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解基层信访难题的思考
近年来,基层信访普遍呈现缠访闹访、业务范围外上访及信访量增加特点,加大了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工作量,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因缠访闹访严重影响正常工作秩序的情况。面对信访难题,**纪委积极应对,探索出了有效的预防化解途径,实现了基层信访逐年下降,集体访为“0”,越级访为“0”,全市信访量最低的业绩。
一、调研总结,找准信访原因
要想有效减少和化解信访,只有找准了产生信访问题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纪委通过开门接访、主动下访等方式,找准了信访产生的原因。
1、公开不够,群众猜疑。部分地方和单位党务、政务、村(居)务公开做得不到位,特别是村级村务公开不到位,一些涉及群众关心的财务、征地补偿、惠民资金等工作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向干部群众公开说明相关情况,或说明不够详细具体,甚至有的公开信息不真实,引起猜疑,被人举报。
2、方法不当,群众误会。有的干部自身服务群众意识不强,在工作中不讲究方式方法,对待群众不热情,不热心,遇到群众反映问题时没有耐心,甚至对待群众态度恶劣、简单粗暴。有的在村级组织中工作时间长的同志,容易摆老资格,对待群众热情减退;有的原来没有从事过村级组织工作的新同志,没有经验,容易犯“冷热病”。引发群众对干部个人或者部门的不产生误会,导致信访举报。
3、推诿扯皮,群众不满。有的干部面对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等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照政策或者有关规定能解决而不解决或者不及时解决;有的面对群众诉求时,即使符合政策也消极应付、推诿扯皮。对群众利益或诉求能解决而不及时解决甚至推诿扯皮,严重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极易引起群众不满,被人举报。
4、贪腐违纪,群众憎恨。还有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素质相对较低,法制观念、民主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散漫,纪律意识淡薄,公款吃喝、公款送礼等“四风”问题时有发生,还有的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甚至还有贪污、私分公款等严重违纪违法事情发生。这些违纪违法问题,极易引起群众憎恨,被人举报。
二、创新方法,化解信访难题
为了有效化解信访难题,**纪委创新方法,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取得了良好效果。
1、严肃惩处,形成震慑。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必须严肃查处。**纪委从2014年起成立了纪检监察三室,专司对基层的执纪审查之职,并充分运用执纪审查协作区等有效方式,集中整治和查处基层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近年来涉及侵害群众利益的违纪问题线索进行一次大起底、大排查,将发现的问题线索全面梳理,建好台账,分类处置,并集中交办、督办一批典型问题线索,对问题复杂、牵涉面广、查处难度较大的直查快办,对群众反映强烈,有代表性的典型问题及时通报曝光。2015年以来,共查处“四风”问题、惠民资金问题、虚报冒领、截留挪用资金问题以及基层党员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吃拿卡要和对待群众诉求消极应付、推诿扯皮等突出问题案件98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10人。
2、阳光信访,化解难题。从坚持开门纳访开始,主动作为,主动延伸信访举报的工作触角,变坐班接访为开门纳访、变集体化访为重点约访、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一线、深入基层。两年来,县纪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接访“三访”人员280人次,“一对一、面对面”解决“三访”问题60个。将息访息诉工作关口前移,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以及“三访”(缠访、闹访、无理访)反映问题,在查清问题之后,进村入户开展“阳光反馈”。通过采取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等形式,将调查处理结果在代表会上公开,让群众来评判、来评理,发动群众积极性,对党员干部违纪行为进行斗争,也对信访中反映的捕风捉影、夸大事实的不良行为进行批判,取得大多数群众的支持和认同,确保案结事了。通过运用“阳光反馈”有效化解了“三访”难题67起,有效化解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
3、村务公开,减少矛盾。因村务没有及时公开或者公开的内容不全面等问题引起的信访占有不小比例,**纪委组织民政、财政等部门,成立专班进行了专项治理,要求全县309个行政村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办发[2004]17号)实行村务公开,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依据《纪律处分条例》第111条之规定严肃处理。
4、健全机构,筑牢防线。**纪委在抓好纪检监察机关机构改革的同时,依据党章要求下发了《关于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纪检委员作用的意见》,在全县所有基层党组织配备纪检委员,为基层正风反腐竖起“前哨”,建立起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体系,目前已在全县基层党组织配备792名纪检委员。利用纪检委员身处基层贴近群众,对身边违纪问题先知先觉的优势,发挥监督“前哨”作用,促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纪检委员作用,及时提醒基层干部履职尽责,协助完善各项制度,督促政策落实到位不走样,及时化解基层矛盾。
5、制度创新,压实责任。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全县创建了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123”模式,通过建立乡(镇)“一网络两卡片三日志”的“123”体系,健全开发区和县直单位“一台帐两卡片三制度”的“123”体系,推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通过完善纪委“一承诺二报告三平台”的“123”体系,推动纪检监察系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在全县建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人人担责全覆盖网络,形成各级各单位主动抓、亲自抓、真实抓党风廉政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意识明显增强,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率明显提升的良好局面。
6、宣传教育,提高自觉。制度由人制定、靠人执行,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好的执行都是空谈,制度规定只有在思想认同的轨道上运行,才能行之久远。**纪委在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中,除了组织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党纪党规,还组织检察、法院、民政、财政等部门,将国家法律法规、村民自治、财政法规搬到了党风廉政建设大讲堂,通过培养广大党员干部的优良作风和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保证全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的团结和行动上的统一,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