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分析及建议三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分析及建议三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培养选拔党外干部,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一项战略性任务。近年来,**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意见》精神,积极探索创新党外干部工作新机制,为实现“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区委高度重视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坚持从实际出发,努力做好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全区党外干部实职安排25人,其中配备党外区人大副主任1名,副区长1名,政协副主席2名,正科实职领导4人,副科实职领导17名,配备党外后备干部40人。全区党外人士政治安排302人,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4人;区人大代表83人,区人大常委会委员4人,区政协委员165人,政协常委34人。
从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来分析,有以下几个特点:
1、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和层次有较大突破。正职领导干部有新的突破,近年来,配备了非中共人士担任畜牧局局长、农机局局长,改变了过去党外干部只“姓副”的状况。党外干部的任职范围由科、教、文、卫逐步向经济和综合管理部门拓展。
2、党外干部的结构有较大改善。近几年,党外领导干部文化层次逐步提高,平均年龄下降,干部结构有了较大改善。25名党外领导干部中,具有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学历的15名,平均年龄38.5岁。
3、党外干部的作用发挥较好。坚持党外领导干部列席党委(组)会,保证他们有职、有权、有责,发挥他们在参与政府事务管理、参与政策及规定的制定和执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展开调研。每位党外干部和后备干部每年必须报送一篇调研文章和反映社情民意的信息。近年来,共形成优秀调研成果20余篇,为区委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存在问题
1、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基础仍然较薄弱。一是受编制的影响,党外干部的入口变窄,致使总量储备不足。二是愿意留在党外且有较好社会影响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年轻后备干部不多。
2、少数基层中共产党组织负责人对培养党外干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基层单位的少数领导干部对选拔党外干部存在片面认识,总觉得优秀的同志都入党了,党外干部普遍表现一般化,同时觉得清一色好管理。
3、党外干部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党外干部的大多数专业能力较强,但与优秀的党员干部相比,不少党外干部的政治敏锐性、政策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担任重要岗位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外干部的推荐、培养、考核、任用还未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近年来,尽管各级党委对党外干部工作在认识上有所提高,但在管理机制上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优化完善。
三、思考与建议
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加快推进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是新时期组织、统战工作者必须担负的时代责任。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选人用人观念。一要破除求全责备的思想观念,不能简单地用党员干部同党外干部比,要从加强我党民主政治建设,巩固我党的群众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党外干部工作。要多看党外干部的优势和长处,多为党外干部的成长和提高创造条件。二要破除狭隘单一的思想观念,无论是在政府部门还是司法机关,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党外干部,确保党外干部安排使用政策的落实。三要破除求稳怕乱的思想观念,不能担心班子里有了党外干部,不利于合作共事。
(二)改进选拔培养方式,提高党外干部综合素质
1、健全选拔机制,进一步拓宽选才渠道。健全组织部门与统战部门的联系协调机制,明确各自职责,共同研究确定党外后备干部人选、制定培养使用计划,在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中广泛开展多层次的推荐和选拔活动,层层推荐,严格筛选和考核考察,把德才兼备、有发展潜力和专业特长的干部纳入视野,健全党外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同时,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发现人才,如举办论坛、调研、情况通报会、建言献策等专题活动,在活动中发现人才。
2、注重培养锻炼,提高党外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和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原则,建立党外后备干部培训机制,采取短训班与长训班相结合、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理论研讨与业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着力提高党外干部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技能。采取本地下派挂职与到发达地区挂职相结合的轮岗交流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党外后备干部在政治理论、文化素质、领导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提升素质。强化实践锻炼,有计划地选派党外干部参与重点工作项目、信访锻炼、轮岗交流,切实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多岗位锻炼,不断丰富工作阅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
3、加大使用力度,积极搭建党外干部成长成才的“绿色通道”。一是放宽党外干部的使用范围。凡涉及行政执法监督、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紧密联系知识分子、专业技术强的政府工作部门、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均要选配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二是在公开选拔科级领导干部中,鼓励党外干部积极参与,有意识地为优秀党外干部脱颖而出提供机会。三是在科级干部轮岗交流中,有步骤地把党外干部“苗子”提拔、交流到重要科级领导岗位上来,交任务、压担子、铺台阶。四是要完善竞争机制,采取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方式选拔党外干部,优秀的要注意选拔为部门行政正职。
(三)健全“四项制度”,确保党外干部健康成长。形成一套目标明确、责任落实、运作有序的工作机制。一要完善县处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交友制度,常同他们交心通气,倾听其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的困难;二要坚持和完善组织和统战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沟通,通报情况,研究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安排、调动、交流等,不断增强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整体合力;三要完善党外干部举荐任用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统战各负其职、密切配合,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人民团体、相关职能部门有序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四要健全党外干部工作督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组织、统战部门要对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促和检查,以促进党外干部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从制度上确保党外干部健康成长。
(篇二)
近几年,**市委高度重视党外干部队伍的建设,始终把发现好培养好任用好管理好党外干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任务,与全市干部队伍建设协调推进、同步实施,在历次干部调整中,一批年龄轻、学历高、业绩好、社会评价出众的党外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大批优秀党外干部纳入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党外干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需逐步解决以更好地开展党外干部工作。
一、建设党外干部队伍的基本作法
1、规划干部注重同步性
党外干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规划是开展党外干部工作的指导性纲要。一是市委在制定人才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党外人才由统战部门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尽可能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后,单独编制,由组织部门统一合编。二是市委在研究干部安排工作计划时,党外干部工作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纳入进来,同步进行。三是严格落实上级有关党外干部配备比例、部门安排要求的规定,并力争更好结果。四是明确规定党外干部发现、培养、推行、管理工作由统战部门全面负责,并与组织部门共用同完成拟任实职党外干部的考察测评工作,并与所有拟任干部考评工作同步完成。
2、发现干部注重普遍性
人才在**的去留具有极强的动态性,为了确保工作生活在**的优秀人才及时发现,纳入我们的党外干部数据库,建立了60名副科级、10名副县级党外干部数据库。一是每年通过全市所有单位、县区、开发区进行普查,确保新进行政事业单位,特别是教育、卫生体系的年轻党外干部及时登记。二是与市工商局、工会、人事部门、科技局等部门进行专业人才普查,重点是在工商业中工作的。三是统战系统针对特定的工作对象进行的普查。如每年对台胞台属、少数民族、信教人员、侨胞侨属的固定普查,还有如中介组织、新媒体从业人员等临时性的普查及根据工作开展的走访调研。通过各种普查和重点调查,摸清情况,及时调整更改党外干部后备名单,确保下一步工作开展有的放矢。
3、培养人才注重针对性
党外干部往往是各单位业务骨干,本职工作成绩突出,但政治政策水平、参政议政能力、合作共事技巧等方面还不够,有所欠缺。针对党外人士干部成长需求,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一是借助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社院等专业机构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每年选送3-4名党外干部到上级行政学院学习,在市党校隔年开一期50人数的党外干部培训班。二是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增强“三个自信”,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去年,我们组织了60人的党外干部到江西开展了为期2天的红色教育。三是通过上派下挂,开阔眼界,丰富经历。每年有3名干部上派市机关,2名干部到乡镇挂职。四是抽调到信访维稳、招商引资项目一线,提升他们处理复杂业务能力。有7名党外副科级干部在市重点项目建设办负责此方面的工作。五是推选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特约监督员,增强参政议政、合作共事能力。有2名党外干部任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3人任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17人任行政特约监察员。
4、推荐人才注重一致性
向市委推荐优秀的党外干部任实职,是作好党外干部工作重要的引领点。在具体推荐时,一是优秀的党外干部进步需求和全市干部调整大局要保持一致,部门工作要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开展,要服从市委中心工作需求,在争取市委重视下,尽可能推荐多的优秀党外干部任实职。二是要和组织部门保持一致性,尊重组织部门意见,与组织部门联合进行推荐,增加推荐成功率。三是定期向市委推荐,近期推荐和远期推荐保持一致性,形成连续推荐,递进发展,在干部发展规划内都确保随时有充足数量的后备党外干部可推荐。四是确保被推荐对象表里一致,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基础上,要避免先定岗位后找人和关起门来进行推荐。通过我们长期培养跟踪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党外班学员各方面考评,采取集中座谈个人公开议政方式,决出绩优者。最后与组织部门一起对拟推荐人的工作环境、生活圈子和社会评价进行考察走访,确保将各方面都认可的优秀人才推荐给市委,每年平均向市委推荐10名优秀后备党外干部。
5、使用人才注重实效性
选配优秀党外干部,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改善干部构成,推进民主政治建议。在实职安排上,一是提供合适的平台。在信访维稳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到信访部门任职;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安排到市商会负责招商引资工作;在教育工作中卓有成效的,安排到教育部门工作。二是任职单纯性的具体工作。干部的成长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选任实职从他们熟的业务工作入手,具体负责单项性工作,既能使他们一上任就能较好地开展工作,也避免了新到一个环境就参与综合协调工作产生的矛盾,使他们有一个融入环境、逐步成长的过程。三是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在历次全市统战工作大会上都提出要求,在市委转发的工作要点中明确规定:党外干部在工作条件和工作待遇上享有与党内干部同等待遇,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主要领导都要关心重视党外干部的工作和生活,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我们还通过到有关单位开展专题调研和走访,不断促进党外干部工作环境的优化。四是开展“同心服务社会”活动。组织引导党外干部立足本职工作,发挥部门业务长处,为基层群众开展常态化服务。常年有70多人在助残日到特校和福利院看望慰问;在献血日组织集中献血应急;积极参加网友义务巡逻,维护社会平安。从实际效果来看,近年安排的4个正科级、17名副科级干部的具体表现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6、管理人才注重系统性
科学严谨的管理是确保党外干部不断成长的保障,也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前进的根本要求。一是建立组织部门、纪检部门、统战部门、用人单位四位一体的党外干部管理体系。从政治上、组织上、纪律上、使用上全方位监管,使党外干部能在规范有序的指导、管理、使用环境下发挥作用,不断成长。二是具体管理上硬性管理和软性管理有机结合。组织、纪检和用人单位是依据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硬性约束管理,侧重于表面和行为,而统战部门的管理更多地是通过联谊交友、开展各种活动,从思想上、心理上、生活上进行引导,通过本身规范的活动、交往及统战部门规范化工作开展来掌握他们的工作,生活和思想,并有意识地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规范,侧重于内在和思想。三是副科级以上和普通党外干部分层次合一管理。副科级以上干部人数少、地位高、影响大,采用一对一交流与细化管理,而大部分普通党外干部的管理面广、人多、想法杂,则主要采用分行业和地域召开专题座谈会,建立详细的个人数据库等大模式进行管理,有选择性地抽调代表性样本以了解管理的效果。通过严格的管理,保障了党外干部的健康成长。
二、制约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几个原因
1、党外干部队伍后继乏人。近几年“招硕引博”、招考基层公务员、乡村教师等进来的年轻人90%在3年之内通过各种途径离开了**,而真正在**安家落户的占5%。整体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在提升,而第一文凭为本科以上的工作人员几乎忽略不计,中高端人才无来源。
2、党外干部的成长使用环境不良。社会各界认为优秀人才都应是党员,在一个单位,长期不入党的会被当作特例,认为是不求上进的表现和拒绝向组织靠拢,而班子成员中一些党外干部在单位重要事项,组织会议,分管工作上时有不能参加会议或列席的情况出现,排位座次也放在末尾角落,许多重大事项不知情,个人待遇也差一截,大部分人不敢直言或向组织反映,导致党外干部成长不易,发挥作用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单位的党员领导干部对党外干部有一种外面人的思想认识。
3、管理使用党外干部协调机制不顺。组织部门希望将所有优秀人才纳入党内,并且对干部成长定性、推荐使用拥有决定权,各单位也只认组织部门的说法,统战部门在做党外干部的工作时各单位不买账,而组织部门对统战部门长期培养的党外优秀干部动员入党甚至人已入党而统战部门仍然毫不知情的事时有发生。在党外干部工作的主导作用、协调机制等方面责权不明是主要原因。
三、关于做好党外干部工作的几点建议
1、加强顶层设计,切实落实《统战条例》
《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的出台,是对基层统战工作最大的指导和支撑,借此东风,上级统战部门应及时出台配套细化明确的落实《条例》细则,使基层统战部门有直接可量化的操作可能指标和程序,如局级单位班子党外干部的配比,司法部门配备的明确要求,党外干部的培养、推选、任用等方面的硬性规定,使党外干部工作明细化、程序化,依据上级这些明确的政策规定,统战部门才能在具体工作中切实发挥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主体作用,与组织部门无间配合,协调各单位各部门共同去做党外干部工作。
2、加强政策宣传引导,为党外干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氛围
除了大力全方位宣传《统战条例》外,对党外干部中的优秀代表人物也应进行正面宣传报道,不应藏着腋着,通过他们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他们是自己人,是党和人民事业的共同建设者,使其各行各业的党外干部看到党和政府对他们一视同仁和重视希望,看到一名党外干部在社会中成功的榜样,树立他们作为党外干部在民主政治建设、在人生事业中的建功立业的标杆希望。
3、加强党外干部的学习培训,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
各级党校(行政学校)和社院应经常性地对基层党外干部开展各种内容的学习培训,重点是党的思想理念、方针政策,参政议政、合作共事等方面,现在市级以上的层次和培训人数越来越少,不能满足基层党外干部的政治、思想上的成长需要,应做到每一个副科级以上党外干部至少要到市级以上党校等培训一次,重点党外干部更应加大培训层次和次数。
在市政协、人大换届时,科级以上党外干部和后备党外干部队伍中的优秀分子都应给予政治安排,使他们能有参政议政机会,能有合作共事、共商政事、共同提高的机会。
4、加强统战干部队伍建设,为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切实组织保障
建议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的党外干部队伍,需要一支精良的统战干部队伍来承担此项工作。现时的统战干部队伍人数少、年龄大、经费低、流动差,严重制约着工作的开展和提升,应该从人员上配齐配强,从办公条件上全额保障,加强工作技能培训,完善交流渠道和工作奖惩激励机制,以一流的统战干部队伍打造一流的全市党外干部队伍。
(篇三)
一、基本情况
根据掌握的情况,目前全县现有级党外干部18名,其中正科级2名(担任实职,分别是地震局局长和县史志办主任),副科级16名。
从职务类别看,在18名科级党外干部中,担任领导职务的12名,担任非领导职务(副科级科级或副主任科员)的6名。
从年龄结构看,至2013年7月31日,40岁以上岁以上的14人,占78%;35—40岁的3人,占16%;30-35岁的1人,占6%。
从学历层次看,第一学历中专及高中的11人,占61%;第一学历大专的4人,占22%,第一学历本科学历的3人,占17%。
从单位分布来看,在乡镇任职的3人,占17%;在县直任职的15人,占83%。
从任职时间上看,担任正科10年以上的1人;5年以上的1人;担任副科级干部10年以上的4人,5年以上的12名。
二、存在问题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党外干部安排的的整体数量较少,安排不到位。县委对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和选拔使用工作非常重视,也采取了很多措施,安排了一批党外干部,但总的来看,在党外干部使用上还没有完全做到与党内干部统筹考虑,在干部调整中党外干部所占比例较小,我县科级党外干部只有18名,在全县科级干部所占比例非常小。12个乡镇只有3个乡镇的政府班子中配备有党外副职,只占四分之一,还有四分之三的乡镇政府班子没有配备党外副职。根据新发(2007)23号《中共新乡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政府领导班子中至少有一名党外干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业、林业、水利、体育、计生、监察、司法、财政、审计、环保等政府工作部门的领导班子是选配党外干部的重点,其领导班子中要明确专门职数安排党外领导干部。由于这些规定仅仅是指导性意见,没有明确的约束力,所以各地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目前我县只有在监察局有一名党外副局长,环保局有一名副主任科员。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要配备党外干部,我县目前法院、检察院领导班子还没有配备党外副职。
二是党外干部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不合理,18名科级党外干部中,40岁以上的有14名,占78%,30岁以下的党外干部没有;知识结构不合理,第一学历中专及高中的11人,占61%,第一学历本科的只有3人,占17%。
三是党外干部的成长渠道较窄,政治进步慢。从调研情况看,绝大多数党外干部并没有因为不是党员干部,而没有尽心去工作,相反他们觉得自己虽然不是党员,但应该比是党员的干部做的更好,从而在工作上更加尽心尽职,用自己的成绩来证明自己并不比党员干部能力差,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也得到了所在单位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但由于党外干部的身份特殊,相比党员干部来说,成长渠道狭窄,政治进步较慢,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部分党外干部的积极性。这点在乡镇党外副职来说表现比较明显,目前的三名在乡镇工作的党外副职已经在乡镇基层工作了超过10年,由于不是党员身份,不能像党员干部那样进入党委班子,进行正常的职务晋升,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党外副职的进步渠道。有些乡镇的党外副职刚开始进入乡镇班子成员的时候,充满信心和自豪,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同时进入班子的其他党员干部一步步职务晋升,他们不免心里有些委屈,有些为自己的党外干部身份感到困惑和迷茫。有些党外干部说,当初被提拔的时候感觉步入了一个新的起点,谁知道一步踏上了终点站。还有些在乡镇工作了10多年的实职党外副职,回城工作后,按副主任科员安排工作。种种原因,造成有些党外后备干部思想很不稳定,不愿意留在党外。2007年以来,有7名副科级党外干部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四是党外干部培训交流锻炼机会少。党外干部普遍感觉,由于党外干部的身份,他们参加党员干部培训的机会少,进行交流培训和挂职锻炼的机会较少,专门针对党外干部的培训少,培养锻炼的渠道不十分畅通,挂职锻炼、岗位交流的平台较少,外出培训、学习、考察的机会不多,视野不开阔,党外干部得不到高层次的培训,影响了党外干部政治素质、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利于党外干部的成长进步和作用发挥。
五是党外后备干部不足,影响了党外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根据《意见》,各级组织、统战部门要把党外后备干部队伍纳入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根据在人大、政府、政协、政府工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高等院校领导班子中选配党外领导干部的需要,按照多于可配备职数的要求,调整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党外领导干部应从党外后备干部中选拔配备。目前我县没有建立专门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数据库,对我县的股级及其他优秀党外干部不完全掌握。按照《意见》规定,统战部要加强与组织部的沟通联系,认真做好党外干部的发现、推荐、培养,并协助组织部做好考察等工作。由于我们并不掌握党外后备干部的数量和基本情况,从而影响了党外干部的发现、培养和推荐工作,出现优秀党外后备干部发现难、培养难、选拔难的状况。
六是党外干部工作机制不完善。按照《意见》规定,在党委决定对党外干部任免、调动、交流前,组织部门要征求统战部门的意见。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会商统战部门,完善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制度,建立党外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党外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轮岗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形成共同做好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的工作机制。从目前情况来看,组织部、统战部党外干部联席会议制度落实的还不到位,不够好,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党外干部的联谊交友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由于统战部门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上,主要是协调协商组织部门,给人的印象是统战部门比较“弱”,统战部作为党外干部的娘家无职无权,降低了对统战部门的信任度,而统战部门也感觉在党外干部选拔任用方面力不从心,在面对党外干部也有点腰板“不硬”,在与组织部门协调工作时也感觉“低人一等”。
三、工作建议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做好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党外领导干部是我党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党外领导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是坚持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应把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与党内干部工作一起列入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总体规划中,作为全县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培养选拔党外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要充分认识到党外也有优秀人才,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在使用上大胆选拔,认真挑选培养党外领导人才。强化党外干部同样是党的干部的意识,做到在研究干部工作时不忘党外干部,调整班子时不忘配备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将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党外干部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
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外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认真建立并落实组织、统战部门党外干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教育管理、轮岗交流等方面的工作,协调解决党外干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相互通报党外干部队伍动态,研究党外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入党等重大事项,以解决在政策规定上和日常工作中相互脱节的问题,努力做到“六个共同”,即共同制定工作规划、共同物色选拔干部、共同培养教育、共同考察人选、共同向县委推荐,共同检查考核。在工作中,县委统战部要做到三个主动:即主动向组织部门推荐优秀的党外干部人选,主动承担两部联合召开会议的组织工作和联合发文的草拟工作,主动向组织部门通报上级有关党外干部工作精神,及时沟通全县党外干部实职安排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意见、建议。在干部换届工作中,要认真落实《意见》,在落实党外干部政策、安排党外干部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三是进一步做好党外干部的教育、培训、交流、锻炼工作。要将党外干部的培训教育列入干部培训教育的总体规划,上级和本级举办的培训班都要把党外干部纳入,有一定比例的党外干部参加。在安排干部交流换岗、挂职锻炼时,对党外干部一并考虑,提高他们解决复杂问题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定期组织召开党外领导干部岗位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切磋经验,互相学习提高。落实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干部联谊交友制度,帮助党外干部进步,提供建言献策的机会。
四是进一步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广泛物色发现党外后备干部,把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党外后备干部在整个后备干部中的应占有一定比例。统战部门要充分发挥作用,协调组织部门,认真做好党外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组织考察、研究确定等工作,建立一支多层次、结构合理、素质高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充实两部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储备”库,为党外干部的的发现、培养、选拔、任用打下良好基础。保持动态管理,始终使后备干部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及时补充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人才进入后备干部队伍。在配备党外领导干部中,要从党外后备干部中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