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贸易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素有“森林王国、水上**”美誉之称的**县,地处**北**高源边缘,红水河上游,总面积3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49公顷,森林面积268.91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84.3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环境恶劣,是集老、少、偏、山、穷、库6位于一体的革命老区县和多民族贫困县。
全县下辖7乡2镇,94个行政村(社区),1616个村民小组,2177个自然屯,总人口17.45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0.7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1.60%。境内居住着壮、汉、瑶、苗、侗、水、布依、毛南、仫佬、裕固等14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8个。
近几年来,**县民族贸易企业虽得到长足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县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但总体发展还不平衡。要实现县域经济大跨步前进,就必须找出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探索可行的措施和对策。
一、**县民族贸易企业发展的现状和当前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县以加强创建民族团结模范县为突破口,拓宽民族经济领域,民族贸易企业得到了健康、协调发展。至2016年10月底止,**县民营贸易企业发展到839家(其中:自治区认定的民贸易企业有33家),注册资金达到95613.08万元。但是,与经济发达的县区相比,**县民族贸易企业经济的发展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利税效益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多,问题较为突出。经下各民贸企业走访调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设施薄弱。**县民族贸易企业经济总量小、企业数量不多,民族贸易企业还刚刚由个体、小工厂、小贸易等转变过来,企业规模不大,厂房、机械设备简陋,市场前景渠道不宽;
(二)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县的民族贸易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差,科技含量低、大部分还是粗放型的生产,对产品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不多,全成品投入市场准入难度大,生产出的产品档次不高,经济效不大;
(三)政务服务不够到位。个别部门在拓宽经济领域观念上还存在认识不足,有不愿放开,不敢放手、不敢大胆发展民营经济,怕担责的思想仍然存在,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方面放宽不够,个别部门对民营企业检查过多,要求上报这样那样的报表等资料频繁;
(四)民族贸易企业融资难。资金筹措已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金融机构注重防范金融风险,不敢向民族贸易企业大胆提供贷款,对民贸企业放贷门槛起点高,企业因资金短缺而不得不放弃一些好的项目、好的产品;
(五)科技人才缺乏。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又是科技中的第一要素,人才缺乏成为民营企业发展中的“硬伤”。
近几年来,**县的大中专、高职高专、技校等毕业生大部分选择到外地发展多,回到本县发展的少,因**等沿海地区工资高,工作环境好而在外进厂务工。出现技术人才外流多,本地企业可选择用工范围小,经济能人少,管理人才少,技术人才少,营销人才少现象。
二、创新民营经济发展的措施对策初探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县民营经济发展相对还慢,县域经济的主要差距在民营经济上,壮大潜力和发展希望也在民营经济。如何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难题,结合实际实施可行的措施,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关键所在。
(一)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环境,积极引导大力发展民族贸易企业经济。
随着近几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民营经济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县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在观念上进行重大转变,明确县域经济以发展民营经济为主体,确立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的主体地位,解除发展民营经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的创业和发展机遇,直至在有些政策、市场领域可以向民营企业倾斜。要大力招商引资,放宽市场准入,降低民间投资产业门槛,凡是法律没有明令禁止的项目,都允许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凡是允许国营及外商经营的,都向民营企业开放,引导民族贸易企业把创造财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在全县上下都形成关心、支持、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夯实基础,着力打造民族贸易企业创新平台。
一是要提高政务环境。政府各部门重点在搞好服务,营造为商、亲商、爱商、护商、稳商的政务环境,提高政府和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依法行政水平和办事能力。
二是要加强改善基础设施。硬环境的完善与否,与企业的营销成本、制造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劣势在交通上表现更为明显。例:**县仅有一条丹峨山区二级公路出境、出海通道,乡村公路还达不到等级,交通运输能力滞后,这大大增加了企业产品的成本。为此,要积极向上级争取我县出境公路的升级,加大乡村等级公路的改造力度,加快物流、信息等方面的建设,为客商走进来、产品输出去、企业立住足铺平道路。
三是要建设好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实施**县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是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发展民营经济的主要平台。无工业不富,无工业不强,县域经济差距在民营经济,软肋在工业,发展在民营工业,加快民族贸易工业化进程,重点培育民族贸易企业工业,是**县县域经济的核心发展战略。
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整体规划、科学布局、滚动开发、分步建设”的原则,加大对**、**、**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园区规划,同时把**、**、**等屯纳入园区规划范畴,不断加大增强纳罗工业园区产业聚集能力、就业吸纳能力、环境承载能力,充分发挥**县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为民族贸易企业实体发展打造宽松、和谐创业的新型平台。
四是要实施协调经济与环境的同步发展战略。县域经济,要重视规划,搞好规划,用规划来指导发展,把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不要以牺牲生态环境和眼前的利益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要走先上马、再治理之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并举。
(三)培育人才,增强民营企业的内在动力。
一是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兴县的战略。搞好教育发展规划和职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针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着重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针对**县来讲,要以县职校为中心,扶贫办、人劳保障局、科技局、农业局、水产局、总工会、团县委、妇联、工商联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建立系统的劳动技能培训体系,为民营企业输送合格的劳技人员,解决**县少数民族和库区移民、城镇失地农民中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收入。
二是要实施“回归工程”,吸引**县有资金、会管理、懂技术的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是老、少、偏、山穷地区,与在沿海发达地区务工收入相比差别很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然外流,而一些用工民营企业,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企业低,且生产不够稳定,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愿在当地务工创业,有条件外出务工的都已外出,加之**县青壮年人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眷恋乡土,使得劳动力跨区流动日益普遍,出现了“好女不嫁本地郎”的现象。据县人社部门统计,2016年**县输出在**、**等区内外务工的劳力有3142人,其中**1569人、其它省592人、县外区内981人,给本县民营企业用工带来了压力。因此,要鼓励懂技术、会管理的大中专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非常重要,要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给企业和务工人员搭建宽松和谐的经营平台,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努力改善员工待遇和用工环境。
首先,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很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
其次,要努力改善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让员工亲切感受到在厂如在家;
再次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相关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责任,规范劳动力市场管理,加强劳动执法,保障民工合法权益,使创办的民营企业和务工人员有生存,有发展,缓解民营企业用工难、农村剩余劳动力本地就业难问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减轻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焦虑承载负担和脱贫攻坚的压力。
三是要重点培育民营企业能人。企业能人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企业能人对带动民营企业和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尤为重要。对民营企业,要实施“党建引领、能人带领”新举措,在条件成熟的企业要建立党团组织,工会组织,使企业在政治上得到认同,让其得到社会的尊重;再一个是实施“政策引领”在政策上要大力扶持,保障其经济利益,让民营企业家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方服务。
三、几点建议设想:
(一)建议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民族贸易企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议金融、工商联、工业园区、财税、工信、商务、招商、工商、食药监、安监、农经、供电、供水等部门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要制定优惠政策,降低民营企业准入门槛,切实为**县民营企业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二)建议民族、财政、金融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对民贸、民品企业的运营调查研究,在资金筹措上,对自治区级以上审批的民族贸易企业的各贷款企业,要给予同等享受银行基准利率贷款和享受中央财政1至3年贷款2.88%利息补贴,让他们平等享受中央民族政策的优惠待遇,壮大民族贸易经济。
(三)建议各级各行政部门,不要对合法经营的民族贸易企业行政干预太多,放手让他们自主经营,多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让民营企业有个宽松和谐经营环境,达到互利共赢目的。
(四)建议人社保障、财政、工信、扶贫、农业、林业、水产、水果等部门,要大力支持就业创业,鼓励有一技之长的大学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创建“示范性农民工创业园区”大力创办农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果产品等深加工企业,并给予专项扶持资金补助和贷款贴息。
(五)充分利用龙滩库区水面,创办民营渔业水产品养殖企业,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在不影响红水河船泊航道作业的情况下,建议交通、海事、畜牧水产养殖、招商引资等部门统筹规划、合理利用龙滩水电站库区水面,采取分段方试承包给有渔业养殖技术的能人带动水产品养殖和创办水产品深加工企业,解决库区少数民族移民剩余劳动力就业,增加库区移民收入。
(六)建议工信、商务、农经、扶贫等部门,大力创办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导向,带动其它企业健康发展,推动壮大县域民营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