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审计购买服务的思考
近年来,从审计机关部门决算的各项数据来看,随着八项规定的落实落地,全面从严治党的不断深化,审计机关“三公”经费逐年减少,而与此同时,审计购买服务的支出比重不断增加,这些增加的费用主要集中在购买工程造价咨询、审计、计算机信息服务、法律等服务上。一方面专业力量的加入为推动审计工作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同时由于市场不够成熟、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
一、审计购买服务的意义
(一)充实审计力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审计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从最初的财务审计延伸到经济责任审计,再延伸到政策审计、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面对不断增加的工作内容,审计力量有时略显不足,特别是工程造价、计算机运用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匮乏更显突出,从社会中介购买服务就成了当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提高审计效率。由于公务员的流动性较小,审计专业性要求较高,审计人员多是审计、会计专业或长期从事审计相关工作人员,知识结构、工作经历相对单一,从社会中选择专业的团队解决审计中的非财务问题,通过结构的调整提高审计效率,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丰富审计监督方式。当前,仅仅财务审计是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审计监督需求的,通过购买服务,引入专业团队对审计从专业层面、信息服务层面、新技术方面全面强化,是丰富审计监督方式,加强外部监督和内部监督的有力举措。
二、审计购买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费用较高。由于是市场化运作模式,社会中介提供服务的收费标准较高,向社会中介购买服务的支出普遍高于审计人员或聘用审计人员工资,造成财政负担较大。
(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市场竞争的不充分性,各社会中介的管理水平、人员资质、专业水平、职业操守等各不相同,在购买过程中也不乏低价恶意竞争者,都导致最终的服务质量难以有效保障。
(三)廉洁风险较大。当利益交织时,难以保证社会中介始终站在国家和公共利益的立场开展工作,可能出现为谋取私利损害国家、社会利益的情形,廉洁风险较大,且隐蔽性较强,导致监督难度大。
三、审计购买服务的建议
(一)提高准入标准。审计购买服务的对象不仅要达到行业准入标准,还应在专业能力、工作业绩、廉洁自律、社会信用方面有相对更高的水准,才能作为审计购买服务的备选对象。
(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应综合考虑中介公司的资质、人员资质、工作业绩、专业审计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廉洁自律、社会信用、计算机应用及相关软件、高科技运用能力等对中介公司进行星级管理,并实行末位淘汰制,通过鲶鱼效应,保持审计购买服务工作的活力,倒逼中介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合理预算、合规购买。审计购买服务也应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开展,必须按照修改后的《预算法》的要求,将所需购买的服务列入年初财政预算并实施绩效评价,且在购买过程中严格按照招投标、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选择购买方式和途径。审计机关在购买服务促进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适度性”,防止过分依赖购买服务“养懒人”,审计人员不作为、慢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