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审计监督与服务
过去,社会对审计的认识比较片面,多数单位对审计还存在消极和抵触情绪,认为审计只是查毛病,处理处罚问题。对审计部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审计工作得不到支持与配合。随着我国审计事业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的重心已逐渐转向为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要做好审计监督与服务,就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有对审计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扎实的业务功底、缜密的思维判断能力以及政策理论水平,还要有善于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被审计单位事业发展提出可操作性、合理化建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审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注重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在日常工作中,审计人员按照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实施审计,不仅要做到审深审透,而且对查出的问题要做到定性准确、处罚得当。为了使被审计单位欣然接受审计提出的建议,对审计结论达成共识,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时,审计人员要做好沟通与协调,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站在被审计单位发展事业角度考虑问题。为此,审计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基础和理论水平。同时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处理好审计与被审计单位关系。努力引导被审计单位正确面对审计部门检查,积极配合审计部门工作。审计人员还要时刻做好宣传和解释政策工作。通过树立审计形象来赢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和尊重,营造良好的外部审计环境。去年,审计人员某项目审计中发现,项目所属的部门谋取建设资金给职工搞福利等重大违纪违规问题后,审计组在对问题认真查处并及时上报的同时,积极帮助被审计单位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全面分析,指出虚假注册成立企业违反了《公司法》,虚列生产成本谋取建设资金违反了《会计法》,将谋取的建设资金用于职工福利也违反了国家对建设资金管理的规定,针对上述问题审计组对其提出合理审计建议后,被审计单位心悦诚服,愉快接受,并积极进行了整改。
二、建立长效机制。力求审计成果最大化。当前,由于被审计单位整改不到位,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有些问题屡查屡犯,严重影响审计成果转化。为促进审计整改,审计机关应该建立与被审计单位的定期联系制度,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成立审计整改督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审计整改方案,确定审计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定期开展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推动审计整改工作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努力提高审计成果的最大化。切实发挥审计的“审、帮、促”作用。在某高速公路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在审计中查出的地方政府层层挪用征地拆迁资金问题撰写的审计专项调查报告被审计署上报国务院, 27名责任人受到处理,同时归还了大量挪用征地拆迁资金。在取得了如此重大的审计成果后,审计机关领导又带着审计组同志到被审计单位,帮助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完善规章制度,被审单位对审计部门的这种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很受感动。
三、发挥好建设性作用。审计机关应当紧紧围绕地方经济服务发展大局,全面依法履行审计职责。认真谋划审计工作,重点做好政策落实跟踪审计、财政审计、民生审计、资源环保审计,国企改革审计等,从振兴地方经济发展的角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一要注重对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和管理层面的深入分析,由关注资金、查错纠弊向关注资金与关注政策、制度等并重。二要将各个审计项目发现的问题进行横向分析比较,查找产生问题的制度性原因,由个案监督向关注共性问题、促进全面整改。三要通过探索完善审计监督模式,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方法,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跟踪监督。四要通过转变审计工作理念,牢固树立监督和服务并重的观念,由发现和揭露问题向预警、预防、揭露、促进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审计部门在国家治理中的建设性作用。