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探析文章三篇
小编寄语:逃课是一般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逃课现象原因探析文章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设计问卷进行调研,针对如何预防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逃课现象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及其问题
为了比较客观的认识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笔者于2011上半年通过个别访谈和抽样问卷的方式对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学院、新乡医学院三所高校的学生进行了有关“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调查。问卷调查覆盖本科四个年级的学生,男女比例是52%和48%,共发放问卷300份,收回问卷286份,回收率95.3%,其中有效问卷280份,有效率97.5%。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大学生自身认识,教师授课状况,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据问卷结果显示,从不逃课的学生为20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3.33%;偶尔逃课学生为360人,占60%;经常和总是逃课的学生为40人,占6.67%。数据体现,有过逃课经历的学生总数为400人,比例高达66.67% 。由此可见,政治理论课的到课率是多么的令人担忧。然而,又是何种原因导致这么多大学生逃政治理论课呢?
二、大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原因
(一)大学生自身认识
就大学生自身来说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和学习目标不明确。首先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在逃课的大部分学生中,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没有树立起来,不是把学习作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主要手段,与将来走向社会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结合起来,狭隘地理解学习只为考试。其次学习目标来不明确。据问卷结果显示,31%的大学生没有目标;56%的大学生目标模糊;9%的大学生有比较清晰的短期目标;只有4%的大学生有十分清晰的长期的目标。
(二)教师授课状况。据问卷结果显示,经常缺课者以男生居多,占全体男生的28. 59%,逃课的女生占全体女生的22.4%。在缺课原因的自述方而,不少同学反映教师授课水平不高。近两年高校涌进大批年轻教师,由于教学经验不足,自身专业知识不够扎实,驾驭课堂的能力欠佳,对学生缺少吸引力。还有部分老师或忙于评职称,或忙于赚钱等原因,对于课堂教学投入不足,致使课堂教学水平不佳,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部分学生就开始逃课。许多学生认为,有的老师讲的内容书上都有,还不如自己看书效果好。
(三)学校管理方面。问卷统计结果表明,6.8%学生认为学校的管理不够严密,30.7%的学生对当前的考试制度不满意,23.8%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不够合理,8.7%的学生认为学校还存在其他方面的问题。
教学管理主要包括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目前,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问题。大部分高校的教学管理,主要满足于教师在“教”,学生在“学”, 强调对教师和学生的考勤,忽略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关于教师管理突出表现是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而学校报酬往往不与课堂教学质量挂钩,导致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不够重视,把大量的时间用在科研上。
在学生管理中,虽然90%的学校都有专门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学生逃课,但具体到实际的管理中,却往往出现制度齐全、执行不力的情况。对于违反校规、经常逃课的学生总体上比较宽容,只要不影响课堂纪律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一般都不去干涉或者强行处罚。
(四)社会环境对大学生逃课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深入,功利主义在人们思想中不断蔓延,对待大学的课程也就拿“有用”和“无用”来衡量。学习上开始有所选择,到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去听课,钻研有利于个人前途和发展的专业和课程,大约用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对付专业课,用另一半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获取各种证书。他们备战外语、计算机、研究生、公务员的考试等;有的忙于积累社会经验,开始利用做兼职来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的受虚荣心的驱使,为追求高水平的物质生活,在兼职面前他们选择逃课。还有部分来自老、少、边区或家庭遭受突然变故的学生,为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几份兼职,当所有这些同上课冲突时,就只有选择逃课。
三、预防学生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措施
学习是学生的天职。而课堂教学始终是开展教学活动最有效、最基本的教学方式,所以,如何把学生的心留在课堂上是解决逃课问题的关键所在。根据问卷结果,并结合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探索性的提出以下措施:
(一)提高对高校政治理论课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要转变思想观念,从思想根源扭转对高校政治理论课的偏见和忽视。首先,要转变各级领导的观念,各级领导应给予充分的重视;其次,要转变广大师生的观念。再次,要转变对政治理论课的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历来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和质量。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应该首先从自身入手,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首先,保持学科知识与时俱进,及时补充新的知识,使学科能反应时代之特征、社会之需求。不断增强驾驭教学的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授课水平,丰富课堂内容,尽可能做到把握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贴近大学生,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宽严有度,使大学生学有所得。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灵活丰富地运用教学力法和教学手段,不断摸索和创新教学技巧,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加强学生管理与考核。
(三)加强完善学校管理
1.改革学校的教学评价制度。首先,建立灵活的听课制度。学校成立专门的督察小组,对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促使每一位老师上好每一堂课,随时纠正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其次,严格要求教师的授课质量,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专业素质。再次,建立公平合理的职称评价制度,让每一个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
2.完善学校的规章管理制度。严格考勤管理制度,力争做到:严格检查、详细记录和严肃处理。
(四)优化外部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第一,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各高校可联合公安等部门,依法加强对校园周边的文化、娱乐、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坚决取缔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经营性娱乐活动场所,及时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第三,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参考文献:
[1]戴云.高校本科学生逃课现象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6.
(篇二)
【摘 要】大学生逃课是现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大学生逃课是由学生、教师、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对这些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逃课 原因 对策
一、大学生逃课现象与特点
逃课是指学生没有正当理由而不听课的现象。大学生逃课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是指学生没有请假而不去上课,即旷课,这是“显性逃课”。广义的逃课是指学生虽然按时到教室上课,但“身在而神不在”,并未听课,这是“隐胜逃课”。无论是“显性逃课”还是“隐性逃课”,笔者通过总结,发现有如下特点:
1.逃课行为普遍存在
逃课行为随年级增加而严重,一般一年级逃课学生相对较少,而随着在学校学习时间的增长,特别是到了毕业班,因为考研、就业等事情的影响,逃课现象尤其突出。很多学生表示当学校课程和自己的安排发生冲突时,大多数会选择后者。
2.与教师上课质量有关
教师讲课效果好,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高,少有逃课者,甚至出现上课人数“超额”现象;而老师讲课水平差的课,逃课人数就多,许多学生即使来到课堂,也是敷衍了事,正所谓“身在课堂心在外”。
3.有选择性地逃课
部分学生逃课是有针对性的,有的学生逃课选择基础课、理论课、体育课和一些选修课等;有的选择一些他们认为无聊的课程;还有的同学是因为某课程任课老师教学管理不严格,常常钻空子逃课,即使不去上课,期末的时候复习一下,老师也会让学生勉强通过的。上课点名考勤的课程,逃课的学生少,而不点名、不考勤的课程,逃课的学生就多;上小堂课时逃课人数少,而当几个班上大堂课时,由于考勤管理有难度,逃课的人数就明显增多。
4.与专业、性别有关
一般来说,因为课程学习的特点和难易程度不同,文科院系比理科院系逃课的学生比例要高;由于性别的差异,男生比女生逃课的人数多。
二、大学生逃课的原因
1.学生自身原因
第一,生源素质下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绝大多数院校都面临生源素质下降的问题,高等院校为了生源而降低门槛,学生素质下降尤其明显。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初中、高中时就属于中下等生,尤其考试分数低的学生,多数是学习不太自觉,经常贪玩或逃课。也有一部分学生想学习但基础太差,听不懂老师讲课,干脆逃课。
第二,学习态度不端正。进入大学后,远离父母的管教,获得了较多的自由。又由于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科学的规划,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没有树立起来,他们狭隘地理解学习只为考试,仅仅把考试过关当成学习的目标,出现迷茫和懒惰情绪,消极地对待周围的事情,对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容易受外界诱惑而难以自拔,加之考试相对容易通过,“混学历”者大有人在。
第三,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受就业形势、家长意愿、专业调剂、个体心智等多方面的影响,不少大学生选择专业志愿时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们只有在进校以后才真正对所学专业有所了解,从而也就自然地出现了部分学生专业学习兴趣不足、对专业学习的困难性预计不足、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情绪低落、不想上课等现象,加之某些学生对所学专业前景感到茫然,于是利用逃课时间自己钻研或者去学自以为将来好就业、好挣钱的也就成为部分学生逃课的必然缘由。
第四,生活压力的驱使。现在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学校、家庭、自我等多重压力的驱使,压力往往大于从前,有些学生确实很忙,上课也就被其他事情给耽误了;有些学生确实有事,因而只能取自认为大者,舍其小者,牺牲上课时间;有学生因为生活困窘,只能边学习、边打工;还有学生是学习成绩较好,在自学掌握了课堂知识以后,为了考研、考证、发展个人兴趣等而逃课。
2.学校因素
第一,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当前高等院校部分课程结构、体系、内容远远跟不上形势的需要,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学生不得不自学较先进的理论知识,以适应社会的竞争。另外,教材陈旧,内容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没适时调整,死记硬背的考试,使得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被称为“后中学时代”。
第二,教师教学缺乏个人魅力。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有些老师讲课没有特点,不能吸引学生。调查显示,学生喜欢听人格魅力强、博学多才、表达清晰、照顾学生情绪的老师的课。如果任课老师讲课毫无新意,照本宣科,与学生互动较少,只顾进度,不管效果,便不能把学生拉回课堂。另外还有些教师责任心不足。
对于显性逃课学生,不及时进行督促教育;隐性逃课的学生,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反而采取了宽容不理睬的态度,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学生数,也不认识自己的学生,铃声响了就讲课,下课就走人,批改作业不认真,不与学生接触,师生之间没有交流可言。
第三,授课安排不合理。有时信息量太大,内容重复较多;有时信息量太少,学生感到吃不饱。特别是有些课授课内容重复,相同内容有好几位教师讲,学生觉得在浪费时间;或者内容偏难,有的课程在先期课程并未铺垫的条件下,就讲新课,导致学生听不懂,使学生因听不懂而气馁,便干脆不听。
第四,考试方法不当。这是造成学生逃课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大学里的考试,一般以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学生记的笔记为考试内容,没有去听课的学生,在考试前,猛抄或复印别的同学笔记,“临时抱佛脚”也能过关,甚至比上课认真记笔记的同学考的分数还要高,造成部分学生认为上课听讲价值不大的错觉。
3.教学管理方面
第一,检查力度不够。许多高等院校扩招后,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管理人员又相对较少,管理跟不上扩招的步伐。单靠学生干部或任课老师偶尔点名是远远不够的。学校有关行政人员也只是检查教师的出勤情况,很少关注学生的听课出勤情况。把考勤的任务交给教师,至于教师是否认真对待,不太过问,这样大大增加了学生逃课的机会。
第二,规章制度执行不彻底。高校对于学生逃课都有相应的处分条例,然而,在实际中这些制度没有真正落实,许多高等院校,因学生旷课而受到处分的人很少,时间久了学生逃课的时候只会考虑任课老师会不会点名,会不会影响自己的成绩,而并不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放在眼里,这种迁就的态度极大地纵容了学生逃课。
第三,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虽然强调以教学为中心,但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之间未能默契配合。部分教师上课,只管传授专业知识,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则不闻不问,而学生管理却更多地注意让学生多从事社会工作,而不顾教学。结果有的学生上课时竟向任课教师请假说“系里叫我有事”。为什么有的学生热衷于为系里干活而不去听课,很大的原因也是利益驱使,为系内干活的学生在综合测评时是给加分的,而综合测评与学生在系里排名息息相关,只要其综合评分增加几分,其名次就可能比学习好的学生靠前很多。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不协调给少数学生逃课钻了空子。
第四,考核教师存在着问题。目前对教师的考核包括上岗和晋升等,虽然口头上强调教学工作重要,但实际上只要完成一定量的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说得过去,该教师就算合格。至于教师是否把教书育人作为己任,则无从考核。结果是部分教师上课责任心不强,知识老化且结构单一。即使一些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也存在对专业新知识了解不够,对本学科前沿动态跟踪不灵敏,对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知之甚少的情况,进而影响学生的听课兴趣。
三、大学生逃课对策分析
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工作理念,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人生目标教育,使大学生意识到大学是学习的新起点,从而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因此,从大一开始逐步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以学术活动为载体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主动回到课堂,充分利用在校时间,学到更多的社会生存本领。
2.提倡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首先要精于本学科,教学授课教师应站在学科前沿,在上课前必须认真备好课,所讲的内容应给学生以新奇感,在课堂上,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能采取切实可行的引导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的互动,体会到上课的乐趣。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素养去感召学生,因此,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也应为教师提供进修充电的机会,为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
3.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的实用性
对现行教学计划中的有些课程进行调整,取消落后于时代的课程,增加实用性强的课程,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和数量。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适应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需要。
4.加强日常管理
经常逃课的大学生几乎是比较固定的一些人,他们之所以逃课并不完全是因为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水平有欠缺,多数人是因为自己开始松懈,没有了力争上游的劲头,也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对新的学习生活适应不了而自暴自弃所致。因此,辅导员、任课教师应当注意了解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给予这些大学生及时、有效的鞭策、引导和鼓励,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纪律约束,以保障大学生取得良好而全面的发展。
5.推进考试内容、方法改革
现行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过死,考试内容多数都是教材上的原题,学生考前死记硬背两天也可以考出好成绩,体现不出听课与不听课的差别,因此,教师应在考试内容的题目设计上下工夫,既要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也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应用以及应用这些原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考试使学生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靠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和对概念的思考和理解,这样也许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学生逃课。
参考文献
[1]白图雅.浅谈大学生逃课原因及其教育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5)
[2]王羚郦、李明希、林小桦.大学生逃课现象浅析[J].高教论坛,2008(4)
[3]刘学泳、岳明、肖碧海.大学生逃课现象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许海媚.关于大学生逃课现象的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34)
[5]吴秀霞、崔翠翠.大学生逃课现象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责任编辑:李锦雯〕
(篇三)
摘 要: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逃课普遍,且日趋严重的趋势,分析了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以及有学校和外部的客观原因,提出了通过抓好入学教育、完善教师形象、加强日常管理、建立完善的招生和教学模式、加强周边不良环境的整顿等有效防范大学生逃课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逃课;原因;对策分析
一、大学生逃课原因分析
大学生逃课的原因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有学生本身的主观原因,也有学校和外部的客观原因。
(一)学生本身的主观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落差,学生自身缺乏目标和动力大学素有“象牙塔”美誉,许多学生带着渴盼、梦想和远大抱负步入学校后,理想和现实的落差让其始料未及甚至难以接受。对那些目标动摇、动力易失的学生,若不做好大学适应期的心理教育和引导,学生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一些学生就会对大学学习生活失去兴趣,出现消沉、彷徨、颓废、甚至逆反心理,在行为上就容易出现逃课、厌学、无所事事等现象。“松懈情绪与歇脚心理冒出来了,认为苦了这么多年了,现在应该好好的补偿自己一下”。这种心理在所调查中的对象中占了75.3%。
2.学生实用主义导致学习的盲目选择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熟悉,他们发现大学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毕业后社会的要求、理想的取向与实际的出路的差距,动摇了专业的选择。于是一部分学生就试图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现状,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毕业后有更好的出路而努力。体现在学习上开始有选择地学习,包括去自己喜欢的教师的课堂去上课,钻研有利于个人前途和发展的专业和课程,或为考研做准备,或为了考取形形色色的证书去参加社会上各种短期培训班,而放弃了认为对自己未来影响不大的专业和课程。
3.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在逃课的大部分学生当中,积极的学习态度还没有树立起来,不是把学习视做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走向社会得心应手地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结合起来,狭隘地理解学习只为考试。仅仅把考试过关当成学习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其认知有关。不少学生认为考试与上不上课关系不大,那些不考试照样能通过的课就不想去听,误认为不上课后的自学是对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特别是有一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学分修够了,英语和计算机考级也通过了,就没有动力继续坚持坐在教室里上课;还有的学生所欠学分太多,英语和计算机多次考试均未过级,于是干脆放弃。
(二)学校和外部的客观原因
1.教师教学缺乏个人魅力教师的教学,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师生关系等对大学生是否愿意上课有直接的关联。部分教师素质不高,缺乏敬业精神,投入教学的精力不够,将自己等同于“教书匠”,只管教不管学;有的教师自身既缺乏精深扎实的专业知识,又不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对学生缺少吸引力;有的教师上课的形式太死板,采用注入式、教条式、单向纵深式、理性泛化式之类的陈旧教学方式,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变成了抄笔记的机器,大大束缚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致使学生上课时感到“没劲”、“没意思”。
2.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许多高校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市场的需要,使得一些大学生对某些课程不感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继而逃课。为了以后的就业,有的学生逃课去学驾照,考导游,多积累点“资本”,他们不愿意呆在课堂里“耗时间”。当初选专业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能进大学门,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对所学专业毫无兴趣,专业无法调整的情况下,学习便成为一种折磨。另外,陈旧的教材,内容选择的不合理,教学方法没适时调整,死记硬背的考试,使得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涯被称为“后中学时代”。
3.高校管理存在漏洞
高校主要实行的是辅导员制,高校一名辅导员一般要管理几百人,不可避免地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比如,辅导员与学生沟通问题;辅导员的精力有限问题;请假的尺度问题等等。学校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诸如制度层面的原因:学校没有自主权,政府管理一切,行政权力过度扩张,学校主体在权力束缚下,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无法对迅速变化的社会人才需求作出相适应的调整和变革。使得学校内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4.各种考证、考研和就业压力的迫不得已
当前社会,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等各种证书成为大学生毕业和找工作的一道门槛,对这些证书的迫切获取使得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要用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努力。高年级要考研的学生,准备考试与上课时间上有冲突,即使他们想不逃课,也因分身无术只能选择逃课。这几年普通高校考研的学生也逐年增加,在一些高校考研的人数几乎占学生总数的一半。他们为了准备要考科目也不得不缺课,把平时上课的时间腾出来用于复习考研。同时来自社会的就业压力也让同学们早早东奔西走找工作,当各种招聘会、面试上课冲突时,逃课不可避免。有些大学生所求职的公司甚至要求大学生毕业前就要到公司进行实习,以便考察学生。学生上学就是为了找工作,为了一份好的工作不得不逃课。
5.家庭和社会背景的负面导向
现在的大学生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生活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安排下度
过的,所以缺乏自主成长的心理需要和相应的能力。再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从严从高要求自己,就会以家庭背景好、就业方便而自居,从而“60分万岁”的思想在头脑中根深蒂固,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根本不扎实。更有一部分大学生根本就没有人生理想、人生规划,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和弱点,没能够正确的看待自己,便随波逐流,进而发生逃课的行为。
二、大学生逃课的对策分析及解决办法
(一)用有效的入学教育促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增强大学生学习动力,首先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重要时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树立起清晰的人生目标,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实质性的了解,明确主攻方向,学有选择,学有目标。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要指导学生学习和加强自我教育,完善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在学习中的自我激励和自我控制能力。此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大学生厌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进入大学视为人生理想的终点而放弃追求。必须让学生认识到进入大学并非是人生的终结,而是新起点的开始。只有坚持不懈的自觉和积极的学习,才能不断丰富、完善自己,提高自我价值。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同时解决心理落差问题,根除以后逃课的思想基础。
(二)教师不断完善良好的个人形象
课堂教学质量是由教师来体现的,让优秀的教师不脱离教学第一线是其前提,名教授上课,以其名师风范、人格魅力和渊博知识做“招牌”,对学生的吸引力自然就大。当然,普通的教师也能做到吸引学生,关键在于教师的形象和教学态度如何。教师的形象来自教师所呈现的内在和外在信息,外在部分包括教师本身的性别、形体特征、精神状态、行为表现,以及各种资格条件等;而内在部分则包括教师的专业背景、素养、人格特质、动机、需求、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等。比如教师要在学生面前,仪容、服饰、外貌等在可能范围内显得合宜且有朝气、有精神、有活力,;在教学上显得有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方法,内容选择上,单向纵深点到为止,让学生有思考余地,有创新的期盼,在学生问题的处理上有辅导技巧,自然会给学生正向的影响和吸引。态度决定效果,只要教师爱岗敬业,把教学作为人生事业来做,不仅要“传道”,还要“解惑”,关心爱护学生,以“心”吸引学生,是杜绝学生逃课行为的保障。
(三)加强日常管理和课堂管理
经常逃课的大学生几乎是比较固定的一些人,他们之所以逃课并不完全是因为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与管理方法、水平有欠缺,多数人是因为自己开始松懈,没有了力争上游的劲头,也有部分学生是由于对新环境、新学习生活适应不好而自暴自弃所致。因此,辅导员、任课教师应当注意了解这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和实际情况,多渠道、多角度地给予这些大学生及时、有效的鞭策、引导和鼓励,同时加大对大学生给予纪律约束,严格加强教学初、中、末期的全面管理,以保障大学生取得良好而全面的发展。同时,良好的课堂管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有效的课堂管理则需要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全面、深入地研究学生的课堂行为,分析教学矛盾,解决实际问题。
(四)尽快建立完善的招生和教学模式
首先,应改革招生录取制度,尽快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使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特长和爱好选择专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教学模式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计划中,学校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选择;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把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等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在教学环境上,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习、科研氛围,开展各种社会活动和各种竞赛,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展现个人特长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办事、学会生存”,只有这样才符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开放型人才的要求,是避免学生逃课的一种模式。
(五)要加强对周边不良环境的整顿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在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其消极的方面也渗入到大学
生的学习生活中。如今的大学生有不少的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个人电脑,学校的周边遍布的网吧、舞厅、游戏室、台球馆等娱乐性的场所使有的大学生乐此不疲,流连忘返。学生中有的不惜逃课去上网聊天、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甚至有的学生迷恋于网上的黄色网站,而不能自拔。即使到课堂,也是两眼呆滞、满脑子还沉浸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中。学校应该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予以整治,使学校周边的环境得到改善。这也是避免学生逃课的一种手段。因此学生的逃课现象的改善要全社会都来关注,要从学生本身的主观方面以及学校和外部的客观方面同时着手采取措施,真正减少大学生逃课现象,把大学生的逃课现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赢取最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