6.建立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创新机制。按照党员需要、业主支持、职工欢迎的原则,在全市创建了20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在“七一”前后,组织非公企业党组织广泛开展了“建党主题日”、“党建活动月”等活动。一是围绕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开展党的活动。制定了《2015年**市领导帮扶重点工业企业方案》,市委、市政府组成了19个帮扶小组,与59家企业结成帮扶对子。38位市领导带领市直各相关部门深入所帮扶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经济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制定切实有效的帮扶措施,全方位搞好服务。扎实开展“一走访三推动”活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市、县、乡三级党员领导干部636名,深入到637家企业进行走访慰问,解决问题共计442个。二是围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党的活动。在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中开展党员争当“五大员”活动,即当好方针政策的“宣传员”、当好重大决策的“参谋员”、当好生产一线的“战斗员”、当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当好排忧解难的“服务员”,使全市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广大党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明显转变。三是围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开展党的活动。注重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确保把党的思想贯彻到塑造企业精神、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四是围绕构建业主与职工和谐关系开展党的活动。通过开展党的活动,教育和引导企业主正确看待和处理企业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个人致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引导业主关心社会、关爱职工。同时,在企业业主与职工之间建立有效的对话渠道,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存在的问题
1.非公企业党组织存在不稳定性。企业规模大、效益好的,党建工作相对较好;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的,建立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困难,企业停产、破产以后找不到党员的问题仍存在。
2.非公企业党建活动仍受业主的影响和制约。业主支持的,党建工作相对较好。业主不支持的,虽然采取了领导走访、结对帮带、加强教育等办法,但建立党组织和开展活动仍相对较困难。
3.党务工作者存在打工心态,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党务工作者认为自己是打工者,在端东家的饭碗,开展工作得看老板的脸色,不敢理直气壮地开展党建工作,工作上放不开手脚。党务工作者兼职的多,专职的少,原来干业务的干部多,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的干部少,针对性培训不够,缺乏又红又专的党务干部。
4.党员发展慢。虽然对非公企业发展党员采取不限比例、数量等办法,但非公企业党员发展仍然较少,企业职工多存在打工心态,特别是一些新生代职工崇尚效益、注重实惠、追逐享受,相对缺乏理想和政治热情,入党不积极、不主动。
四、对策与建议
一是逐步完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领导体制。加强全市各级非公企业党建领导机构建设,研究制定《中共**市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职责和工作制度》。进一步理顺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领导。坚持市、县两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整合非公企业党建的组织领导力量,构建党建业务部门与经济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市、县(市、区)、乡镇(街道)三级党政领导班子的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非公企业制度,每季度调度一次“一走访三推动”活动开展情况,引导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主动参与、指导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帮助企业解决碰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持续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成果。深入实施“扩面提质”工程,在利用好今年非公企业摸底调查结果的基础上,定期更新基础台账信息,督促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每月定期上报新建党组织、无经营活动企业等情况,实时掌握企业组建动态和党的工作开展情况。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带工建、工建助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党组织建立创造条件。着手研究制定《非公企业党组织分类定级办法》,推动非公企业党组织晋位升级。
三是注重强化非公企业党务干部的选拔培养。加强以党组织书记为重点的骨干队伍建设,通过多样化选用、规范化管理、专业化培训、制度化激励等方式,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专兼职结合的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健全完善全市非公企业党务工作人才库,人数不少于200个。与市人才市场合作,举办党员专场招聘会。注重搞好教育培训,举办1次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同时督促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逐级开展好集中轮训和任职培训。着手研究制定《非公企业党务专职干部补贴办法》,切实提高党务工作者政治待遇。
四是着力加强非公企业党建规范化管理。扎实推进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督促每个县(市、区)抓紧建立具有“七有”标准的非公企业党建活动场所示范点,力争在明年底数量达到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65%以上。加快推进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设,力争明年实现全市7个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全部正式投入运行。建立健全沟通协调、定期调研、情况报告、督促检查、目标管理等制度,督促县(市、区)和乡镇(街道)建立党员活动站和开放式党群活动中心,推进日常管理规范化。
五是切实提高非公企业党建经费保障水平。主要采取财政支持、党费拨返、以企业税前列支等方式,为非公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继续按照先缴后返原则,将非公企业党费全部返还企业。坚持为每个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提供1000元工作启动经费。有效利用好全市党建基金,进一步拓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来源。会同税务部门,加大宣传和督查力度,进一步做好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税前扣除工作。
六是不断加大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创建和典型宣传力度。既注重深化非公企业党建品牌创新机制,又注重把抓典型引导和全面提高结合起来。重点围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与企业组织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与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结合点、围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点、围绕业主和职工建立和谐关系的结合点四个方面,创建一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特色品牌。继续把每年6月份作为非公企业“党建活动月”,集中宣传一批非公企业党建示范点,以点带面,引领带动全市非公党建工作的提档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