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妇联工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思考
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改革发展呈加速度状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分别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新要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新论断;中央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了新形势下党的群团工作的新任务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新常态”已成为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新用语,也已成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新阶段和格局的代名词。如果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是合乎规律的经济“新常态”,那么,党员干部在严格约束下干事创业也是回归优良作风的执政“新常态”。在现在这样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背景下,思考、谋划和推进当下及未来的妇女工作,迫切需要我们积极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引领新常态,做到观念上适应、认识上到位、方法上对路、工作上得力,奋力推动全市妇女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以新思维适应新常态
新常态是发展方式转变,更是发展理念和境界的跨越。我们只有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认清本质、把握规律,从中梳理出清晰的推进妇联工作和妇女发展的思路,才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新常态。一要善用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朋友圈、QQ群、微信群等实现了虚拟空间的结社,并使信息的传播实现了精准化与及时性。自上而下的改革与自下而上的社会参与实现了对接,一边是政府对部分权力的让渡,一边是包括草根组织在内的社会组织的迅猛发展,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主体社会治理模式初现端倪。面临这样的全新挑战,需要我们学会运用互联网思维,主动探索运用互联网与妇女沟通、精准服务的新方式,思考如何利用网络凝聚社会各阶层妇女、引领女性社团的新途径,积极寻求在多元社会治理结构中自身的合理位置。二要常用法治思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涉及18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妇女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发展中也面临着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如何保障妇女权益、促进妇女平等参与经济发展不仅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坚决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在改善民生中高度关注妇女需求,在社会管理中积极回应妇女关切,使男女平等真正体现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社会生活各方面。这些都要求我们树立对法治的信仰,提高推进法治的素养,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动员广大妇女在建设法治江都进程中彰显“半边天”作用。三要惯用群众思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妇女运动从过去追求男女平等、女性参与的宏大叙事,变成关注每一个个体的生活状态与心灵成长的微小故事。社会性别主流化更多体现为融合私人情感和公众参与的实践行动,呈现出行动主体多元化,参与形式多样化的特点。这些妇女运动发展的新趋势,妇女个性化发展的多样需求,同样需要我们学会运用群众思维去思考,去谋划,做到始终站在群众的立场,凡事以群众为念,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体现群众意见,引领妇女个体与群体的成长。
二、以新作风践行新常态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部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努力以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践行新常态,推进妇女事业新发展。一要坚持为民务实。始终坚持妇女群众利益高于一切,主动把工作重心放在基层,常态化走出机关、走向基层,沉下身子接地气,拓宽工作渠道,创新工作手段,帮助广大妇女排忧解难,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娘家人”的温暖送到广大妇女心中,使妇女工作常做常新、充满活力。二要坚持勤勉高效。严格践行工作讲大局、服务讲主动、办事讲效率、在岗讲尽责、努力讲成效的要求,旗帜鲜明地倡导使真功、讲实效,反对玩表面、唱虚功,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现在就办”的务实作风,引导广大妇女干部真正做到不虚不假、不懒不散、不浮不空,凝心聚力促进妇女事业新发展。三要坚持创先争优。立足学习求真、读书求理,拓宽视野眼界、提升思维层面,不断提高法治化水平和专业化能力,更好地为妇女群众履职、为妇女群众服务。牢固确立进位争先、争创一流的目标追求,牢记职责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深化整改落实,狠抓专项整治,重抓制度建设,在为民务实清廉中创造妇女工作新业绩,彰显妇联干部新风采。
三、以新作为引领新常态
一要大胆创新、先行先试,在新常态下展现新作为,开创新境界,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一要努力谋求妇女发展。积极适应增长与转型、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的新形势,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要求,大力推进巾帼创业工作,加大创业技能培训,加强创业基地创建,优化创业融资服务,重点深化“十万妇女发展现代农业”、“金融信贷助巾帼创业”等品牌活动,引领妇女主动向电商领域、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新兴业态进军,争当创业先锋,争做创新能手,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实施巾帼建功、巾帼成才行动,引导妇女在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创新,为她们释放潜能、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二要大力推进家庭工作。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充分依托新媒体平台,策划特色活动、主动引导舆论、培树正面典型,讲出家庭好故事,传承家庭好家风,凝聚社会正能量。健全家庭教育阵地,建强家庭教育队伍,有效深化“科学家教进万家”、“感恩社会,善小我为”等活动,培育和美家庭文化,切实把巾帼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入家庭。大力推广“和谐婚姻、幸福家庭”引导机制,充分发挥家庭暴力告诫、妇女议事会等制度的积极作用,以家庭平安促进社会和谐,为推进厚德江都建设作贡献。三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深化党建带妇建,坚持以建全组织、建强阵地、建优队伍为重点,不断夯实妇联工作创新发展的基层和基础。切实加强乡镇一级妇联组织的建设,积极推进在新产业、新行业、新业态中建立妇联组织,多样化建设网络妇联,加大力度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建好用好“妇女儿童之家”,着力构建“太阳系”的妇联工作新格局,让广大妇女在身边就能找到妇联组织、得到及时帮助,让妇联组织真正成为“温暖之家”和“坚强阵地”。
四、注重“三个意识”
如何适应这一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有所作为,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和思想进步的重要考验。要做好新常态下的妇联工作,要有三种意识。
(一)要有服务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是妇联组织的根本任务”,妇联要“把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作为工作生命线。”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和要求,就要树立服务意识,把建设服务型组织作为基层妇联组织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要建设服务型妇联组织,关键要落实好“三服务”,即服务大局、服务妇女、服务基层。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务是妇联的价值所在。服务大局就是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深入做好组织动员妇女群众、教育引导妇女群众、联系服务妇女群众的工作,继续推进巾帼建功、双学双比、五好文明家庭创建、寻找“最美家庭”、家庭教育、关爱留守妇女儿童等妇女群众所需、党委政府肯定的工作,进一步激发妇女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动力,把广大妇女的积极性汇聚到“四个全面”战略部署上来,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为妇女服务是妇联的天职,妇女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方向。妇女有什么需求,妇联就要提供什么服务;妇女有什么困难,妇联就帮助解决什么困难,使妇联成为党委和政府信得过、妇女群众离不开的组织。服务妇女要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切实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职责,推动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继续推进小额贷款、春风送岗位、法律援助、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妇女进村(社区)“两委”等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使妇女群众更多更公平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服务基层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社区作为主阵地,更加关注基层普通妇女,更加关注基层妇联组织,更加关注基层妇女干部。
(二)要有法治意识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妇联组织要树立法治意识,抢抓机遇,努力在党政所急、妇联所能、妇女所需的结合点上,找准依法行政的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妇女工作的开展也要于法有据,依照法律规定,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自觉履行宪法、法律、法规赋予的各种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把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和法治精神融入促进妇女发展、维护妇女权益、推动男女平等的各项工作之中;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部署和推动妇联工作,做到讲程序、懂规则、重制度,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融入促进妇女发展、妇女维权等工作中,努力提升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三)要有“互联网+”意识
“互”指的是互动共享,“联”指的是上下联动,“网”指的是全覆盖、一网打尽,“+”就是网上网下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意识,妇联工作要在这种思维基础上打造工作新格局。
在实际工作中,要积极构建内外资源有效整合、各方力量联手推动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大顶层推动的力度,为基层争取更好的政策、获得更多的资源、提供更优的服务;要扩大群众组织覆盖面。在广度上,要重点巩固已有的组织网络,确保乡镇、街道妇联、村和社区妇联组织全覆盖;在深度上,要适应城乡发展新变化,创新基层妇联组织的设置形式和存在形态。
妇联组织要在新常态下始终坚持“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紧扣时代主题、准确把握妇女脉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高标准严要求践行“两学一做”,为妇女儿童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在“三种意识”中彰显“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